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香港回归后,国家认同教育虽有一定进步,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国家认同教育仍面临很多困难。全球化对香港国家认同教育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国家认同教育,香港应重新审视其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与公民教育的独特要求,积极促进公民教育观的转变。构建以主动公民观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是香港公民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重要转折点。十年来,香港的公民教育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拟就结合香港公民教育的理念、宗旨、内容和途径揭示香港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以增进内地对香港公民教育的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香港为案例,探讨政治化和非政治化公民教育的争论,以及支持两种不同取向的公民教育的政治及文化因素,尝试整合两方的特点,提出响应公民全面发展之公民教育。认为政治化和非政治化公民教育的二分概念过于简单,不能面向21世纪的公民教育,政治扣道德导向的公民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香港在国际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辉煌业绩的取得无不与其对公民教育的重视息息相关,了解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及改革趋势对于推进我国内地公民教育实践、理念的创新和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以学生为本"、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公民教育的生活化和国际化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鲜明特点;以此为基础,香港公民教育将向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香港公民教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小学中,香港公民教育坚持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和谐统一,倡导生活化和国际化。当代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民族身份的教育、价值观与态度教育、生活常识教育以及生态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引领着当代香港公民教育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6.
内地与香港公民教育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与内地的公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位置、公民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都具有差异性。香港公民教育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重道德素质教育 ,培养健全的现代人 ;注重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 ,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全面认识并分析香港公民教育中的问题 ,对开展内地的公民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的关系,香港和台湾的公民教育更复杂。通过比较香港和台湾公民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调本土化特色、改革公民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揭示只有独立主权国家的公民教育才能真正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公民学习以公民参与实践为基础,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民品德和公民实践能力。参与式公民学习克服了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状态,可以更好地实现前后者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参与式公民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通过搭建公共参与的实践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公民品质。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以及学校领域外的社会公共生活当中,建构积极的公民参与,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以成有信教授先后发表的《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为标志,教育学界开始对公民教育产生了研究兴趣。20多年来,公民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介绍国外或香港公民教育为主的阶段,到呼吁我国开展公民教育为主的阶段,再到研究公民教育的具体问题为主的阶段。上述阶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区分。  相似文献   

10.
胡少伟 《中学教育》2011,8(2):120-128
本文剖析了香港于回归前后公民教育的发展.因受前殖民地教育的影响,回归初期,香港中小学生的建构新国民身份教育进展不大;近年特区政府逐步加强推行公民教育.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在全球化的情境中,香港学校要以全球、国家和本土等三个层次向学生推行公民教育,以应对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