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进虎 《成才之路》2012,(16):96-96
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正确地理解中西文化的一些差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和理解能力,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听力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听力理解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其中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造成听力理解中文化干扰的主要根源。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应当充分重视对文化背景因素和思维方式因素的了解。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把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扩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面,增强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扫除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自从在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程以来,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很多小学生缺乏对中英文化差异的基本了解,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常常导致语用失误和交际障碍。而在语言学习中,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十分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的解读,认为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的过程中,相关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听力理解。而通过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考察,发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因此,笔者认为在听力教学中应适当地加入文化背景知识,消除文化盲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听力的兴趣,最终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同步传授文化知识.精读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承载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任务.针对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特点,讨论精读课教学如何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常规关系的理论,讨论了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常规关系意识的意义及方法。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常规关系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预测能力,增强学生对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听力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英语听力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英语教师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听力课是为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开设的听力理解训练课。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重点就应该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碰到的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知与元认知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微技能训练,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对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是语言的本质差异,其带来的学习障碍亦是多方面的,所以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进行,寓文化于语言教学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准确理解和得体地应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