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切实贯彻《北京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精神,进一步构建服务全体特殊学生终身学习的特殊教育体系,稳步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打造高水平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促进信息技术赋能特殊教育变革,完善资源保障机制,落实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目标任务,让优质教育普惠每一名特殊学生,推动全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2022年11月,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要求推动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强化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将质量评价贯穿教育全过程、全要素。为让质量评价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发展规律和服务实践初心,利用评价手段引领质量提升,构建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特殊学生接受高质量的融合教育: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尊重特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二要抓住关键要素,突出融合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三要落实以评促建,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4.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这也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随班就读是特殊学生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安置形式,它是融合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推行,已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部2010年统计,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学生中随班就读和在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的占比60%以上。当然,在随班就读推行过程中不可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的适应发展问题,普通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支持问题等。那么,在确保教育双向公平的前提下,随班就读的推行需要怎样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南长区积极推行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真正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融教育、科研、服务于一体,让每一位残障孩子都得到妥善的安置,获得应有的教育和发展。同时,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让随班就渎学生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南长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两头延伸”(随班就读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延伸)、“一项服务”(一部热线电话、一个特殊教育网站、社区咨询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的特殊教育大部分是将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单独建校,这种“隔离式管理”的优点是便于对有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不足是不利于实现“让特殊儿童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教育目标,并给一部分特殊儿童今后回归社会带来困难.就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近期我们的特殊教育还不可能完全采用例如西方国家那样的把“所有的学生应该归属于普通班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但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在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重视与探讨学生的社会融合教育问题.只有做好特殊学生的社会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才能展现出其真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丹阳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设施一流的现代名校,走读寄宿的窗口学校。进入新的世纪,我校牢固确立“为每一位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明确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目标。实践“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与现代化建设同行,与家长优质教育需求同心,与教师高品位追求同向”的办学宗旨。在新课改和资源、师德、教材、管理、教科研等诸多层面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建设中落实,在落实中提升。  相似文献   

8.
融合教育是实施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萌芽于北欧特殊教育界提出的“正常化运动”。其核心内容是: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依据残疾程度的不同,设置各种类型的特殊教育形式,主张使大多数特殊儿童尽可能在普通班中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改变以往主要将特殊儿童集中到特教学校,将他们与普通儿童隔离开的传统教育方式,达到让特殊教育的“支流”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为一体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校长融合领导力在推动学校工作、改善残疾学生和其他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表现、促进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合作、留用优秀特殊教育教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于2015年发布《教育领导力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在领导融合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之后又于2018年发布《支持融合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成功:州校长领导力指南》,提出一系列促进校长融合领导力发展的具体措施。由此可见,构建校长融合领导力是美国推动融合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美国构建校长融合领导力的国家行动,分析参与试点的各州基于不同指导战略采取的响应模式,剖析促进校长融合领导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及成效,期望为我国融合教育在普通学校中的落实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安置和教学策略的建议,更是一种渗透着人文精神,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福建省泉州市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搭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海丝”文化游学基地等校外教育平台,开展普特融合活动,为普特学生提供多方位的融合体验,促进普特学生交往能力、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普特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助力包容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形成以“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但是却并没有形成支持融合教育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在介绍我国特殊教育财政实践的基本情况后,基于国外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特殊教育财政分析框架,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了我国当前的特殊教育拨款机制与融合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实践中,瞄准特殊教育学校的任务拨款机制促使一大批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建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但是缺乏对类别、强度的考量,造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在招收高成本特殊需要儿童时的回避倾向,部分特殊需要儿童因种种理由被拒绝在特殊教育学校之外.建立基于学生特殊需要类别和强度而非安显方式、以需求为导向的拨款机制,对于落实融合教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是南京历史上“老八所”名校之一。建校80多年来,学校矢志不渝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努力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奠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认真落实特殊教育主体责任,以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抓手,抓住南京市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契机,系统谋划、科学推进,举全校之力,努力构建多维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在推动新时代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扛起名校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3.
雷丽 《知识文库》2023,(1):187-189
<正>当前本地区特教学校职高融合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传统文化制约融合理念的推行、普通教师态度消极和经验欠缺、特殊学生主动融合动机不强等问题。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论证了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可行性,通过传统型融合、创新型融合和转衔型融合等三种途径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探索符合校情的教育模式,总结不足,形成经验,让更多的残疾孩子回归主流,实现人生价值,过上幸福生活。《“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了“融合教育全面推进”的目标,明确了“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为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集团化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后,集团化办学日益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成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焦点。集团化及集团化办学内涵的认识缺位、办学目的与工具性手段认识模糊是制约集团化学校集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环境与内部运行两个维度对集团化办学现状进行反思发现,集团化学校与独立学校间的教育不均衡、最优规模不清与退出机制不明、成员学校内驱力不一致、治理机制不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不足等是制约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集团化—一体化”的理论演进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体化,以教育评价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是未来集团化办学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6.
景天军 《学周刊C版》2023,(4):127-129
融合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融合教育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高质量、公平的教育服务,促进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构建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样,农村学校更要重视实施融合教育,要意识到开展融合教育的意义,设定符合特殊学生、普通学生共同发展的策略,构建融合性的教育环境,注重营造融合性心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提升融合教育水平,构建完整的融合教育体系,积极开发融合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以融合(又称“全纳”)为导向,使每一位特殊儿童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提高学业水平,融入主流社会,是当代国际特殊教育发展主流趋势.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融合(全纳)理念的提出,虽指向传统特殊教育弊端,但真正挑战的却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它需要一个平等、包容的学校环境,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建设平等、包容、和谐、博爱的校园,是我们的追求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反向融合是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江苏省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开设普通班,招收普通儿童,"聋健合一",让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合适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06,(10):F0002-F0002
礼士胡同小学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所普通小学。1998年,礼士胡同小学参与了东城区科研课题“小班化教育”研究。以此为契机,学校努力寻求发展中新的生长点,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充分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同样优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量专业助手被美国普通学校聘任以协助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为特殊学生提供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成为美国融合教育不可忽视的人员支持力量.经过多年发展,美国融合教育专业助手制度日趋完善.本文分析介绍了美国专业助手的概念、职责、聘任、培训与发展及监管与指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融合教育专业助手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