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三网融合”的理念被业界的提及率愈发提升,然而“三网融合”的概念刚落地不久,“OTT”的新概念又浮出水面。作为互联网电视OTT来说,如何在单向传统的互联网电视模式下崭露头角,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是当下互联网运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对于电信运营来说,如何解决、应对新兴的视频发展也是当下运营商们面,临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三网融合”的理念被业界的提及率愈发提升,然而“三网融合”的概念刚落地不久,“OTT”的新概念又浮出水面。作为互联网电视OTT来说,如何在单向传统的互联网电视模式下崭露头角,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是当下互联网运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对于电信运营来说,如何解决、应对新兴的视频发展也是当下运营商们面,临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内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用户终端对多屏互动的消费需要急剧增长,跨界内容融合的进程被迅速激活,一种新的OTT①服务产品——互联网电视在国内终端用户应用中呈现迅速扩张的态势。所谓OTT广义上泛指基于互联网而开发的各类应用业务,包括互联网电视、网络视频、消息等数据应用服务。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致力于发展和提供OTT业务,尤以网络视频、苹果APPS、Apple TV和微信等产品成长迅速。而互联网电视是指利用有线电视网或电  相似文献   

4.
<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互联网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迎来新机遇。随着近年来"三网融合"带动整个文化传媒产业链的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带动终端变革,从传统报纸、传统电视单屏时代到两微一端、PC、OTT机顶盒端、智能电视端、移动端多屏智能时代,重构着传媒生态系统,扩充了用户对于内容传播媒介的选择空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一  相似文献   

5.
动态     
《声屏世界》2014,(1):162-163
正同洲电子与优酷土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洲电子12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优酷土豆)近日签署了《合作开展战略合作协议》。为了加快电视互联网业务的快速落地和发展,双方决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倾注各自资源共同在公司运营的"OTT TV"终端上基于多屏互动操作,打造能将电视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相关联的全新OTT TV业务,共同推动基于"手机、电视、PAD"等多智能终端的OTT电视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和运营。双方约定各自建立合作项目小组,保持定期的相互沟通,共同创新产品和运营产品。双方在现阶段首先将现有的优酷土豆版权内容通过牌照方的播控平  相似文献   

6.
十年一剑,中国网络媒体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面对的是更激烈竞争和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作为本届网络媒体论坛的主题可谓切中要害.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网络媒体运营之道""加强内容创新净化网络环境""三网融合新机遇移动互联网新应用"等六个分论坛的设置更是紧扣当下热门话题,贴近网络媒体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之后,三网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对于包括电信、广电以及互联网在内的各领域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三网融合再一次牵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成为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北京邮电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杨学成教授说到,"在三网融合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将是电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晓伟 《传媒》2018,(6):35-37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近几年,OTT TV迅速崛起.所谓OTT TV即Over The Top TV的缩写,其是基于互联网面向公众开放的视频服务,特征是业务提供者不再需要传统电视的一些发射台、线路等基础设施,而直接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对接.OTT TV因其内在的传播特点符合互联网环境下观众的收看习惯,迅速抢占了传统电视行业的市场.不仅如此,OTT TV以其独有的优势,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对传统电视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传统电视被迫走上转型发展之路.在这一变形中,顶层设计下的战略转型应作为前提条件,内容层面的创新和思想深度的坚持应作为核心竞争力,而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应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如此,电视"变形"才能更好地借助OTT TV带来的机遇,并继续开辟其视频领域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正>CCBN2013的展览主题为"新融合新媒体新发展",重点展示了三网融合、OTT融合创新、NGB、云计算、高清与超高清、多屏融合、数字音频广播、数字家庭与智能终端、信息化视听等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一走进国际展览中心的展厅,就能够轻易感觉到"融合"的气息。这种"融合"不仅仅包括主流厂商的三网融合业务的展示,更体现在频频亮相的融合通信、OTT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网融合"是目前业内讨论中最火爆的话题之一。但是,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三网融合之后,究竟能给地方电视台带来什么呢?从媒体产业发展角度上,尤其是电视媒体创收和广告收入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三网融合为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发展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对报人来说,面对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却不能置身事外.最重要的是及早谋划,重新定位.1.未雨绸缪,加速推进"报、台、网"融合工程.在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实施三网融合的情况下,城市广播电视报应及早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与电视、广播媒体相融,提前为三网融合的到来作好准备.实践中,浙江省湖州广播电视台所属湖州广播电视报社和传媒湖州网于2009年1月1日重组成立"报网中心",对报、网实行统一管理、运作.  相似文献   

12.
陈世鸿 《传媒》2010,(5):30-31
三网融合的号角已经吹响. 三网融合,常常也被叫做"三网合一",即计算机网(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合一.如果要做更细致的区别,"三网合一"是指网络的连通与合并,而三网融合则更多考虑到业务层面的贯通.  相似文献   

13.
陈澍 《今传媒》2011,(8):154
"三网融合"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具有了最强大的竞争力,信息服务运营商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随着我国农村高清数字电视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对于广电公司来说,如何在农村市场争取市场份额,如何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是全体广播电视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对张家港市农村高清互动电视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面向大数据的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广电的第三平台"、"广电拥抱OTT你准备好了吗"、"数字家庭与OTT"、"国际在线的移动广播计划与实践"、"互联网环境下广电网络的转型创新"为题目做了6场主题报告。大会安排了"CDN在OTT TV领域的实践与应用"、"融合平台——助力广电实现主动转型"、"2014,我们让电视动起来"3场专题报告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技术与新媒体"两个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7,(7)
本刊讯(记者 沈金萍)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广电有线宽带网络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网络广播电视、互联网电视(OTT TV)、IP电视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推动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第25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CCNS 2017)"暨"第16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 2017)"将于2017年4月18日-2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16.
曾继红 《视听界》2014,(6):67-69
随着三网融合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能力得到迅猛提升,交互双向的网络功能得到快速拓展。然而,有线电视行业也面临着直播卫星数字电视、IPTV、OTT等视频服务的挑战,尤其是乐视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崛起。本文对有线网络公司在三网融合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加快改革步伐,运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对信息通道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联合,对传统的电视传媒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本文对三网融合下的电视传媒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为电视传媒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郑维东 《视听界》2010,(4):22-24
三网融合之趋势最近从政策层面再次得到确认并规划了方向和时间表,引发相关各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资本、技术、模式、方案等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三网整合只能算是媒介融合的推手,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技术呈现;媒介融合不只包含网络融合,还涉及终端融合、组织融合、政策融合、媒介形态融合等多个方面。其中媒体融合的最高阶段被认为是媒体形态的融合。本文尝试以互联网如何影响传统电视发展与转型为视角,讨论三网融合驱动下中国电视市场嬗变之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融合既是媒介的融合,又是产业的融合。当前只有肃清各种行政弊端,变革传媒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地、全面地推进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找寻当前中国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的困境,并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是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三网融合"是当下业界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广电媒体在"三网融合"新阶段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广电在"三网整合"新阶段的战略方位、战略意义、战略优势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