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情感写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周月锋 《小学生》2013,(10):54-5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感情真实"作为小学生写作方面的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小学生真实情感的丰厚,提高情真意切的感情表达成为我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学会理解情感,将生活中的认识、感受有思想、有情感地表达出来呢?  相似文献   

3.
王新叶 《考试周刊》2011,(72):78-78
语文教学的难点即是作文教学,作者从语文活动课的创设出发,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一座桥梁。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充分接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领略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拓展了知识面,加强了思想储备,为提高作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文化、知识,更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内容。合理利用古诗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语文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真正让作文厚实起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写作要求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然而翻开语文试卷和作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惊人的雷同: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用不同的笔写着相同的话,抒发着相同的思想情感,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框架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思维。现实教学中作文的模式化现象与新课标中  相似文献   

6.
徐向阳 《考试周刊》2010,(57):60-61
作文是个人知识储存、思想情感、智能和语言的综合作用和表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师们应当十分重视。但很多学生对作文都很"过敏",害怕写作文,有的见到作文就头疼,有的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绞尽脑汁才写出干巴巴的一篇文章来敷衍了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徐龙年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51-53,58
作文不是什么特殊和神秘的东西,“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凡是有点文化和生活体验的人都可作文,都能作文。叶圣陶认为,学写作要训练思想,要培养情感。他提倡语文老师本人应经常练笔,并鼓励学生多写多改,自能作文,自能合度,力求写出既通又好的文章来。叶老还深刻 地批判了“应试偏向”,让学生走健康活泼的作文之路。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改革和作文教学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新课程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指导是教师出示命题后,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开拓思路,激发写作灵感,解决写作材料和方法等问题,以便学生下笔之前就能弄清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是学生放飞思想与情感,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当做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过程。因此,新课程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周爱晶 《家长》2023,(22):158-160
<正>情感是作文的灵魂,也是一篇文章质量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应当从情感因素入手,让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融入、演绎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内心感悟向更深处漫溯,写出能够打动读者的优秀作文。然而,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过度重视语文技巧的传授,却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培养,导致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学生的写作呈现出文字堆砌与“假大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写作的整个过程,始终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都饱含着作者的自我思想,学生的写作也一样。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认知和思想品德行为都起着很大作用。文章分别从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三个方面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教学生做人。  相似文献   

11.
发挥学生的写作个性比单纯地谈创新更为重要。在作文训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说自己熟悉的话,抒写性灵。激发不同观点与交锋,让学生在不同思想的对接与交锋中找到契合点,在争鸣交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训练,以激情引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出富含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生活化作文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生活经历、生活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元素,促使生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回顾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情感表达,从而写出生动感人、情感细腻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因此,我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1.激发情感。2.感受真情,3.体验升华。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像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身处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施新课标以后,作文的分值在考试中增加了。能不能写一篇文理通达,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好了语文。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是作文。一到写作课,就感到厌烦,有的甚至逃避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爱上写作课,提高写作水平,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荣 《考试周刊》2013,(14):52-52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以期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银 《考试周刊》2012,(34):46-47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作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学生收获少、收效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的"瓶颈"状态,所以被称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新课标的出现对于语文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推动着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写作是一种个体化、自主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独特鲜明的情感。对待作文教学,教师应当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的同时,重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用科学的方法让他们产生"我要作文"的积极情感,提高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向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作文教学不但是语文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知识教育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所以,应不断改进作文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主动发现美的自然、美的社会。久而久之便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作文难教难写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作为语文教学主要部分的写作教学,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与探讨的话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要准备,也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文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让人喜悦的新气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探寻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改革对策,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情感,并且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