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的兴起,语言迁移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母语的负迁移更是跨文化和二语习得领域内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拟从语用负迁移中的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两个层面,以跨文化交际中的实例来探讨母语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用迁移与交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应。因此语用迁移一直是语际语用学研究领域颇有争议的论题。通常认为正语用迁移产生正交际效应,负语用迁移产生负交际效应。但是,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正语用迁移并非一定会保证交际的成功,负语用迁移也并非一定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重点探讨正、负语用迁移的交际效应,尤其是负语用迁移的正交际效应。  相似文献   

3.
语用迁移是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指第一语言语用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行为的影响.但是,目前针对第二语言语用知识对第一语言语用行为的"语用反向迁移"则研究较少,更无人观察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对其母语的"语用反向迁移".本文通过对外国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英语恭维语回应中的"语用反向迁移"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一部分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外国人的英语恭维语回应中,确实存在明显的汉语向英语的"语用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补缺假说"[1]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及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  相似文献   

5.
语用迁移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语用迁移义分为语用正向迁移和语用负向迁移。其中语用负向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最大,但是语用正向迁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语用迁移现象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增长,语用迁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7.
肖茹云 《考试周刊》2014,(88):79-80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迁移现象,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个方面研究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的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防范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三个语言水平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表达拒绝言语时所产生的语用迁移进行了考察。其目的在于证明语用迁移存在于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中,并查明语言水平对语用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语用迁移确实存在于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中,而且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发生语用迁移的情况更多。  相似文献   

9.
语用迁移是指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语用知识与目的语语用知识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用迁移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而语用负迁移又可细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应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英汉差异对比分析意识,强化英语语言文化输入,以避免或减少汉语语用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了问卷调查(DCT),对比了不同水平组的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汉语本族语者所使用的请求语的语义程式的频率,结果显示,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请求语时,其语义程式的频率存在语用迁移,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请求语中共有64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语中共有65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二者差异不明显,因此语用负迁移与二语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对语言迁移进行解释和预测。文章以汉、法语中5种不同对应关系的句子为材料,通过句子产生任务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语言标记性与教学因素、学习者的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作用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方式;语言迁移受学习者对目的语句法结构认知程度的制约,较高加工序列的句法结构迁移以学习者对较低加工序列的语法结构的认知为前提;语言迁移可发生在句法形式、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负迁移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3.
负语用迁移是外语使用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造成交际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英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是造成这种迁移的根本原因。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者应增强文化敏锐意识,尤其是属于深层文化的价值差异,减少并进而避免负语用迁移以准确、得体的表达和理解语言和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以英语还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其中的负面影响,即负迁移。负迁移的形成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甚至过度相似性或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借助或照搬第一语言的知识而造成的,在此,笔者主要从英、汉两种语言及思维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各个平面的负迁移现象,包括语义、语法结构、语用等各层面上的负迁移。根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具体教学中避免负迁移产生的相关对策:(1)重视第一、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2)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错误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石化和母语负迁移是外语学习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母语语境补缺是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补缺假说认为由于目的语语境知识缺失,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造成母语负迁移。本文将从称谓语、礼貌谦虚策略、话题导入和词汇文化内涵的联想意义四个方面分析母语语境补缺导致的语用失误,并提出语境文化的创设和学习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语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语言迁移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大学俄语教学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是影响俄语教学的重要因素。首先试图对语言迁移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从俄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分析影响语言迁移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而帮助学生在俄语学习中正确利用英语和汉语对俄语的正迁移,有效地抑制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语用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迁移理论证明,中介语的语用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非常复杂,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异现象,迁移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母语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从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的角度阐述了研究中介语语用学对提高语用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存在着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习得 ;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和外语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 ;扩大阅读量 ;增加视听说训练 ;重视语篇教学 ,旨在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的视角,从语际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的角度研究了在第二语言外语的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首先介绍了语用迁移的研究范畴问题,以及影响语用迁侈的一系列因素,接着借鉴大量国外的实证研究着重阐述了语用迁移的种种表现,最后根据Barrajav-Rohan的会话分析模式,讨论了教学社会文化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恩祥 《海外英语》2012,(16):226-228
汉语是一种主题显著的语言,与主语显著的英语差别很大,汉英语之间的这一差别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一影响被称为负迁移作用。该文首先将汉语中的主题与主语进行对比,然后就汉语的主题显著性的特点对汉语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笔者提供了克服这一负迁移作用的一些大致的相关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