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煤矿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常依山顺沟堆放成矸石山。煤矸石山在自重作用下,常产生崩塌、滑坡、碎屑流等地质灾害,带来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以南桐煤矿矸石山为例,对煤矸石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矿开采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煤矸石的露天堆放和矿区地表沉陷是核心问题之一~([1])。利用煤矿矸石处理和利用的综合技术可以把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矸石全部填入井下,实现矸石不升井,实现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3.
华丰煤矿围绕矸石综合利用,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建成了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和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等一批消耗砰石的废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消耗煤矸石71.4万吨,减少了矸石污染和土地占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石拐矿区多年来存在的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煤矸石堆放、地下水污染、土地资源破坏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8)
简述了以平凉新安煤业蚰蜒沟矸石场整改治理为例,对整个华亭矿区矸石场整改治理起示范作用,主要从华亭矿区地质构造、水文地址特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土壤流水预测、土石方平衡及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验算、植被覆土绿化的治理过程,着重介绍了矸石场治理采取的对应措施与实施效果的方案设计及方案验算。  相似文献   

6.
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它的产生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农田,而且会对矿区周围的大气、水资源、土壤、农作物等造成一定的污染,尤其多环芳烃的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比较严重,开展煤矸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研究是污染防治工作的前提,并可根据污染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短缺、矿井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煤矿区矿井水的充水来源和水质特征,探讨了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水资源化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可使矿区水环境系统免遭破坏,缓解矿井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胡璟 《科技风》2012,(20):243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真正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现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我国是煤炭大国之一,它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由于煤炭本身属于不清洁能源,从而使得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对煤矿矿区环境污染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就煤矿矿区的环境污染与治理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9.
由于煤矿的长期开采往往造成地表沉陷,瓦斯、粉尘、矸石污染等生态环境的退化,绿色开采等理念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认同。煤矿长期传统性开采累积了一系列环境生态等问题,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评价分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矿及相关活动要从时空、布局、规模等方面控制或优化,减少累积效应发生,进而有效减少煤炭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是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在我国所有的工业固体肥料排放中,煤矸石这种废渣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量煤矸石的排放严重的占用了我国的国土资源,污染了很多林地,这对我国国土生态结构带很大的影响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维持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阐述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归纳当前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煤矸石的治理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保障地球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1.
鹤岗矿区开采历史悠久,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为国家做了大量的贡献,随着矿井开采不断延深,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矿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保护鹤岗矿区环境、防治煤矿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成为煤炭生产和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晋域矿区实际情况出发。调查和研究了承压水区域开采情况,对在承压水区域的采区进行了综合分析,从承压水的概念、承压水的危害情况、防治承压水的必要性、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矿井在承压水区域中开采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实据。明确了矿井承压水防治工作是保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作为路基填料,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煤矿的谋矸石废料,利于煤矸石综合利用和保护资源与环境,另一方面节省工程造价.为进一步研究煤矸石作为高速公路的路基填料需要采用怎样的填筑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现于某高速公路进行试验段施工以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区概况显德汪煤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部,矿区几乎全部被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覆盖,区内基岩出露很少,仅在鸽子沟、窑坡村南和朱金紫一带的沟谷中有零星基岩露头。煤矿关闭后,多年的煤炭生产造成了一系列土地资源压占、地表水污染、水资源均衡系统被破坏、土壤污染等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煤仓、碴仓作为煤矿缓存、转用的重要设施,对煤矿正常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受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回采扰动、长期使用矸石冲击、围岩裂隙水等因素影响,煤仓、碴仓等立井极容易造成破坏,仓壁受损、围岩裂隙水渗流等现象致使仓内无法正常存煤存碴,甚至使煤仓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煤矿的正常安全生产。受煤仓、碴仓立井作业空间和施工环境制约,高空作业、操作台搭设、仓壁加固和涌水治理等工程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仓壁修复、涌水治理工程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全球煤炭开采量最大的国家,而煤矸石是煤炭的一种共伴生矿物,产生于煤炭的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一般每生产1吨原煤会产生0.15~0.2吨煤矸石,其热值一般低于6.3MJ·kg-1,成分中Al2O3、SiO2和Fe2O3等占60%~95%,因难以有效及时利用而成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大量露天堆放,已形成2600余座煤矸石山,累积堆存量达50多亿吨,占地20余万亩,而且每年以3~4亿吨的排出量不断增长,成为我国积存量和年产量最大、占用堆积场地最多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长期露天堆积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系列影响:①煤矸石中含有的多种非中性物质,通过淋溶、落尘等方式进入土壤,再通过径流、渗透等方式在土壤中扩散,造成一定区域内土壤酸、碱性的明显改变,破坏自然植被和农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②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融解、渗透作用等进入土壤,并长期聚集,将破坏土壤中重金属的本底值和平衡关系,破坏土壤的养分,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系统危及人体健康。③煤矸石中的硫化矿物等与水和大气可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各种硫酸盐,通过渗流作用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另外,矸石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同样污染周边地区水环境质量。④通常情况下,煤矸石多露天堆放,由于表层风化作用形成粉尘颗粒以及自燃产生的SO2、NOx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绿色开采技术是在提高煤炭质量的条件下,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污染物的产生,或最大程度控制污染物的生成量及污染程度的开采技术.为避免煤矸石导致的环境污染,尤其要运用减矸开采技术,包括开拓部署、巷道布置和采掘工艺等技术;尤其要运用矸石充填开采技术,把掘进出的矸石充填在井下废弃的巷道或硐室中,也可把掘进出矸直接在采空区进行充填.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开采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的特点、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矸石充填的方法、提高矸石充填效果的技术措施和技术经济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充填开采不仅能减少地表沉陷,提高资源回收率、处理废弃物。充填开采还是对岩层扰动和破坏最小的开采方法,煤矿塌陷区要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使遭破坏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矿充填保护土地的开采技术,矿区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治理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煤矸石堆积已经成为愈来愈严重的环境问题,及时有效地对矸石山信息进行提取,对于矸石山治理及矸石山地质灾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淮南谢一矿矸石山为例,以Quick Bird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软件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增强处理、几何校正,对矸石山进行提取。从精度检测可以看出,基于ENVI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提取矸石山的精度较高,可广泛用于矸石山动态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约占煤炭产量的10%,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因此,加强对煤矸石的生态治理及综合利用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煤矸石的生态治理工程及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