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涛 《北京档案》2008,(8):32-33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至此民国档案整理的工作已经走出初级阶段。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利用需求,对民国档案整理工作需要引进新的维度,即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及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民国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这标志着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步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陈晓敏 《北京档案》2004,(10):34-35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  相似文献   

3.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  相似文献   

4.
档案管理工作经历着从传统的纸质档案手工整理阶段,到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阶段,再到"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二元实践阶段,档案整理原则也因此经历着从来源原则到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并存再到历史主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及典藏民国档案的重要基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向来对之重视有加,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  相似文献   

7.
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不过,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工作需要,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即开展民国档案件级整理工作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但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我们需要对其必要性、和案卷级整理工作的衔接、应结合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开展以及在整理人员启用上如何谋求社会力量的支援等等问题加以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8.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及典藏民国档案的重要基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向来对之重视有加,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普遍整理,基本上完成了案卷级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近期又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引进了数字化处理方式.如缩微翻拍、扫描及刻录光盘等,从而使民国档案整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毋庸讳言,其间也存在种种问题,如对民国档案整理工作缺乏科学规划、民国档案量大与整理人员有限的矛盾、对民国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不够科学、对民国档案信息揭示得不够准确、全面等等,对此,我们能有什么对策?笔者试就此作如下论析.……  相似文献   

9.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是档案实践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档案整理实践的演变和整理方法的替代。而且是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重新认定。将原先的档案整理逻辑主义的思维定势转换为以历史主义为主,是档案职业历史主义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属性和档案的社会功能认识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传统档案实体整理技术与虚拟整理技术下档案整理原则差异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虚拟整理技术下档案整理的历史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档案整理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来源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来源原则的演变中得到启示,根据现今高校档案既具备机关、企业档案特点,又具有自身明显特点: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把旧来源原则中的实体机构虚化为广泛的、抽象的、概念的机构,把自由来源原则、“新来源观”的思想综合融入到高校档案整理工作中,指导现今高校档案整理工作的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保持文件之间的逻辑、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3.
二元档案实践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档案整理 ,档案整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的实体整理和档案的信息整理 ,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大档案整理实践活动。档案的实体整理必须遵循历史性原则进行 ,而档案的信息整理应该坚持历史原则和逻辑原则并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档案 (文件 )的整理在充分注意文件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同时 ,必须加强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以最终实现其记录历史和再现历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整理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档案整理的原则和方法也理所应当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整理原则探讨成为了档案整理理论的重要话题,分析档案整理的原则,结合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能够让我们在新的档案整理工作中拥有全新的工作面貌。笔者就自身的工作经验浅谈档案整理工作以及信息化档案处理方式的状况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的档案机构和不同类型的档案具有不同的整理工作内容,需要遵循不同的整理原则; “全宗原则”在我国档案学理论中已经得到发展,关于全宗补充形式的论述为档案整理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档案种类的日益丰富和整理工作实践的不断充实,“来源原则”已经无法容纳档案整理工作的全部内容,所以“来源原则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既没有实践意义也不合科学.  相似文献   

16.
“保持历史档案原貌”是整理民国档案的原则。然而,在具体的整理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历史档案的原貌、民国档案有什么特点、怎样做才算真正保持了民国档案的原貌?在理解和做法上  相似文献   

17.
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应当各有各的确切定义.全宗理论是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质是.在档案实体整理与保管领域充分尊重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资源的最佳存在环境.全宗方法基本思想是,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坚持以历史主义为主,实行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档案的整理原则,是指导档案工作者将处于无序、分散状态的文件集中化、有序化、系统化,构成基本保管单位的档案指导原则。实际上,科学的档案整理原则是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掘档案价值的前提与保证。毋庸置疑,历史原则作为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对维护档案的凭证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档案整理所应贯彻的根本原则。而相应的,无视历史原则,利用分类原则指导档案整理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档案整理三大原则,全宗原则、来源原则、事由原则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宗原则是三大原则的核心.来源原则是全宗原则的内涵,它体现了全宗原则的本质.事由原则是全宗原则的外延,是全宗原则变通了的形式标准.它体现了全宗原则的灵活性.类全宗原则是三大原则之外的档案实体整理的另一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中福公司英文档案翻译中的实例,从河南省档案馆馆藏英文档案概况、特点、翻译的基本原则、遇到的具体问题等方面探讨了英文档案翻译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对民国英文档案的整理与翻译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