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自此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大幕。对于从事农业新闻的电视记者来说,深入农村基层采访本是常态,可是如何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写作如何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农民朋友们的共鸣呢?本文将阐述"跑农村"的记者在"走转改"中应该把握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2.
李广平 《新闻窗》2012,(2):12-13
自全国新闻单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根据相关精神,对贵州日报经济二部记者的采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经济二部经过认真总结和反思后认识到,以往在"三农"采访中,作风不是很扎实,采访局限于表面直观的新闻事实,浅尝辄止;对农村、  相似文献   

3.
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几十年来,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无价之宝。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过程,新闻事业好的传统和作风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对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深入基层采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等好的传统和作风必须继承好、发扬好的前提下,如何改进我们的新闻作风,以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地市报记者,笔者认为,除必须发扬新闻工作好的传统和作风外,在采访写作中还应具备“六双眼”。  相似文献   

4.
彭军 《新闻世界》2009,(9):32-32
人手少,装备差,记者也多半非科班出身——这是大多数县级电视台的现状。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单兵作战”情况较多,从而决定了记者要具备很多基本功。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观察力对于记者至关重要。观察是一种采访手段。也是一种应有的采访作风。只有深入现场,才能保证新闻客观真实,只有深入观察.洞悉事件实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采访第一线的记者,深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专项教育活动,不仅对全国新闻战线和媒体从业人员很有必要,而且是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近来,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全国新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  相似文献   

6.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7.
梁岩 《河北广播》2006,(5):75-76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深入细致采访的结果,而采访是从接近采访对象开始的,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联系,达到掌握新闻素材,完成新闻作品的目的。笔者在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与采访对象接近和沟通,记者要走进采访对象心灵深处,做一名心灵的捕手,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大门的本领,让他们觉得记者可亲可信,有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想告诉你。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采访中除了记者本身具备的社会阅历、政治、文化水平和写作水平外,思维方式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有下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07,(10):23-23
本刊讯为进一步转变采访作风,强化记者队伍建设,鼓励通讯员写稿积极性,日前,舟山日报社出台了《新闻作品合作署名若干规定》。规定要求,与通讯员合作写稿,记者必须参与采访。记者与通讯员合作采访,但由通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其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传播。因此,新闻采访中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尊重事实的准确性。记者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发挥着沟通的作用,其工作在于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进行采访和采集。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应善于应用高科技手段,利用新媒体完成采访工作,做到手、脑、眼、耳、口五个采访要素并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分析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技巧及运用,最后对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要让新闻鲜活起来。”这确实是媒体很值得在实践中认真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地市级的报纸上,新闻消息能否鲜活起来,从根本上说,它取决于新闻记者获得的新闻事实是否新鲜。要获得新鲜的新闻事实,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把新闻消息写得鲜活一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今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加强深入的调研,既是践履“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新闻传媒创新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给我国媒介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闻本来就是调查的行业,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新  相似文献   

13.
信息数字化、全球化,新闻资源共享,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若干情况下,虽然记者面对的新闻资源是相同的,由于记者所持的思想禀赋、采访作风各不相同,因而后来所产生的新闻也可能是很不相同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如今浩如烟海的媒体新闻中,毕竟,我们仍能时不时地读到一篇又一篇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4.
采访是电视新闻记者向电视观众传递新闻事实的必要手段,记者必须对采访对象、采访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创新并灵活地运用采访技巧,才能实现与采访对象信息沟通最佳化。本文探讨了当前新闻采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的媒体界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高潮。伴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媒体人到基层采访的更是多了起来。但是存在这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媒体记者到基层采访,采访的对象是谁?采访的新闻"事实"是否真的是事实?那么在基层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如何采访到记者需要下锅的米,这就成为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媒体走进乡镇,来到基层,基层各级领导干部最是欢欣鼓舞。但这也是媒体人能否真地能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的一个因素。基层领导干部讲的"新闻事实"如果为真,  相似文献   

16.
王立凤  谢雷 《新闻传播》2009,(10):110-11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闻采访的提问质量和技巧问题,新闻专业范畴中既有专著章节论述,也有记者非常丰富的经验之谈。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则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提问的质量和技巧,决定了他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向客观事物做调查研究,而客观事物往往是通过采访对象来反映的。采访对象在接受新闻采访过程中,有时会生发兴奋点。这就给记者提高采访效率提供一个契机,同时也为新闻创优提供了条件。记者在采访中抓住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并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就会抓到真实、深刻、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因此,善于发现并紧紧抓住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应当成为记者新闻采访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国新闻战线热气腾腾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次新闻文化的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好这项活动,对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倡导“走转改”活动以来。不论是媒体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纷纷走进基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风漓新的新闻报道,也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20.
蔡晖 《军事记者》2013,(6):28-29
军事新闻采访,是对军事新闻事件的整体认知、了解和对军事新闻素材采集、整理、归纳的过程,是围绕新闻写作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军事新闻采访,就没有军事新闻的形成和发布。因此说,一个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新闻采访者。军事记者采访功力的强弱,决定其新闻素质的强弱。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军事新闻的采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