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段与学段之间,尤其是小学与初中之间,都存在认知障碍,有许多学生需较长的适应过程.采用设计辅助性习题,可以促使学生将已学知识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篇与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有机连缀,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训练链。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念,把一篇课文放到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整体发展结构中考虑,精心整合、苦心构思、潜心开发来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3.
希贵说管理     
小学段现行的每个学期20周一气学到底的做法既让学生倦怠,也不利于他们梳理、总结、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我们把每个学期分为三个学段,在前后两个大学段之间,安排了一个两周的小学段。这个小学段专供学生自主学习之用,完全由学生自主规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从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视角出发,此即为各学段教学皆应去遵循、靠拢的教学目标与标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程度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调整的关键媒介则在于以试卷形式呈现的各类试题。即通过有目的地在试题问题点中融入适于小学学段学生水平掌握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模块和因子,以学生作答结果检验其知识掌握和知识背后的核心素养到达的真实程度与教师理想程度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学段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方面的关注。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初中小学各个学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教师须熟悉中小学教材,了解知识体系的联系与差异、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做好学段知识的衔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通过分析批注式阅读学段衔接的现状,聚焦不同学段批注重点,探究无缝衔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孟双  杜华 《林区教学》2020,(1):99-102
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离子平衡的学习进阶进行研究,并梳理出在中学的各个学习阶段学习进阶目标,找出学生在各学段的现有认知状态、中间认知状态及最终应达到的认知状态,并给出教师在中学各学段之间应如何进行教学衔接,形成基于离子平衡完整的知识观念。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版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突出"经历实践操作过程",而第二学段更强调"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二学段更加关注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第二学段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加强过程化教学意识,把实践活动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对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与统整,能使各学段教师认清自己学段的任务。明确自己所处学段的职责。能使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更具有意义,促进学生循序建构自己的知识。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的后期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高年级学段作为学生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需要教师充分提高对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语文阅读中获取知识的积累与思想意识的提升。为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高年级学段的语文阅读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准确把握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命体的儿童,天然拥有提问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提问意愿和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学段、单元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教案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孤立看待文本,"学完就算"的意识依然存在于教师的教学思维中.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学段、单元和文本之间的三重认知,建立学段与学段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梳理文本的内在理路,不断深化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余碧群 《教师》2020,(10):31-32
写作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由于关联教学要素多、知识综合程度高、思维训练强度大,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教学难点”。小学写作教学应构建完善的“序列化”内容体系,即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完善小学三个学段作文教学内容,确保各学段写作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理发育水平,且让各学段之间保持密切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新课标总体目标安排,教材将数学知识分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然后根据学段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教材又将选定的内容切分成若干个单元,分散到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策略,逐步达标。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材编排的整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展示知  相似文献   

13.
计算思维是信息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编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关注学段衔接,落实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但是目前中小学编程教学软件跨度大、学习者素养差异大、教学方式不同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有效开展小初衔接图形化编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小学学段已学会的图形化编程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初中学段的C语言代码编程学习中,进而培养优化学生的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14.
把概率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逐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都安排了概率的初步知识。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的大小进行定量刻画。本人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第二学段概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五、六年级进行了概率教学的实践,现辑录其中六年级的一则概率教学课堂实录,以期抛砖引玉。教学目标1.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孟辉 《陕西教育》2011,(6):62-62
一、说新的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通过适当孕伏、对比梳理、有效关联等策略,让各学段知识有效衔接,助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生长。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学实验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具有直观性、现实性、趣味性等,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可以直观地展现知识,再现情景,有助于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知识。插图呈现方式各不相同,这需要教师去用心体会,挖掘插图中蕴藏的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程融合与课程衔接逐渐成为各阶段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一方面,不同学段之间的学科衔接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能力,延伸学生的视野,使之能够提前做好学习规划。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可以辅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学习体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素养。文章将基于这一前提,对如何在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衔接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初中数学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20.
摘要: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思维能力、教师教育曛念、教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减少初、高中在教与学方面的自然和人为落差,缩短了学生的不适应期,能为其高中学习打好知识及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