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的人说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发现校样与原稿的异同,由此断定“校对是字对字的简单劳动”。这是对校对劳动的误解。校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出版史,校对工作从来就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槁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就确定了校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和发现原稿的错误与疏漏,即“校异同”以消灭排版差错,“校是非”以消灭原稿差错…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校对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元标 《编辑学报》1991,3(1):31-34
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诚然,校对工作的目的是消灭校样中存在的拣字、排版等程序中造成的错误。消灭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工作中,校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的质量.<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校对有两项任务:一是校异同,是对原稿的显真保值;二是校是非,是对原稿的纠错增值.  相似文献   

4.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校对的职责是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错误,并发现原稿的错误、疏漏和不妥处,提交编辑解决。消灭排版错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异同”,发现原稿错误也就是“校是非”。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一、“校异同”是校对人员 的天职,是对校对人员 的起码要求 “校异同”就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排版错  相似文献   

5.
国家出版局1980年颁发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  相似文献   

6.
校对是一门学问。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是校对工作的职责及其重要性使然。 文化素质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认知水平,即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校对工作的职责是:要消灭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差错并发现原稿中的问题。即对原稿负责,又尽力发现原稿疏漏。校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出版物中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几乎全靠它来消灭,故此,“出版的一半是校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校对工作的思考马镇兴【南京】一、关于校对作用的认识国家出版局1980年1月10日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指出:"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里规定了校对工作的职责,从中...  相似文献   

8.
国家出版局制定的《出版社工作条例》二十一条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的错漏,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规定的校次,不能任意减少。”这三句话,既有基本任务的规定,又有进一步的要求,还有措施保证。这是校对工作经验准确的、概括的总结。校对工作是直接关系出版物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一部内容、  相似文献   

9.
也谈“对原稿负责”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崔庆喜“对原稿负责”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我国《出版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时期图书校对人员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校对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众所周知 ,图书的出版目的是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但如果已出版的图书常出现错误将会给读者带来迷惑和困难。因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图书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认真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图书校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消灭书稿排字上的错误 ;其次是协助编辑发现原稿中的问题 ,提交责任编辑解决 ;另外还要找出版式规格中的疏漏 ,返回给技术编辑修改 ,力求杜绝文字差错和做到版式规格统一。校对工作者应既对原稿负责 ,同时又要有质疑的态度 ,以…  相似文献   

11.
编辑工作,说到底是一种文字工作。防止和消灭出版物上的文字错误,是编辑人员的责任,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掌握语言规律,重视对原稿的文字加工,把好出版物的文字质量关。有人说,目前出版物上的文字错误“俯拾即是”、“多如牛毛”,更有“无错不成书”的说法。这多少有点夸张,但是问题确实存在。就拿《人民日报》来说,胡乔木同志也曾指出“文字错误太多,比‘文革’前,大有退步”。报纸是这样,书刊也不例外。即使是作为典范的辞书,也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文字问题,造成不良的后果。由此可见,结合工作学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加强文字素养,对于编辑人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对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价值是由校对特点决定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规定的校次不要任意减少。”这个规定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反映校对的三个特点:第一,校对的基本功能是消除...  相似文献   

13.
检查工作是报纸出版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报纸与读者见面前的最后一道把关口,其职责就是杜绝和消灭报纸见报前可能出现的一切错误。  相似文献   

14.
校对工作看似简单、平凡、 枯燥、乏味,实质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点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校对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与较高的文化水平,在语言与印刷工作方面必须具有相当修养,才能适应校对工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可以算得上是编辑的行话.但也有不少编辑不约而同地认为做标题主要是作者的事,无章可循,相对于文章内容来说,是"软件",能做到题文相符就可以了;编辑工作无非是选题、组稿、审稿以及加工、整理等.殊不知加工、整理是审稿的延续,是积极的、高层次的加工、整理,不仅要防止和消灭错误,还要积极地提高质量,关注其内容.而标题是内容的"首领",应该格外关照才对.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校对职责,多年来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1980年《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虽已做规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但由于对这一规定理解不同,从而给正确评价出版社校对的作用等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规定中说:“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对这一规定均无疑义。而对“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却有不同理解及争议。有人认为,“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句话的重心是“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校对人员不能擅自改动的意思。原稿错漏是原稿加工问题,而原稿加工是编辑的职责。校对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医学论文中定性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功员 《编辑学报》2002,14(3):184-186
分析医学论文中使用定性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认为论文作者在使用统计方法时应掌握其适用条件,编者应加强对文稿统计学使用的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校对,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原稿逐字逐句进行核对。消灭排、拼过程中的错误,这就是校对员的工作、校对员的任务。但是,校对员不应该是按原稿核对校样的机器,而应当创造性地有思想地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校对员的职责除了核对原稿和校样之外,也有校正原稿错误的责任。报纸的出版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它不允许有丝毫的延误,所以校对工作经常是在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紧张的情况要求校对工作必须既快且好,来保证报纸的质量。要使校对工作既快且好,达到消灭错误的目的,每一个校对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全神贯注,一字不苟,始终如一地核对原稿和校样。这是保证完成任务的主观条件。从方法上讲,初校和二校的进行一般是照原稿校对,在校对中,总是先看原稿,后看校样。看稿和看样子,同读其他东西不同,一定要把每个字都看清、记清,同时也要适当地“断句”。“断句”是为了便于记忆,减少  相似文献   

19.
文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人员的组织能力和技巧,对文件的良好组织和管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但处理不当也能导致工作流程产生断点,以至于生产过程需要调用时数字文件却不能到位,或调用到的文件不完整,甚至有错误.在建立并执行某一项目时,不仅涉及内容的收集和创作,形成与传播目标一致的媒体,也需要重新定位内容和媒体的使用目标.有用的文件要归档,无用文件则要丢弃,某些情况下还得恢复文件,乃至于涉及文件使用的批准手续和修订等.因此,在数字工作流程的每个节点跟踪文件以及文件中的有关内容,是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认为校对“可有可无”,主张“编校合一”的观点十分盛行。这些观点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但实质上是与出版工作客观规律相违背的,是完全错误和十分有害的,当前某些出版物仍然存在差错率高的问题,这与轻视、忽视校对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中对校对的职责作了如下规定:“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1997年6月26日新闻出版署第8号署长令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十一条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