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夏爽 《编辑学报》2018,30(1):83-85
青年编辑入职培训有其特殊性,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兼顾实用性与理论性,常用的编辑培养方法无法满足入职培训的需求.应该明确入职培训在组织、文化、制度层面的目标,增加对于入职培训的时间、人员、智力的投入,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并且建立完备的评估和反馈制度,利用集团化优势进行集约化培训,这将为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及文化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入职”一词,近年逐渐被我们所熟知。由于对入职的功能性有不同的理解,在实践中各有不同的安排。从功能的角度上看,有的把它当做了解一般信息、接受岗位任务的“告之”式措施;有的把它看做是从企业价值、组织文化、心理和工作方式上新员工“融入”的过程。本文讨论的问题都是基于这样的定义:所谓“入职”就是使新聘人员熟悉办事部门、掌握工作方式和了解同事、融入组织文化的过程。本文之所以对“入职”小题大做,是由于以下的实际意义:1.近年来编辑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编辑工作的专业性愈发明显。现在的编辑,尤其是中小出版社的编…  相似文献   

3.
在举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江西省编辑学会主办的中文传媒杯"我在编辑岗位上成长"青年编辑演讲比赛于2011年6月26日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举办"中文传媒杯"青年编辑演讲比赛,对于促进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锻炼培养优秀编辑队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洁  孟庆玲  丁滨 《出版广角》2015,(6):104-105
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如何使初入编辑岗位的青年编辑迅速成长,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近年来,本刊社以带促教,培养青年编辑,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首先夯实青年编辑的从业基础,使青年编辑体会出版工作的服务本质,熟悉出版工作的流程,培养严谨求证的职业习惯。更重要的是,构架编辑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薪酬体系,并以编辑个人职业规划为中心,建立适宜本行业期刊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新入职馆员的培训提出了岗前培训、轮岗实习、一对一导师辅导、实习考评机制等新入职馆员培训模式,以期提升图书馆新入职馆员的专业素质,为图书馆长期发展储备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新编辑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做好入职教育、构建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5个方面探讨了做好新编辑培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编辑是出版社人员构成的主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重视编辑岗位,重视编辑人员的培养,始终是出版社的大事。因此,要保持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编辑队伍,在发挥老编辑、骨干编辑作用的同时,不能不重视新编辑、青年编辑的培养和训练。出版社不能出现编辑“断档”,否则就会形成图书出版的“低潮”,甚至导致出版社败落。而在人员更替的时候,则必须加强对新进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我国老牌出版社内部,有着培训新编辑的优良传统和许多行之有效的严格的成套的培训方法。正是靠着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8.
谢文鸿 《编辑学报》2017,29(2):189-191
针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入职后的心路历程,指出其在紧张期、适应期、迷茫期、领悟期不同成长阶段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认为科技文化博大精深,青年编辑需学无止境,乐在其中,不懈追求,积累经验,为编辑职业能更稳、更好、更快地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要做好新编辑的入职引领,才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实现编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配导师,引导新编辑熟悉职业环境;帮助新编辑熟悉出版行业常用的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引领新编辑树立坚定的职业信仰。出版社要将新编辑引领常态化、制度化,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骏 《编辑学报》2018,30(1):86-88
期刊编辑的初审工作是阻止学术不端稿件传播极为重要的环节,培养和加强编辑的防范意识与能力,有利于维护科研诚信和出版秩序.从学术不端行为不会消失、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不是万能、学术不端行为日益隐蔽和期刊编辑囿于日常工作4个角度,分析培养和加强编辑防范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入职培训、定期宣传、积累传承经验和制订问责机制4条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孔乃卓 《出版参考》2023,(10):48-51
出版社是以知识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出版社每年都会通过校园招聘补充编辑力量,大多数新手编辑入职都是“零基础”,对新手编辑的培养一直作为出版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外研社是一家外语教育类出版企业,历来非常重视编辑培养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新手编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当前的环境与业务发展趋势,介绍了外研社对于新手编辑的培养路径和具体做法,以期对业内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韦君宜的编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范 《编辑学刊》2004,(5):41-44
韦君宜(1917-2002),湖北建始人,编辑家、女作家.1934年在清华就学期间,曾任<清华周刊>编辑.青年时代,投身解放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做过<中国青年>、<抗战报>的编辑.在她的主持下,<中国青年>成为新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1953年她担任<文艺学习>主编,取得巨大成功,与<旅行家>主编彭子冈、<新观察>主编戈扬、<文汇报>主编浦熙修一起被誉为新闻出版界的"四大才女".1959年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60年后任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为缓解文革造成的书荒,她主持了近50种文学名著的出版工作,引起巨大反响,成为新时期文学出版社复兴的先声.韦君宜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对书刊的编审有丰富的经验和感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她的<老编辑手记>,辑入她在编审工作中关于编辑职业道德、专业素养、选稿标准、作者培养等方面的讲话和文章,是我们学习韦君宜编辑思想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13.
编辑人才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活力源泉和支撑力量.相对于单个编辑部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化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才队伍规模、培养方法、管理模式都会有很大不同.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自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基于人才引领期刊发展这一理念,坚持"人才强刊+自主培养"的发展战略,实施"专人专责+岗位成才"的培养模式,创建...  相似文献   

14.
李珞 《采.写.编》2023,(2):173-175
为了解决新入职编辑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探索用编辑导师制模式培养教育图书编辑,构建了优选导师、培训与分配导师、细化编辑素养培养方案、考核与评价等实施环节。导师通过指导新编辑参与出版业务实践,从政治把关、文字校对、编辑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选题策划等方面提升编辑的综合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王舒 《出版广角》2021,(7):55-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对宣传思想工作和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是出版业的主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编辑政治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出版方向是否正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文章从编辑的政治素养角度出发,探讨编辑政治素养的内涵以及培养编辑政治素养的必要性和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丽 《报刊之友》2012,(12):124-125
编辑是出版物的创造者,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编辑部对新编辑从应聘、入职培训到试用期的带教为例,总结了科技期刊编辑选拔应注意的要素和培养方式,以期为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龙泉 《出版史料》2007,(3):126-128
慧眼识珠 马克斯威尔&#183;皮金斯(1884~1947年)被誉为美国当代杰出的一流编辑,1927年至1947年他在斯克里布纳父子公司任职,从初级编辑升任高级编辑和主编,有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在编辑岗位上二十年辛勤耕耘,辅助斯克里布纳三世大展鸿图,积极开拓文学出版市场,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青年作家,出版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20世纪多位文学大师的名篇名作,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要求青年社科图书编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较强的文化担当意识和正确的出版导向观是青年社科图书编辑宏观层面上具备的精神素养,是做好图书出版工作的前提。中观层面,对于青年社科图书编辑来说就是保有学术情怀,做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践行者。微观层面上要学习并发挥编辑的工匠精神,追求精品,做到高质量出版。  相似文献   

19.
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背景下,出版也逐渐成为大出版.出版专硕致力于培养出能适应“大出版”要求的复合型出版人才,然而多学科的介入却使出版专硕的教育遭到“去中心化”.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出版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对出版专硕的培养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从“大出版”对出版人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例如熟悉各种媒介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版权经营意识、市场调研的新方法,引出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困境,进而从分类培养、跨院系培养、联合行业力量和建立科学的实习制度几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青年编辑自我健康意识的■田红塑造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编辑。提高编辑素质,培养编辑人才,是跨世纪出版战略的重中之重。青年编辑作为出版社的新生力量和参与出版社竞争的主力军,还必须加强青年编辑自我健康意识的塑造。塑造健康的编辑工作意识,需要增强以下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