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流于形式的课程改革政策评价使人们逐渐忽略评价本身的教育性与实用性功能,而屈从于评价活动作为一种行政监督或控制的审查性、政治性属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我们日益发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更应该成为内在于改革过程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为提升与深化课程改革的运作水平提供重要依据。这种转向意味着我们需要解放既定的关于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属性认识,从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现实经验与问题出发,关注评价活动应有的基本规范与趋势,从根本上优化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评价,切实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政策的滞后已成为当前阻滞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现阶段,课程改革政策的供给滞后状况尤为明显。课程改革政策的供给滞后现象,无论是在指令性政策领域,还是在指导性政策领域,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指令性政策滞后表现为督导政策滞后、奖励政策滞后和惩处政策滞后,指导性政策滞后表现为指导培训滞后、教学专业支持滞后和配套保障滞后。课程改革政策滞后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其深层原因主要集中于决策模式、专业研究和利益博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政策是一个国家行为的最高理念形式。课程政策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后继的课程改革行为。分析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其在政策设计上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具启发性。如对国家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形势的关注、对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追求,以及通过对改革的立法、健全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制度、完善课程改革的组织和支持系统等,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评述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政策变迁和改革实践。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外围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具有支撑功能的课程理论群,“核心理论”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且缺乏本土理论建构;研究生课程政策对课程实践的指导呈现出越来越明确、精准而又具体的特点,但课程政策的制定缺少课程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设计;研究生课程改革实践主要聚焦于专业层面,院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不足,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呈现“同质化”,博士研究生课程改革探索更是稀少。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视角下,中国幼儿园课程走过了一条不断借鉴和学习西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道路,其间经历着从跨国吸引、本国决策、本土实施和逐步内化四个阶段的往复发展。综观百年来的借鉴和发展历程,我们认识到:中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进行本土化的转化和创建;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课程模式建构将成为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西方课程模式的基本经验可为中国幼儿园课程模式建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理论探究和实践总结的关键期,需要对此次课程改革的课程政策和基础、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成效评价及投资成本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政策的成熟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和决策重点;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课程在内容、活动和条件方面的设计;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师的实施能力、角色和支持性;改革成效评价标准和评价维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现实成效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课程执行力研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政策研究中,课程政策执行研究相对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更突出了课程执行力研究的重要性。而在这一研究范围内,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也更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课程教学主要致力于解析当今世界风云变化的发展态势、背后因素及应对举措,其中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尤为重要。然而,"碎片化"的知识信息不仅使课程内容变得纷繁复杂,同时也加大了教学难度。有鉴于此,本文以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方式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情况展开了调研,并结合调研数据分析,探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不仅具有公共政策的共同属性和特征,还表现出多元参与的课程政策制定、制度化的课程政策实施、生成和积累的课程政策优化、规范与问责的课程政策评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政策的具体化,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满足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特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重新调整和分配课程权力,确立新的课程发展目标和运行方式,而制定的课程发展纲要,通常具体表现为课程方案(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指南等。课程政策总是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意志,它对课程的改革、发展和建设起着总体控制作用,一国的课程政策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课程发展的方向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的根本性改造,与一般的、具体的课程改进相比,综合性更强、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久,它往往涉及有关课程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制度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或方向性调整。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是人们通过学校课程的不断改变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改革中我们经常会采用线性思维方式和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值得反思和改进。对课程改革的评价可以考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伊始,世界各国都先后兴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反思与借鉴。本文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研究的推进等方面总结和评析了当前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理念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课程改革应当重视和着力推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伊始,世界各国都先后兴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反思与借鉴。本文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研究的推进等方面总结和评析了当前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理念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课程改革应当重视和着力推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性,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能、必要、合理、恰切的路径。课改政策向区域倾斜,制定区域课改新方案;区域联动互助合作,催生区域课改新理念;校本培训针对区域,彻底解决课改"三课"难等是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是整体、持续、有效促进课改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教育传承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进行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了课程改革之基础。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面临着深化的重要阶段,为了使其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从文化的视野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必须要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营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注重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配套,塑造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注重教师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专业化发展、做学习型教师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角度,阐述新形势下教师学习的意义、内容和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是迄今为止台湾最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台湾各界对九年一贯课程褒贬参半,评价不一。暂抛开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设计以及实行过程中的不利,立足总结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经验,有如下启示: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的研发,要契合课程研究典范的时代转型;"由下而上"发起课程改革,有利于唤起公民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坚持"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的课程目标,将强化课程改革的历史责任;凸显"课程统整"设计,会推动课程改革的永续发展;对课程理论基础的拷问,是促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变革的基础是多元文化的生态整合和复杂性思维方式;要求课程变革由课程开发单一主体和权力集中转向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和分享权力、共担责任,课程实施由控制与静态性转向对话与生成,课程评价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