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就张爱玲小说的故事来说,常常是平凡而普通的,而人物的心理历程往往有“传奇性”。在叙述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故事中,隐藏着主人公很不平凡的某一种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从产生到完成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她的小说大多数都有一个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她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但如果我们从故事的层面去分析小说的叙事单元,我们会发现,简化后的这些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叙事单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内容存在的整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研究她的小说的…  相似文献   

2.
李慧 《阅读》2006,(10):6-8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知道《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吧。1997年以来,罗琳几乎每年都要为她的女儿写一本关于“哈利·波特”的新书。当被问到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的母亲曾让她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套书就是七本,是由英国文学家C.S.刘易斯创作的。《纳尼亚传奇》被视为奇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七部作品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纳尼亚王国的千年兴衰史。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爱、希望、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牺牲与尊严。其中的《最后一战》赢得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是的,只要捧起《纳尼亚传奇》,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投入故事之中,而有一口气非看完不可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陈洁 《职大学报》2016,(4):28-32
施玮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在书写女性时,施玮把故事中的女性与《圣经》中的女性相对照,在小说中或明或暗地穿插《圣经》女性人物的典型事迹,并以她们的宗教境遇来构建女性角色的命运轨迹。施玮小说中的这类书写主要表现为女性角色遭遇夏娃式的诱惑,回归利百加式的纯洁及追寻玛丽亚式的圣德。施玮力图透过《圣经》女性的神性命运来展示现实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享利·詹姆斯在他的著名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前言中把他的作品比作一个结构和谐美丽的建筑物,他把小说家比作建筑师,称小说家的写作能力是一种建筑能力,并且认为自己的小说《一个女士的画像》充分体现了这种能力。笔者在对原作研读的基础上提出,《圣经·创世纪》中的伊甸园故事为这部小说提供了叙事框架,同时,作为寓言的伊甸园故事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所指,赋予小说关于命运,寻求与选择等形而上的寓意。  相似文献   

5.
一在唐人小说中,《莺莺传》这个恋爱故事是以张生的负心而结束的。元杂剧《西厢记》却改变了男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的结局,发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呼声。在当时的社会,这当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但正是这种乐观的信念和不屈服于黑暗、想通过艺术作品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现实的精神,产生了这部杰出的喜剧。元稹的小说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张生“始乱终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杨红樱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她是当今最走红、最热门的儿童文学作家,你读过她写的校园小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以及“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吗?那么,你一定熟悉《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的米兰老师和六(3)班的H4了———他们是肥猫鲁云飞、米老鼠米奇、豆芽儿黄豆豆和兔八哥战小欧,还有“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那个淘气顽皮又活泼可爱的马小跳。每一位读过这些书的同学无不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你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吗?虽然杨红樱写的是小说,是她根据生活经过艺术创造编写的故事,但这些生动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杨红樱曾做…  相似文献   

7.
步蓉 《阅读》2010,(10):1-1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书的,只记得小时候《小朋友》《儿童时代》是我每个月期待的杂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好像是一年级时爸爸买的《木偶奇遇记》,也就是匹诺曹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论黄蓓佳《玫瑰房间》及创作风格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籍女作家黄蓓佳近年来小说的创作风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说由“梦幻”文体转向冷静现实的叙述文体,内容从注重表现人物的心态和情绪,发展为客观冷静地讲述富有情节性的故事。她的中篇《玫瑰房间》正是这种风格变化的转折点,对这篇小说的分析是理解黄蓓佳小说风格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扬·马特尔在《标本师的魔幻剧本》这部小说中,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元小说叙事框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物关系的并行,小说故事的嵌构,将影射、并行、对立交织而成的密网收得更紧。藉由这本简短而又层次错综复杂的小说,马特尔再次用他无穷的想象力证明了他写小说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简·爱》,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新女性而蜚声文坛。 小说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深受我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简·爱》通过一个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提出了妇女平等权利的问题。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命运,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11.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随着男主人公的逝去,永远的珍藏在当事人的心底,伴着她走完剩余的人生路,然而一部《山楂树之恋》让她的爱昭白于天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恋人,让所有的读者感叹不已。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本文就自己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对小说的理解做一些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期有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爱的辛苦和凄凉"有更合理,更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2.
《活着》写于1993年,本书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香港《博益》十五本好书奖,意大利格扎纳·卡佛文学奖。 《活着》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小说的写法。作者用第人一称“我”和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在田头树下的交谈,按照从现实到往昔又从现实到往昔的顺序来结构全篇。通篇即不靠离奇的故事支撑,也没有曲折的情节铺展,有的只是千千万万个  相似文献   

13.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文中的张生是一个始乱终弃而又文过饰非的无行文人。此后至宋金,故事情节没有新的发展。至金代董解元《西厢记》出现,故事方有新突破,但艺术上尚显粗糙,感情描写尚欠纯正。直至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天才创造,张生形象遂饱满感人,与董《《西厢记》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4.
题为唐白行简撰的《三梦记》这篇传奇小说,保存在元末陶宗仪编纂的《说郛》里。明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曾提到它,没有对它产生怀疑。鲁迅先生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先生的《唐人小说》也都把它作为白行简的作品收录进去。其实,这篇传奇小说是后人编造,假名白行简的伪作。开始发现这篇传奇小说有点问题的,还是鲁迅、汪辟疆两位先生。这篇传奇小说在讲了刘幽求妻、元稹、窦质三个做梦的故事后,附带讲了一个长安光德里张氏女做梦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行简云”开头,以“会昌二年六月十五日也”结尾。《唐宋传奇集》  相似文献   

15.
对于长篇小说创作来说,讲好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一定长度的故事。这显得非常重要。“小说是什么?我说,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为什么鲍温要强调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因为任何小说都包含着一个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故事,而长篇小说则包含着由许多小故事组合而成的一个漫长或几个漫长的大故事,没有故事的小说只是一些堆积起来的零散砖瓦水泥,有故事的小说才能称为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建筑物。什么是长篇小  相似文献   

16.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的爱情故事,是大团圆文化压迫下的小团圆被摧毁的悲剧。她的小说叙事结构,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时间诗学。  相似文献   

18.
"离魂"小说作为志怪小说的一种由来已久,《牡丹亭》作为这一题材的优秀作品,对此前的离魂故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本文从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阐述《牡丹亭》与此前离魂故事的关系:其对此前的离魂故事进行归纳和总结,又从情节、人物以及时代特色等角度讨论了《牡丹亭》对此前离魂故事的发展,以及离魂题材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的定型经历了长期的积累演化过程。唐五代时,变文文体流行,而西游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从现有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并没有一部以西游故事为题材的变文流传下来。然而当时多种形式的西游故事流行,变文的初衷本在于敷演佛法,变文的文体、内涵与西游故事有颇多交集之处,而后来的西游故事的表达形式乃至佛教知识的错误和《取经诗话》中的声误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唐三藏取经变文》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飘》主人公郝思嘉身上有着后来商业女性小说女主角的共有特征。就她的个人成长、事业、爱情这几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小说世界里事业成功女性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