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汉字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汉字原理提高识字量,按照汉字的结构规律阐释汉字的形义关系,减少错误率及其字理教学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字修辞学,作为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其教学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修辞理念;掌握汉字修辞学的基本内容;增强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正确地理解汉字的优越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3~4年级)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本从吃透“新课标”、贯彻研究性学习的角度研究整体认知汉字偏旁、部首与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行汉语水平考试(HSK)以来,注重听力、阅读的训练,忽视了汉字的教学。本试图探索汉字教学和汉字书写规律,通过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入地引导及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渐循汉字规律来掌握汉字,做到书写正确、清楚、工整,并有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赵宁 《现代语文》2009,(9):119-120
利用汉语国际推广的契机进行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形式,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汉字教学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谈汉字教学的重要性.首先,简单论述汉语国际推广(或者说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关系;其次,具体讨论汉字教学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如何结合文化因素进行汉字教学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了汉字的文化定义、文字发展与文明的关系、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汉字结构形态的变异和汉字造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人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且了解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汉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汉字文化研究也随之兴盛起来,并逐渐形成一股热潮。但汉字文化研究与语言文化研究相比,仍显得有些滞后,至今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历史的原因。受历史上各个不同时代的影响,汉字与汉字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些偏差,以致影响了汉字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借用语境把汉字文化更加合理地融入汉字教学,提高低年级汉字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喜欢汉字的目标,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的汉字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必须改进或改革,从汉字文化学和汉字信息处理方面补充新内容,增强新鲜性与实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肖开兴 《韶关大学学报》1995,16(4):72-76,95
本文以CCDOS2.13系列汉字为例,从分析汉字点阵字库的显示原理及汉字点阵字库的结构入手,介绍如何在西文DOS下直接读取汉字16点阵,并给出在屏幕上以点阵方式显示汉字的一般方法及显示函数的源程序清单。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对汉字掌握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学习汉字被看成是学习汉语必须通过的难关。文章从汉字教学和汉字识记两个方面剖析留学生汉字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梳理与作品分析,从幼儿感知觉与汉字形态结构特征的关系、汉字构形思维方式与幼儿思维特点的关系、汉字透视取像特征与幼儿对画面组织方法的关系探讨了幼儿学习汉字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幼儿汉字教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汉字产生时代的正确判断,关系到汉字在世界字史上的地位,关系到中华明的历史。从地下出土物、学们的理论推阐、汉字构形取象的时代特征以有古代的汉字起源传说几方面加以综合考察,认为汉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即距今大约五六千年的上古时代的结论是可信的。这也正与世界其他几种古老的字的产生时代相一致,说明上古时代东西方明的进化历史基本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一种视觉型的表意字,早期的汉字构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汉字的构形以表现词义为目的,而词义是其构形的主要依据,二在汉字里是互为表里的。由于汉字形体的特殊性,使得汉字除了反映词义以外,还可以反映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从汉字的形体来看古代的化是可行的,也是行得通的,基于此,本丈通过几个汉字形体管窥上古婚制。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探索,现代汉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字研究在字频统计和分析、汉字规范化研究以及汉字代码、汉字输入法等方面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特别是学科建设方面,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汉字反映说理论,对于汉字发生学的研究及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沿革、研究状况及其核心问题:汉字反映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产生汉字,以及它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等作初步探究。以期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它。  相似文献   

17.
李宝贵 《教育科学》2004,20(6):37-40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在正式教学中,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居延汉简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处于汉字从篆书向隶书的过渡阶段。其中的字体成分相当复杂,能够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 中的很多现象。我们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状况,研究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汉字构形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了断代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何昕 《小学语文》2009,(11):16-17
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大,掌握不牢固这一难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着用一些小策略增强学习汉字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高效地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20.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没有被其他形式的文字取代,这主要归因于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汉字与汉语的音节具有一致性;汉字在标记汉语的语汇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并形成了与汉语语汇发展的一致关系;汉字的特点与汉语语法的特点关系密切,为汉语语法结构提供了条件,汉字与汉语语法的生成机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