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不同状况来描述社会历史的进程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论域。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状况的内在关联,恰恰构成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之本质区别和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价值理想在于实现社会的现实的个人对劳动时间的关注,并且通过占有自由劳动时间而达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除了提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还阐明了以人身发展程度为特征的三大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阶段.本文在阐述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及特殊本质,进而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理论。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讲的不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是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不是指消灭造成个人片面发展的旧式分工或资本主义的分工,而是指消灭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在充分挖掘、总结马克思丰富的有效供给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对增大中国的有效供给,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有其现实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化,改善人民的物质化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主体——“人”的研究应当超越混沌的整体的状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地考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经历两大阶段,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论点,马克思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是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个体人的生存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因此,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有力推进,同时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今人迫切的心理愿望和生存现状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党90周年以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把最终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探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孙宇 《教师》2013,(5):112-1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对其理论进行简评,以期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同时,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的小康社会得以更快实现。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不仅强调要实现个体正义以促进个体自由、平等与全面发展,而且强调要保障个体正义的优先性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个体正义优先理论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较为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些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应当遵循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包含了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三个方面。市场经济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意义,已经内在地包蕴于马克思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之中。从积极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形成人的丰富关系、促进人的能力发展、保证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人的自由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重点惠及全体人民与覆盖各领域的全面,"建成"是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小康社会"是关乎微观的生活水平。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提高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引领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其内涵表明它是客观现实性与主体能动性、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伟大号召,我国高等教育如何与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有已成为现实的问题。本从高等教育的实践出发,为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费萍  杨敏 《文教资料》2005,(35):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只有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才能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从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相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部厚重的人生哲学,是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来源。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文精神和实现道德养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为我国当前阶段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