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2,(20):41-42
在探讨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获奖科学家的成就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直言:"在量子研究领域,目前中国的实验水平已经很高了,但相比两位获奖者的成果,因为中国用的都是商业化设备,所以在实验方法和技术上,很难有真正原创性的创新。"10月10日报道10月9日,同为68岁的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自然科学领域1901-2011年550名诺奖获得者生平及获奖数据的详细统计、分析得到110年来自然科学领域诺奖获得者获奖年龄、最高学位获得年龄以及成果年龄的详细变化.深入分析成果获得时间的本质后,将“1901-2011年诺奖获奖者科研创造峰值年龄”转化为“诺奖获奖者在1871-2004年平均成果年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10年中,诺奖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成果年龄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不同阶段内诺奖获奖者的平均成果年龄变化幅度因学科不同而略有差异.其中,化学奖和生理或医学奖呈稳步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6.40岁和6.82岁;物理学奖先有一定下降后呈逐步上升趋势,总体上升2.95岁.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科研创造峰值年龄现在处于44-47岁.  相似文献   

3.
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写于世界物理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Vitaly L.Ginzburg在他的获奖演说中列出了二十一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十个重要领域(“physical minimum”at the beginning of the XXI Century)。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把让他走上领奖台的研究领域——超导和超流,而是把受控核聚变(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列于其首。在对此作解释时,他提到了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L.Kapiza的获奖演说的题目是——“等离子体和受控热核反应”。虽然这些都只是获奖者个人的观点,但它或多或少反映了受控核聚变在当今物理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介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按学科及获奖者统计了百余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情况,揭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09,27(9):1289-1297
 通过对1901年至200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成果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诺贝尔获奖者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年龄分布、获奖时间分布、研究周期、获奖周期、师生合作以及机构优势积累等特征,揭示出诺贝尔获奖者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和“发现之发现”等现象,从中可以揭示出科学创造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可以为科技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引力波猎手     
第一部分是作者于2017年9月21日对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的科学背景介绍,包括对三位获奖者对引力波探测突出贡献的简要评述。正是这三位获奖者12天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部分是作者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宣布3天前对可能获奖人的评述。最后,将前两部分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官方新闻发布略作比较,并讨论了引力波探测的后续成果。  相似文献   

7.
李月 《百科知识》2016,(4):35-38
正多次获奖的个人和机构到2015年,在诺贝尔奖115年的历史中,有4人两次获奖,有一个机构三次获奖,另一个机构两次获奖。两次获奖的4人是,居里夫人、约翰·巴丁、莱纳斯·鲍林和弗雷德里克·桑格。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个在不同领域获奖的人。1903年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和亨利·贝可勒耳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可勒耳是因为发现天然放射性,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是因为对贝  相似文献   

8.
<正>大凡对诺贝尔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获奖人获奖时年纪轻轻,原因是他们在更年轻时提出了重要理论或者得到了重要发现。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劳伦斯·布拉格因为X射线晶体结构的开创性工作,25岁时就和自己的父亲亨利·布拉格一起登上了物理学的最高领奖台。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三个获奖者虽然年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获奖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正高级职位。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3个人,一半的奖金给了两位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一位是IBM公司沃森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源获取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个人履历信息,对这72位获奖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性别结构、国家分布、年龄结构,挖掘对获奖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社会关系。结果发现,获奖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获奖者多属于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奖者多为美国人,高水平的机构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获奖者整体年龄偏大,其中高龄化学奖得主人数最多;科研社会关系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我国培养国际科技人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搜集、整理及统计近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将52位获奖者分为“多合作型”、“涉猎型”以及“固定机构(团体)合作型”3种类型。通过划分获奖者成长的3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3种不同类型的获奖者呈现不同的合作变化。最后,通过分析发现,合作是高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仁 《科学学研究》2006,24(5):677-683
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虽然是基础科学领域最有声望的奖励机制,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的水平也是层次不齐的。它包含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但也有很一般甚至错误的成果;在它没有包含的成果中,有达到其获奖标准而因为处于“第41席”未能获奖的,也有按其标准不能获奖而其实属于最优秀的科学成就的。因此,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范围和理念有其局限性。分析了保守性、重事实轻理论、英雄主义、权威决定论等理念在诺贝尔奖评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科学界影响巨大。作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着重对获奖者取得获奖成就的年龄进行分析,并评价了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第二创造区”,提出了有关年轻科学家培养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于1932年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而最早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乃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伍连德(1879-1960)博士,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土拨鼠在鼠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而被提名角逐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4.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科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追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 ,梳理了 196 9- 2 0 0 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情况和科学贡献 ,从研究对象、理论前提、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四个方面揭示了经济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 ,这也代表了科学整体发展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15.
徐飞  汪士 《科学学研究》2010,28(7):981-985
比较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大群体,研究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科学家科研创新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统计结果显示,上述两大群体的行政任职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反差,科学家行政任职与科研创新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此同时,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据此,可提出我国杰出科学家社会角色定位对科研创新影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彼得·卡皮查是苏联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强肱场和低温物理研究,卓有成就,192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4年他被苏联政府强制留在国内,创建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其间发现了液态氦在超低温下具有超流动性,为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查还是一位关心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公共事务的科学家,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苏联最高领导人写了大量书信,为身陷囹圄的科学家陈情,或者对苏联当局的文化和科学政策提出建言,为此本人一度遭到贬斥。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00—2005年英美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纠正已有类似研究中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得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并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年龄曲线的启示,为探索杰出人才的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3,52(1):104624
We examine whether and when star scientist collaborations produce indirect peer effects. We theorize that a star's social status causes a collaboration to act as a prism; it reduces quality uncertainty, leading to increased recognition of coauthors' ideas. We identify two moderators of prisms, other scientist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awareness of the collaboration, and link prisms to “sleeping beauties”, articles that are initially overlooked and then rediscovered later. Empirically, we examine the effect on citations of collaborating with a star who either won, or – serv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 who was nominated for but did not wi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We find that articles by the winners' coauthors (and which were published prior to the focal coauthor's first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inner) receive a citation boost after the Nobel Prize is awarded, relative to articles by the coauthors of nominees, and that awareness and quality uncertainty moderate this effect. We further find that this difference in citations causes sleeping beauties written by the coauthors of Nobel Prize winners to be rediscovered faster. Our results clarify how star scientists' indirect peer effects impact their coauthors and, through sleeping beauties, how prisms matter for science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20.
马信  周辉  蔡晖  吴锜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6):343-345
本文以1981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N. Bloembergen发表的SCI论文 为例讨论了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进行原创性研究目标,经过长期艰苦\\\r 的努力,才有可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