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33年1月至1937年9月,何日章执掌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与馆藏建设方面励精图治,为该馆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办馆理念:立足学校办学特色,规范化、制度化以及以读者为中心办馆。  相似文献   

2.
何艳群 《图书馆》2007,(5):88-89
办馆特色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是信息时代对信息处理分工的必然。本文从办馆特色的认识、办馆特色的内容及办馆特色的形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图书馆保存国粹、启迪民智、促进教育、强国利民等社会功能的深入人心,社会力量办馆成为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文章以上海新亚图书馆为例,详细介绍了新亚图书馆特色的创办宗旨、特色服务部门的设立和运行、特色服务的开展等几个独具特色的办馆实践,展现了以上海新亚图书馆为代表的民办私立图书馆在民国时期服务读者、启迪民智、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努力,其办馆实践充分证明了"社会力量办馆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理论论断。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形成及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族院校图书馆应建立特色馆藏体系。其意义在于:促进服务观念的变革更新,增强资源共享意识;克服和缓解经费紧张与馆藏建设的矛盾;提高办馆效益,实现高校整体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依据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和重点科研项目的需求入藏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相关文献,是形成特色馆藏的前提,应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民族院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馆办"小杂志"有三大作用:收集整理文献,推介馆藏资源,传承地方人文;报道业务动态,提供服务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反映用户需求,沟通读者与图书馆,促进馆际交流。其发展也面临着三大问题:馆方对馆办"小杂志"的理性重视不够;馆办"小杂志"缺乏特色元素;馆办"小杂志"获取渠道单一,与读者互动不足。  相似文献   

6.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我国已非常普遍。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三大重要支柱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所必备,也势必形成多校区办馆的格局。描述了多校区办馆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校合并后形成多校区办学的体制,从而导致多校区办馆的状况.文章根据高校合并馆期刊资源的特点,从期刊资源范围的界定、期刊资源的整合方法与期刊管理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运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合并的现实意义以及合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及其对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并结合我馆的办馆实践,对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办馆模式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校档案馆的发展,不仅要重视馆舍规模的扩大,更要重视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不仅要加大设施投入的力度,改善办馆条件,更要加大档案馆业务建设和馆员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档案馆办馆水平;不仅要有阶段性的快速发展,更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促进档案馆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更要在发展和提高中形成自己的馆藏优势和特色.关键是坚持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工学结合"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与发展方向。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必须有其独特的定位和鲜明特色,但时至今日,高职院校图书馆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共性的、具有职教特色的办馆理念与发展路径。为此,必须将为"工学结合"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办馆的核心理念与发展路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项建设,尤其是新馆构建必须走出"大而全"的迷失,注重内涵建设,彰显"工学结合"特色。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特点、编辑人员结构特点和学者参与办刊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即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出发,对以编辑为主和以学者为主的2种编辑部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梳理了编辑和学者在不同模式中的定位与职能,指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阐述了执行主编(或副主编)、编辑和学者的职责,分析模式的可行性,介绍典型案例。希望编专深度结合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能对我国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局域网内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办公自动化时代计算机维护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分类、特点和发展,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局域网内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主体意识的特征与形成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刘健 《编辑学报》2000,12(2):63-65
编辑主体意识主要特征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和包容性,编辑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编辑的知识积累和形象积累的过程,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编辑主体意识形成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期刊社使用数字版权若干授权模式的适用性、特点,就各种授权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新《档案法》将档案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列为档案开放审核的主体之一,明确了其在馆藏档案及尚未移交进馆档案开放审核中的责任。机关档案室作为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的档案机构,在开放审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机关档案室存在开放审核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具体、与解密审核的关系不明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档案开放审核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机关档案室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迅猛腾飞的时代,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电子档案的相关知识:从电子档案的特点及优势出发,论证了电子档案取代纸质档案的必然性;虚拟档案室的特点及模式;阐述了如何从制度和技术手段保证电子档案原始性、安全性、电子档案用作法律凭证的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17.
从史馆制度看唐代档案文献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a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is taxation. The modernization efforts of the public sector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ΙCT) have l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s. TAXIS (TAX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major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Greek public financial sector. It supports the Inland Revenue Services' employees to serve the citizens and the stat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AXIS usage and its evaluation by the tax office employees. An appropriat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to tax office employees in three branches. The analysis of one hundred responses revealed useful results for governmental policy makers, tax officials as well as public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ers. Most responders were pleased with TAXIS' characteristics except of the handbooks' effectiveness and the system's speed.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located in their daily usage, problems' awareness, feelings and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ecurity of TAXIS.  相似文献   

19.
李敏 《大观周刊》2012,(40):69-69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办公自动化的深入发展,过去用纸墨、照相形成和传递的公文、图纸、图形、影像、文献资料、科技情报、商业信息等都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是目前档案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Independence and competence define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game warden. External pressure to transform the game warden service into a more cultur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state law enforcement agency, however, creates tensions surround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rganization's structurationally defined agency and reflexivity of law enforcement; duality of structure in office memos and citation coun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reproduction of law enforcement training, use of decoys, and search and seizure procedures; and time-space distanciation of working a 40-hour week or having complete responsibility for a territory.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how these tensions interact with the traditional assumptions of independence and competence to transform the meaning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of the game warden service it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