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Pb2+对桐花树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铅胁迫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桐花树幼苗受铅胁迫源于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影响.Pb2 (0 mg/kg、500 mg/kg、1 000 mg/kg1、500 mg/kg2、000 mg/kg、3 000 mg/kg)胁迫30 d后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都较铅离子胁迫15 d更高.随着Pb2 浓度(0~3 000 mg/kg)的升高,O2-、MDA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表明Pb2 胁迫浓度越高,使桐花树幼苗膜脂过氧化而引起的膜伤害越大;在Pb2 胁迫浓度不超过2 000 mg/kg时,POD、CAT活性高于对照,且随铅浓度的升高而上升,高峰值在2 000 mg/kg处,体现其作为抗氧化保护酶对铅胁迫起到防御作用,亦是植物体对Pb2 的一种保护性的应激反应,但在高浓度(3 000 mg/kg)胁迫下,POD、CAT活性却下降低于对照,表明高浓度Pb2 胁迫已经伤害桐花树幼苗POD、CAT酶的防御保护能力,3 000 mg/kg铅离子浓度超过了桐花树幼苗正常生理过程所能承受的阈限值.yh  相似文献   

2.
葛花具有多种保健和医疗功效,为了解其花部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研究采用HCl和HN03混合液消解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花中的Fe,Cu,Zn,Mn四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57%~100.27%,RSD值小于1.34%,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完全可以满足葛花样品中人体必需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要求.测定结果表明:葛花中Fe,Cu,Zn,Mn含量分别为237.62μg·g-1,14.13 μg·g-1,28.17μg·g-,1,16.12μg·g-1,四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e>Zn>Mn>Cu.证明葛花中Fe,Cu,Zn,Mn含量丰富.研究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葛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配有不同浓度Mn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比利时杜鹃.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n含量低于0.45mg/kg时比利时杜鹃黄化率比较高,且黄化率与营养液中锰含量成反比;而高于0.45mg/kg时为0.故要使比利时杜鹃不出现黄化营养液中Mn浓度应不低于0.45mg/kg.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比利时杜鹃正常和黄化叶片内Mn的含量,结果显示,当体内Mn含量低于49.04mg/kg时比利时杜鹃出现黄化现象,进而推断其体内Mn的临界值应在5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全光照条件下培养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3a龄苗1a,以人工海水(盐度8g.kg-1)为对照,研究了淡水种植对桐花树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海水组比淡水组提前23d出现花蕾;淡水组的最早始花日期比人工海水组延迟了50d.两种处理下桐花树的花序数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两个生长高峰期,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出现在2010年12月,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在2011年4月.在4月份,淡水组的花序数显著多于人工海水组.两种处理的桐花树座果数及其成熟果实的果重、粗度和长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桐花树在淡水环境里能够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柳树(Salix spp.)已广泛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而且修复效率与树种及无性系有关。目前涉及柳树研究主要为铜(Cu)和锌(Zn)的毒性效应,而不是富集能力。本研究以中国常见的柳树无性系评价对Cu和Zn耐性与富集能力。创新要点:目前大多数研究仍集中Cu和Zn对柳树的毒性效应,尤其是Cu,对它们富集能力仍没有评价。中国为柳树的主要分布区。本文以12种优良的常见柳树无性系,通过温室营养液法评价对Cu和Zn耐性及富集潜力差异。利用柳树无性系的耐性与富集变异,旨在选择高耐性与高富集的无性系,提高环境修复效率和加快修复进程。研究方法:选择高生物量12种柳树无性系,采用温室营养液培养法添加Cu或Zn处理,测定生物量参数并计算耐性指数,估计耐性差异;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组织中金属浓度并计算金属位移系数,评价富集差异。重要结论:无性系对Cu和Zn耐性显著不同,生物量变化从无影响、抑制到促进生长。无性系对Cu耐性高于对Zn耐性,无性系对Zn富集变异幅度大于对Cu富集变异幅度。Cu主要富集于根部,而Zn较易运输到地上部分。总之测定的大部分柳树无性系为Cu与Zn高富集植物,显示出较高的植物提取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在洛河中采集水蓼,分别置于梯度浓度的CuSO_4和ZnCl_2中培养,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水蓼在CuSO_4溶液中培养12天后,叶片在浓度1.5mg/L以上受到影响,从下至上逐渐出现枯黄、斑点,在浓度超过2.5mg/L时,靠近根部的叶片干枯、脱落;在氯化锌溶液中,叶片在浓度1.5mg/L以上受到影响,在浓度达到2.5mg/L时,靠近根部的叶片枯萎、脱落,水廖的茎部变软,向一边倾斜.