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878名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智力落后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1)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体型偏瘦的为48%,偏胖及肥胖的达到29.9%,“双峰现象”明显。(2)青春后期及以后,智力落后学生偏胖及肥胖的比例高于40%,体重增加过快。(3)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性别的智力落后学生中,体型偏瘦是排在第一位的营养问题,排在营养过剩位于第二位,但在不同的群体中有差异。(4)智力落后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与普通学生基本一致;智力落后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在各年龄段的均值并没有表现出男高于女的特点,与普通学生不同;在8-18岁间,智力落后学生各年龄段的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的均值高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5名7至16岁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长、短形容词词义掌握情况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个年龄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成对相同物品和成对相似物品长和短的词义基本能够掌握。但对相同物品排列长短,只有14至16岁组智力落后儿童能熟练掌握。(2)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难度不同的任务的判断正确率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而降低。(3)14至16岁年龄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相同物品长短排列的熟练掌握方面表现出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60名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浅"词义掌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个年龄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的掌握上存在显著差异,9-10岁儿童在掌握上的得分显著提高;(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的掌握要显著好于"浅"的掌握,对"深"、"浅"表示距离、颜色含义的掌握显著好于表示时间、程度含义的掌握;(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掌握上的得分随着实验任务难度的增加而下降。教育者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对智力落后儿童"浅"等负向词的词义掌握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智力落后学生身体机能(脉搏、血压、肺活量)的发育规律及水平。方法对北京市12所培智学校的全体在校学生(生病者除外)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智力落后学生总的身体机能发育指标符合普通学生的发展趋势,身体的机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但肺通气机能增加不明显。(2)智力落后学生机能发育指标存在性别的特点,其中肺活量约从11岁半起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肺活量指数约从13岁起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维持下去。男性的收缩压从14岁起高于女性。舒张压及脉搏的性别特点则不明显。(3)智力落后学生身体机能改善不明显,尤其是女性各项机能指标在近20年来增长的速度变慢。(4)智力落后学生身体机能发育水平与普通学生的发育水平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反映呼吸机能的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均不如正常学生;另外智力落后学生的脉搏频率高于正常学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血管机能不如正常学生;智力落后女性的舒张压低于正常学生。  相似文献   

6.
近20年中国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90年至2009年初的相关文献,对中国大陆地区智力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智力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研究的不均衡问题以及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问题.提出两点建议:(1)加强对农村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的研究,促进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2)加强科研人员与基层学校的合作,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升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肯定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地点副词八类,而同一个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都不一定完全相同,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本文将对程度副词进行浅析,以"非常"和"十分"这组意义相近的程度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家长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与儿童智力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830名6.5-12.5岁城市学生及兵家长为对象,研究了关于家长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家长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2)家长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与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交互作用的特点;(3)7-12岁儿童的智力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9岁前后是图形推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所有培智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的SSBS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智力落后男生的反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男生;(2)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社会能力得分显著降低,而在反社会行为的反社会攻击维度,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3)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显著高于未入过的智力落后学生,但对反社会行为水平及社会能力的其它维度没有显著影响;(4)在智力落后群体中,孤独症、21-三体学生的社会能力发展处于较低水平;21-三体学生的社会能力好于孤独症学生,并表现在社会能力分量表的各维度;孤独症学生的反社会攻击水平高于21-三体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以268名年龄在12-15岁的正常学生和轻度智力落后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及其与适应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方面与智力正常学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对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汉语量性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闽南话里有一类特殊的程度副词,如"死人、夭寿、棺材"等,它们原本是一些非常粗鲁的贬义词,而且表示的都是最不吉利的意思,但在口语中演变成了程度副词,表示极端的状态、极高的量,而贬义的感情色彩反而有所削弱。运用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进行语义、句法、语用的整体性分析。首先分析这类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使用范围。第二,对比异同点,展开相近方言间的比较研究。最后对这类程度副词进行历时探讨,寻找其历史来源以及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阅读学业成就是阅读学习的结果。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有明确的表现标准作为学习的参照体系,这样的评价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练习,发展学生的个人经验,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本文就阅读学业成就和语文课程标准做了分析界定。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和比较等方法,对江西省7~18岁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以及近20年来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均数描述比较2005年江西省与全国7~18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同类指标结果,揭示了江西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差异和规律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学生作文及日语国际水平测试答卷出现的错误中,选出有关程度副词的若干典型病句。并以此为例,分析了造成其误用的原因,同时又具体分析了日语程度副词中的“、相当、大分、”的共性和个性。最后从语感上对该组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区别。  相似文献   

15.
"稍微"类副词内部复杂,文章通过历时视角对其展开细致观察.运用语法化的规则去解释了这类副词内部单双音节词语的历时演变过程,并观察了它们与其他词语连用共现时的历时表现.从而对它们进行一次系统的历时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稍微”类副词内部复杂,文章通过历时视角对其展开细致观察。运用语法化的规则去解释了这类副词内部单双音节词语的历时演变过程,并观察了它们与其他词语连用共现时的历时表现。从而对它们进行一次系统的历时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nalyse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xpressed and actual preferences for counsellor sex and race and also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ype of problem on these preferences. A sample of 430 fifth form (15–16 years old) students including 74 Maori/Polynesian males, 109 Maori/Polynesian females, 90 pakeha (European) males, and 87 pakeha females from six schools in two cities completed the Choosing a Counsellor questionnaire. Half the sample were asked to assume they had a vocational problem while the remainder assumed they had a personal problem.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钟启泉 《教育研究》2005,26(5):36-42,49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学生的活动得以形成的基本理论——“活动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建构性教学的“活动理论”是实践“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可以为我国新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为学校的合作文化的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