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寨文化”已经被某些报刊列为2008年十大社会文化现象。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山寨”其词,也就算登上了“大雅之堂”。2008年,“雪灾”、“地震”、“奥运”等流行语广为流行的同时,“山寨”也伴随着“山寨”产品大行其道。一时间,街头巷尾,各行各业,“山寨”之声不绝于耳,“山寨”之物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上盛行“山寨文化”这一现象,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我们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在网络的助推下,“山寨”俨然成了当下一个社会流行语。它发端于“山寨手机”,后来出现所谓“山寨版刘翔”、  相似文献   

3.
自从“山寨”产品进入市场以来,人们对于“山寨”产品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有鼓励和反对两种声音。从长远发展来看,“山寨”产品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不合理引导,将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山寨”现象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存在的合理性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省。  相似文献   

4.
“山寨文化”是2008年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戏仿与游戏的文化策略,嘲弄消费逻辑和资本逻辑,体现了独特的反抗姿态。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追踪“山寨文化”的发生和传播,从手机领域到商业领域再到社会文化领域,在描述现象的同时进行文本阐释。文章考察“山寨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重新审视当下社会的符号消费,凸显其后现代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还在于揭示其背后蕴藏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5.
话语     
《天津教育》2009,(2):3-3
警惕“山寨文化”迷惑青少年。 ——近段时间,“山寨”一词十分流行,如“山寨手机”、“山寨电影”、“山寨名人”等。“山寨”的本义是模仿和仿造,即模仿品牌产品的样式和功能,而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往往比被仿造者低很多。“山寨文化”的泛滥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发明创造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只要有先进的东西出来,“山寨产品”就会紧随其后,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陈军 《高中生》2009,(7):6-7
山寨现象,众说纷纭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和小作坊。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不过,如今提到“山寨”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山寨手机”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电影”“山寨T恤”纷纷出炉,就连“春晚”也出现了山寨版,甚至衍生出了“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7.
2008年“山寨”风的盛行使得人们对“山寨”一词的词义发展史有着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从开始指代“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到现代有了“仿造”、“模仿”等新义,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类典型理论分析“山寨”一词词义衍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已经带有了西方消费社会的特征;而山寨现象正是在消费社会下应运而生的,山寨产品满足了一般民众消费名牌产品的自我想象;山寨现象从产业界延伸至文化领域,也反应出当代文化消费的一种变迁。本文便是在此意义上探讨轰轰烈烈的山寨现象与消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婵 《班主任》2009,(5):54-54
2008年,“山寨”一词一夜之问红遍大江南北,如“山寨文化”“山寨手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现如今,社会上“山寨”林立,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日前在媒体发表言论称:“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在他看来。“山寨文化”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既有自娱自乐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一个叫"山寨"的名词在大江南北迅速走红,一时间,山寨手机、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山寨服装……铺天盖地,各种山寨产品充斥社会的每个角落。山寨文化、山寨教学也一路被哄炒起来,俨然是一支野蛮生长的文化异军,对于此等"乱花渐欲迷人眼"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说到"山寨",让人立马想到模仿、东拼西凑,甚至是"克隆"。如果国人都不动脑,抄一抄,盲  相似文献   

12.
最近,“山寨”一词声名鹊起,还登上了“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词”的“光荣榜”。山寨机、山寨电视、山寨广告、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一大批“山寨”产品脱颖而出。“山寨”一词迅速在网络“窜红”,如今又席卷神州大地。“山寨”一词为何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这其中必有“秘诀”。  相似文献   

13.
山寨现象的发展和兴起凸显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短板。山寨产品公众社会评价日趋降低,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相背离。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确立知识产权私权文化观念、权利文化观念、创新文化观念以及竞争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来,山寨手机、山寨电视乃至山寨演员等等成了网络上和生活中热议的话题,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山寨文化".何谓"山寨文化"?山寨文化是"企业和个人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提起“山寨”,大家可能普遍会想起诸如水浒、土匪、绿林好汉等关键词,不错,在《汉语大词典》中,“山寨”一词被解释为“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但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IT产业的繁荣,“山寨”又被用在了新技术领域,并由它派生出一。系列新词语,其中出现最早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当属“山寨手机”了。如:  相似文献   

16.
“山寨”充斥着我们的时代.在技术缺失与产业规模局限的旅游纪念品行业,这种现象造成的弊病尤为显著.旅游纪念品生存的核心就是独特性,本文从“山寨”现象入手,在旅游纪念品设计领域分析、找寻如何用设计去抵御“山寨”.又或者如何从“山寨”中找寻设计,为“山寨时代”的旅游纪念品挖掘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7.
王平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3):77-80,89
作为一类特定的手机产品,山寨机与旧时的山寨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在认知上将它们联系起来,把谈论山寨的一系列词语用于该类手机,使其获得了生动的表达形式,“山寨”也因此衍生出了新的含义。这便是“山寨”一词在手机领域的投射。之后,“山寨文化”向其他许多领域蔓延,“山寨”也投射到其他多个领域。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使用“山寨+N”形式造出新词来指称相应的新事物,“山寨+N”便不断衍生,“山寨”随之越发流行,同时语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延展。  相似文献   

18.
“山寨”一词本是一个极为寻常的老词.但在2008年却成了迅速窜红的新词之一。从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到山寨讲坛.平民化的山寨产品迅速窜红各行业各领域。  相似文献   

19.
齐飞 《华章》2013,(23)
由“山寨”我联想到目前一些学校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开设的五花八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因其质量不高、开设随意、缺少监控,似乎也不妨可以戏称为“山寨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此,我仅仅是想说一种存在的现象,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批判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08年,"山寨"现在演变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山寨产品以成本低、功能、易操作等特点而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山寨节目通过极具调侃幽默感语言获得受众的欢迎;山寨人物频繁曝光荧幕受到广泛关注;山寨文化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得到官方认可。然而日益发展壮大的"山寨"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