以上结果说明,水蓼对于Cu、Zn的污染均比较敏感,有明显的形态变化,可以作为这两种重金属污染的报告植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火焰型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淮河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不同组织器官(鳞片、鳔、心脏、肌肉、鳃盖骨、尾鳍、脑、脾、皮肤、胆、眼球、肠、鳃和肝胰脏)中的Cu、Mn、Cd、Fe、Ni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淮河鳙鱼不同组织器官中的Cu、Mn、Cd、Fe、Ni和Zn的含量不同,其中Fe(59.168 mg/kg)和Zn(50.220 mg/kg)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含量,鳙鱼心脏中Fe(370.220 mg/kg)和Zn(229.659 mg/kg)含量最高,其次为肠、鳃、肝胰脏;Cu在肝胰脏、心脏和肠中的含量较高(13.254mg/kg、8.874 mg/kg、3.120 mg/kg),其他组织较低;Mn在肠、鳃盖骨、鳃中含量较高,但心脏中含量最少;Cd和Ni在心脏、鳔、鳞片、鳃盖骨中含量较高,在肠中的含量均较低,但淮河鳙鱼不同组织中Cd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食用标准,其食用部分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泉州湾桐花树种群构件水平和个体水平不同龄级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种群叶构件水平上过氧化程度较严重的是植株基部老叶,其次是中上部叶,膜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的是顶叶;从个体种群水平看植株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较高的是刚进入繁殖期的植株;在构件水平上植株顶叶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最高,中部叶片次之,基部老叶较低,NO含量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个体种群水平上桐花树叶的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为开花期植株比未开花植株高,2~6片叶幼苗植株叶的抗氧化物含量最低.桐花树种群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入繁殖生长的植株和2~6片叶幼苗植株宜作为泉州湾桐花树林的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铅锌矿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明市实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以及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重金属全量微波消解结果表明,污染土壤舍有Zn、Pb、Cu、Cr、Ni等5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Pb〉Cu〉Cr〉Ni,其含量分别为4564、1587、737、46、12mg/kg,其中Zn、Pb和Cu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限值。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Zn以水溶态和可氧化态为主,Pb主要以可还原态为主,Cu以可氧化态为主,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Zn和Ni的不稳定态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环境影响能力,在土壤利用时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以宿州煤矿区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测定,探讨了土壤-豆类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和Mn的含量特征及富集状况,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安全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矿区农田土壤中Cd严重超标,导致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强等级程度;豆类作物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为ZnCuCdMnPbCr,大豆与绿豆相比,更易于吸收Cu、Pb、Cd和Mn,而对Zn和Cr的富集能力稍弱;两种日均摄食量情境下,豆类作物的重金属致癌危害风险以Cr最高,风险值超出ICRP和USEPA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而非致癌危害风险以Cu最高,风险值高于HCEPD的可忽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利用啤酒酵母去除模拟废水中Zn2+、Mn2、Cu2+,通过对预处理试剂、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与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分析,确定了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是酸度和预处理试剂.研究pH值、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离子强度等条件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OH浸泡后2h,在pH=5~6时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等温线Langmuir(exe)、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拟合,相关性都比较好.用不同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描述啤酒酵母吸附金属离子的最优模型为Elovich方程.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放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了广东梅州地区匙吻鲟、鳙鱼和鲢鱼体内7种重金属(Cd、Cr、Pb、Cu、Fe、Zn和Mn)含量,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3种鱼体内必需金属元素Fe、Zn和Cu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均高于非必需元素Cd和Pb.同时,该3种鱼体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富集不一致,其中Cd、Cu、Fe在肝胰脏中富集水平分别高于其它组织.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该3种鱼体不同组织受到Pb、Cd、Cr和Cu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污染水平由高至低为Pb>Cr>Cd>Cu.其中Pb污染最严重,该3种鱼的大多数组织为重污染水平;其次为Cr,鱼的大多数组织为微污染-轻污染水平;而Cd和Cu只在少数组织中已超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显示,该3种鱼18个被测组织中约40%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其它为无污染水平.其中,匙吻鲟各组织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除了背肌之外其它组织均为轻度污染水平;鲢鱼约50%组织为轻度污染水平;鳙鱼为无污染水平.