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歧;以社会需求为突破,构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通过以下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在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展开,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深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是解决师范类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界定为公共事业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其自身运行进行的管理,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设定为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其专业方向可以包括: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和公共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等。财经院校可通过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等途径来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个专业的准确定位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制定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与实施。对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模式现状进行透析与反思,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构建和实施旨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乃至完善的现实迫切诉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期,湖南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构建了"课岗赛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为例,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构筑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践行师范类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形势所趋。但是目前其实践教学存在外部条件不成熟、内部条件不充实两大方面的问题,完善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应该进行以下改革:形势上必须与我国体制改革接轨;内容上要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方式上应该向多元化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9.
古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新时代国家大力倡导美育的背景下,师范类高校古筝艺术的传承也在美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的教学现状,依照新时代美育要求,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分析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及素养,提出美育视域下的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加强古筝专业技法类教材建设,构建符合美育要求的古筝专业曲目库,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朱丽  韩雪  邓渠成  李蓉 《大学教育》2023,(2):112-116
当前,部分高校基于就业率的考量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计划,这给民族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较大的冲击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9所地方民族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情况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目前地方民族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一是以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具有方向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均有其突出优势,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前者存在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特色化建设不够明显等问题;后者则在课程体系建设环节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以“育人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链式分析框架为指导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应综合把握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需要与地方民族区域经济社会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探索地方民族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各大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达到的几项基本指标,同时针对上述的培养要求,提出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办的专业,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能够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根据需要,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训体系。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中相关问题的论述,结合高职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索了如何构建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永红 《时代教育》2010,(5):104-105
地方院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专业定位不明、学生就业不理想的状况比较突出.地方院校最明显的优势在地方,因此,服务地方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自然目标之一,依托多元化的地方资源,实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当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程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社会化与本土化,是地方院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影响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专业特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这四大因素的分析表明,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必须达到的四大目标,着重说明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以及每种途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办以来,正遭遇着实践教学难以展开、学生专业技能不强和对口就业难等多重困境。通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特点,构建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这需要具体通过树立“时间集中型”的实践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时间集中型”实践内容体系、科学设计“时间集中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建立相应的实践保障体系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必然对教师的胜任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本文以师范类和管理类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学生视角,分别从教学胜任、科研胜任、学习发展胜任、社会化胜任四个维度分析比较两类教师期望胜任特征差异。通过SPSS软件数理统计后发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对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提出更高的期望,管理类和师范类教师除在学习发展胜任上高度一致外,在其他三个维度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教学发展胜任中,管理类教师突出案例教学能力,师范类教师看重教学组织设计和课堂控制能力;在科研胜任中,管理类教师突出信息收集能力,师范类教师强调反思总结;社会化胜任的内在结构特征对管理类教师都比较重要,而对师范类教师要求一般。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情况较为复杂,以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专业暴露的问题为例,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专业前景堪忧,专业发展陷入困境。教育咨询市场前景广阔,与该专业的发展建设高度契合,是实现其改造升级转型的出路,对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