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个较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该理论主张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立场和最终目的是发现文学的伦理价值。吉本芭娜娜在短篇小说《白河夜船》中,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及丰富的情绪,描写了日本当代都市女性在伦理环境中的困惑、选择、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主人公在陷入痛苦深渊后,凭着自我抗争的伦理意识苏醒重生。芭娜娜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了"人其实是不容易被摧垮"的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毕飞宇的小说《雨天的棉花糖》中,强大的社会压力、单一的文化价值取向使主人公红豆未能实现自我伦理身份的确证而选择在挣扎中放弃生命。在个体生命与社会意识的冲突中,人物所面临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以及最终难逃的伦理悲剧,共同塑造了这部作品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3.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是这个民族认识自身、完善自身、追求幸福和生命价值的心灵向度。伦理精神最为突出、完整地保留在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当中。古希腊神话中除了它的审美价值之外,还包含着极为重要的伦理思考和伦理观念。希腊的诸神和英雄们在肯定自我、追求自由、张扬人性及追求幸福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也代表着全人类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不断的追问和探索。古希腊的诸神和英雄们表现出的这种伦理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革故鼎新时,“韦伯命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巨大作用。本文从“韦伯命题”这一问题切入,探寻新教和儒教伦理与其社会的关系,并反思我国社会转型期伦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6.
洪艳荣 《教育探索》2021,(10):67-72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生命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挺拔、价值理性的稳健,还关系到知识理性的建构、家国使命的担当、社会责任的澄明.大学生身份认同需要经由"我"与自我的伦理自反、自我与他者的伦理承认、自我与普遍性规范的伦理内化而生成反身性身份认同、社会性身份认同、普遍性身份认同.当前,大学生身份认同中的伦理文化、伦理精神、伦理抱负与伦理气质匮乏,存在一定程度的伦理隐忧与道德风险.以伦理文化自信为价值线索与哲学依据,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伦理元素嵌入、大学课堂教学的伦理向度自觉、大学实践活动的伦理设置、大学实体的伦理文化建设等维度培育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是必要且紧迫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职业伦理规范总和的辅导员职业伦理,为辅导员队伍的和谐建设以及辅导员工作的公正、高效提供了道德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冲突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面临伦理价值失衡、情感危机、片面追求业绩等问题,从道德制度建设、提高伦理道德素质、自我道德管理等层面提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承载着伦理精神发育与生长的伦理实体,民族精神既蕴含着对精神本质的追求,又外化出活的伦理世界,同时表现为各种价值合理性的规律存在:它不仅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生存,是形成价值共识的原动力;而且还是世界精神的诞生地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罗丹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3):112-116
网络给人们带来福利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场自我的伦理危机:道德主体被虚化,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被摧毁,自我在被虚拟情境消解的边缘岌岌可危。导致这场危机生成的因素是复杂的,如何摆脱自我的这种困境,需要人们对网络中的自我伦理进行重构,不断的进行自我调和,以消除危机,最终达到自我幸福。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理解为具有能动性的人的活动结果,具有广阔的伦理视野和深刻的伦理意义。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人本"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公正的伦理理念,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平等的伦理内涵,科学发展观昭示着和谐的伦理观念,指向着自由的伦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师资水平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对接国家教师资格准入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基于调查分析,揭示了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希望为边疆民族地区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期望能够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来,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先天不足的影响。在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中小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服务。并通过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将其做大做强.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和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技术思想对E-Learning应用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e-Learning是当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并支持教育活动?如何通过技术来提高学习者知识获得的成本效益?以及如何降低信息技术的接入门槛,并提高学习者的有效适应等问题都是e-Learning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当前正在发展和应用中的几项网络技术为例,试图简要剖析一下技术思想对e-Learning应用模式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The researcher–participant relationship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reciprocal, a relationship in which each contributes something the other needs or desires. Participants devote their time, effort, experiences, and wisdom to inform and shape the researcher’s study. The researcher’s scope, depth, and nature of inquiry introduce vulnerability to participants’ lives. In turn, researchers are susceptible to variable involvement and apathy from participants. While neither the relational aspect of research nor its potential for reciprocity is new, we are concerned that the concept is overshadowed in the current, positivistic culture of evidence in education research. Using vignettes from our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we describe the affordances of a stance of reciprocity, illustrating the contours of the component in recruitment, participation,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We ask: How do truth traditions support reciprocity? How do we authentically reciprocate participants’ efforts throughout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finally, how might qualitative work embrace reciprocity and lead education research to a broader conceptualization of evidence, one that expands th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our collective work?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探索中不断改革,不仅在规模、条件、实力、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面临的三大困扰是:谁是大学的主人?大众化时代如何开展精英教育?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科研基础条件区域平台建设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高校科研基础条件区域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研究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探索高等学校科研基础条件区域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特殊规律,尝试建立适应新时期高校科研基础条件区域平台建设与管理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育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实施的一项举措。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脱贫攻坚效果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但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因客观及主观原因的多元化及复杂性,而可能面临脱贫与返贫的交替性困境,如何评价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成效,不论是政府或是学界都应有较为客观的指标或体系。目前不少研究或落地政策在评价脱贫时,往往将实时实地的入学率或受教育程度作为指标,而忽视了可能导致其返贫的代际教育能力、教育投入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构建扶贫脱贫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This general paper reports on the problems of intruding “modernity” into schools, both secondary and tertiary. Why? How? Various possibilities a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remains the opening of the school towards the outside world. The first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s teacher training and in fact training for the science of tomorrow. Is it possible? Perhaps, but with the possibilities of modern technology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the principle of the “great father” must be eliminated and knowledge must have a new definition.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来说,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也是非零起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什么内容,怎么教,如何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