综上所述,匙吻鲟、鳙鱼和鲢鱼不同组织分别受到Pb、Cd、Cr和Cu的污染,其中匙吻鲟"综合污染指数"最高,表明梅州水域生态环境或渔业安全生产已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通过湖南花垣和苏仙两矿区野外踏查,数据检测Pb、Zn、Cu、Cd在两矿区相应植物土壤及植物中的含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区均受到Pb、Zn、Cd的污染。Pb元素在苏仙矿区是重污染,Zn对花垣矿区为中度污染,Cd对两矿区污染均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表明两矿区均为重污染。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滞留率分析,发现14种优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其中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富集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灯心草(Juncus effusu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毛萼莓(Rubus chroosepalus)、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为根部囤积型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为规避型植物。  相似文献   

15.
对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Cu、Pb、Zn和As的含量、空间分布及来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Cu、Pb、Zn的平均含量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As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空间分布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Cu与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有关,As则来源于农药产品的使用;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水平,以As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较为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则是治理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淮南市某煤矿复垦区为例,根据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及其转移系数,研究分析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车前草对Cu、Ni、Cd、Hg和As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狗尾巴草对As、Ni和Cd元素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苦苣菜对Cu、Mn、Ni、Cd、Hg和As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芦苇对Cu、Ni、Cd和Hg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车前草、狗尾巴草对Hg元素的转移能力强;苦苣菜对重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差;芦苇对重金属元素(除了Ni以外)的具有较强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及青菜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了南京市城郊零散菜地土壤和青菜配对样品各18个,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其中铜、锌、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城郊菜地土壤中Cu、Zn、Pb、Cd全量高于农区菜地土壤,Cu、Zn达到显著差异,重金属含量在土样之间有较大的变异性,反映了人为活动已对南京城郊土壤重金属产生了明显影响。城郊土壤上种植的青菜其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农区,尤其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Pb、Cd含量与农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大大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渭南市售儿童小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测定了9种儿童小食品中砷、汞、铅、镉、铜、锌、铝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被测定的元素均未超标,检测合格率为100%.汞含量0.0087-0.0099 mg/Kg,镉含量0.06-0.08 mg/Kg,铅含量0.56-0.97 mg/Kg范围,铜含量9.2-9.4 mg/kg,锌含量41-48 mg/kg,铝含量80-97 mg/kg,砷含量0.03-0.06mg/kg.在七种金属中锌和铜为必需微量元素,其含量比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高,合理食用可以有效补充这两种元素.以上数据表明,这些小食品均无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采样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对潮州市工业区及郊区农田表土中重金属(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州市工业区土壤中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均高于郊区农田土壤.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工业区土壤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以毕节地区2个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及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受到Pb、Zn、Cu、Cd四种重金属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Pb、Zn为轻度污染。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测定表明,野艾蒿属于重金属富集型植物,苦苣菜属于规避型植物,马刺蓟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以上几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作为铅锌矿区弃地植物修复的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