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1956—2021年高校博物馆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读后发现,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定位、藏品和教育功能四个方面;但研究人员和机构合作较少,多为独立研究,且核心问题研究薄弱;根据关键词突现功能分析了我国高校博物馆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合作机制、运营机制、智慧博物馆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作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课程是影响博物馆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要素。基于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博物馆课程研究集中于课程特点及实施意义、课程实施的现实问题、开发模式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国外博物馆课程研究主要集中于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馆校合作开发等领域。国内外关于博物馆课程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内容、方法和结论上具有共性特质,但是在研究阶段、主题聚焦程度、分析范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国内外博物馆课程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主旨逐渐回归到“以人为本”、研究内容更加注重探索博物馆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建议未来博物馆课程研究要细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理论深度,依据新时代我国博物馆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和高质量博物馆课程开发的迫切性开展本土化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建筑的类别及设计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物馆的类型繁多,由此而形成的博物馆建筑的差别也往往很大。为使博物馆建筑设计能符合所建博物馆的特定需要,有必要对博物馆建筑加以分类,并分门别类地分析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相互的差别,进而把握其建筑设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故宫H5"在移动媒体上的爆红,博物馆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被颠覆,不少省市开始着手于移动互联时代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和观点提炼,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更要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在"人性化传播机制"和"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之上,建立"博物馆智慧化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构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物馆(或称博物馆现象)组成要素的研究。历来是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博物馆的组成要素。有助于深化对博物馆本质属性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助于博物馆的科学管理。现实意义十分重要。此前,国内外学对博物馆的组成要素提出过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展览作为文献收藏机构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的一大亮点,以视觉化、生动性和体验感等特点吸引了广大受众,逐步成为其核心业务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少展览仅是将文献直接作为展示对象或嵌套至通史展中,文献最具价值的内蕴信息并未获得解读、转化和呈现,导致展览在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上,收效实际并不显著。鉴此,本文将突破博物馆的研究边界,将不同收藏机构的文献展览作为研究对象,对散落至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文献展览研究进行学术史爬梳,并于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动态的分析和研究空间的寻绎,以期发现研究空间中可能的关键问题,主张引入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关联性研究,从博物馆学既有成果中获得有益启发,为聚焦与探讨文献展览共性问题奠定较为客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情档学科认为博物馆是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博物馆中以其展品为代表的文化信息资源对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的绘制,识别出我国图情档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词的科研文献成果概况、科研机构分布及研究热点词与其研究发展趋势。经分析得知,该学科下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8年)主要是博物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博物馆古籍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古籍文献等主题。第二阶段(2009-2019年)主要探讨三馆馆际合作的资源整合路径、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模式与合作机制等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深入探讨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我国图情档学科应以博物馆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开展涵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全种类、全范围的全文化信息数字资源整合。最后,本文围绕数字资源整合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探讨如何从图情档学科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涵盖博物馆,构建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为主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建立为公众文化精神需求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它适用于对博物馆观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观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博物馆的观众,因为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而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化素养的各种各样的人。从老年人到儿童,从学、专家到中、小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众,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9.
Museum learning是国内博物馆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把握和追踪museum learning的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有助于教育研究者更好的审视国内博物馆教育现状,更有效地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中,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807篇museum learning研究文献的梳理,使用Citespace软件开展了合作网络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三种文献可视化计量研究,发现如何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是研究关键热点,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场馆学习的融合、如何整合跨学科内容是研究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重视教育职能,不仅表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扩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也表现在博物馆教育相关研究文献的快速增长。本文选取"1996-2015年间我国有关博物馆教育的研究文献(中国知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博物馆教育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有助于提高博物馆人对于博物馆教育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博物馆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从一般公共关系概念讲起.围绕博物馆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博物馆公众,全面论述了博物馆公众核心概念的界定,博物馆公众的特征。需求.分类?研究博物馆公众的方式方法和研究的两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可获得性论的文献及相关概念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梁灿兴 《图书馆》2002,(1):9-15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分析了图书馆学的基本过程,得出了图书馆学的基本对象是知识单元、文献单元、文献单元网络、文献、文献群,并讨论了这些概念的定义。指出了文献单元是图书馆学对文献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今天追问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显示出博物馆对自身处境的某种担忧。博物馆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源于其价值取向,即理念。核心价值只能从博物馆工作即职能中探索。求真趋美规定着博物馆的三项职能,以收藏为始,经研究,达到教育。相应的,求真趋美的层次则是从物到事再到人,最终实现人的完善。所以,引人求真趋美成为博物馆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学习隶属于非正式学习领域,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为了推进国内博物馆学习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把握国际相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文章采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博物馆学习研究再出发的路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博物馆数字化学习;关注公众参与及影响因素,提高博物馆学习质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博物馆科学学习研究;基于博物馆学习结果多元性,开展纵向研究;立足本土文化,深化馆校合作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功能作为科技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并梳理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定位和角色演变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科技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启示:一方面,政府应将科技博物馆教育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提升其地位。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博物馆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育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和多样化,扩大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史吉祥 《中国博物馆》2003,6(1):79-85,73
博物馆的观众研究肇始于1897年德国的弗贺奈尔(G.T.Fechner),他在博物馆率先运用问答方法了解观众对展示品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观众研究在西方博物馆学术界成为热门领域,这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著作不断问世,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逐渐成熟,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1)、刊物和网站,每年都召开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源。本文就如何开发这部分珍贵历史文献资源,加以科学管理并服务于社会,最终实现博物馆文献资源的社会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汪彬 《中国博物馆》2022,(3):116-122+140
英语国家的博物馆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职业培训,并随着二战后大学硕士学位和专业院系的设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的批判博物馆学促进了博物馆研究的理论化,使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博物馆进行批判分析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进入21世纪之后,博物馆学者逐渐认识到以往研究的激进性和过度理论化,开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对批判方法的修正,后批判博物馆学成为这一理念的代称。对中国博物馆学来说,跨学科研究和基于博物馆日常工作的博物馆研究也是值得其关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观众研究领域最早的成果可以追溯到吉尔曼(Gilman)在1911年的研究工作,本文对观众评估研究的关注对象与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批判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各类研究建立的范式,包括对实施机制的说明、对评估客观性的审问、对文化民主化研究和营销相关研究之间不协调性的强调。本文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教育技术模型对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影响,并结合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自然史部分)的案例,介绍了教育技术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网站评价研究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相关文献统计,对国内外网站评价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