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各家报纸的品牌,也是抢占读者市场的主要武器.如何做好深度新闻,困扰着年轻记者的心. 采写深度新闻,必须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有深度的思考、分析、辨别、研究的能力.现在,一些年轻记者只是看到表面新闻,这就需要年轻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写中总结经验,对新闻的思考多了、深了,就能采写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2.
将近三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给我这样一个体会:凡是比较出色的记者除了学习勤奋刻苦之外,都十分重视资料的积累。平时读书都作资料笔记;浏览过的报纸,凡认为有用的都剪贴起来;自己用过的采访本从不随意丢弃,并时常翻阅。由于注重积累,所以,对自己所面对的新闻事实能及时、准确而全面地作出价值判断,采写出的新闻作品深刻而厚重。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因其报道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道的深刻性而备受读者关注,产生的社会效果也较为明显。本人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的采写,对如何采写深度报道有些点滴体会。搞好深度报道,要有踏实深入的采访作风,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也要"心"入,要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些参加新闻学自学考试的同志,谈起学习报纸编辑学的问题,有那么一些想法:好象学习新闻采访写作,平时还可以用得上,与自己的秘书、文书工作可以结合起来,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同时,掌握新闻写作的知识,还可以为报纸、电台写点报道。而自己今后又不一定编报,学习新闻编辑学有什么用呢? 我想就此粗浅地谈一些看法。一、报纸编辑学是一门学科报纸编辑学是研究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记者的宝贵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李梦桃 《新闻窗》2008,(4):29-30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能否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反响,这首先取决于记者采访和挖掘新闻价值的功力,也就是说,记者采写稿件的质量体现了他本人的专业素质,即发现、捕捉、挖掘新闻的敏锐观察能力,也就是新闻敏感。确切地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评委,我阅读了一部分“新闻采写一得”征文稿件,这些总结新闻采写的心得体会,都是来自各地报纸的新闻记者和业余作者之手,文章比较短,内容生动活泼,读起来朴实亲切。在采访第一线上有那么多的记者,重视采访心得体会的总结这是很可贵的。可见《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的这次征文,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成功的。从记者们写自己采访中“一得”的内容来看,写得比较好的,可以说是善于总结,写得不  相似文献   

7.
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每一位新闻记者都应该是调查研究的专家。可以说,深入调查研究是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更是写好深度报道的法宝。我在多年的采写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深度报道的深度,不是通过层层说理、立论、驳论来实现,而是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说理,通过一个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实现深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采访作风要深入,要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我在采写《春潮澎湃———许昌高效农业开发述评》(1997年3月25日《许昌日报…  相似文献   

8.
党报记者采写新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燕 《新闻窗》2011,(3):34-35
作为一名党报的新闻记者,如何能使自己采写的报道有深度,有角度,并能引起良好的社会作用?我认为这与在采访中,记者采用的采访技巧和采访后的写作紧密相关,一篇好的新闻离不开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时灵活的方法、采访后角度的选取、主题的提炼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新闻采写理论由于其西方新闻观、报纸商品化和西方文化背景等等根源,同我国的新闻采写理论在现实上和理论上毕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在探索我国新闻采写理论的道路上,如何从理论上评价和从实践上借鉴西方新闻采写理论,有效地促进我国新闻采写实践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正是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在,报纸新闻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新闻的采写摆脱了依从文件、简报的窠臼,深度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表面性平面化的新闻依然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过好采访这一关,特别是没有解决怎样提问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怎样提问才能问得深、挖得透、写得实。这里面首先有一个如何创造一种和谐的交谈环境,使采访对象谈出记者所需要的东西来的问题。笔者进入新闻界20年,在提问中既有比  相似文献   

11.
下面这些内容,算是对“新闻机器”——新闻采写工具应用的“忆苦思甜”吧. 采 说起记者采访使用的工具,人们会首先想到笔、笔记本、录音机、录音笔、照相机、电话、手机、电脑等等.其实,这些工具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而相继诞生的.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新闻稿.那时记者外出采访就是随身带一个帆布包,内装钢笔、笔记本和洗漱用品,纸媒体的文字记者几乎没有录音机、照相机,这些采访工具是稀缺品,照相机只有摄影记者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新闻作为传统的报道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不断优化采写技巧、实现创新方法,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报纸新闻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信息传播质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就报纸新闻采写技巧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物报道是每个记者都要面对的。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能采写出既精彩又感人的人物通讯来,有典型地选材、有挖掘性地采访、有深度地写作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写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写报纸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新闻采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新闻时效性和准确性,报纸新闻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发展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要想不被时代淘汰,传统媒体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谋求改革创新,积极同新兴媒体相融合,探索传媒行业发展的新方式、新业态。要想转型发展,报纸新闻媒体必须改进新闻采写的手段,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新闻采写中,追踪并及时捕捉新闻热点,从根本上提高采写的效率和质量,保持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报纸出版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报纸出版流程中的广泛应用,校对工作自然而然地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报纸产出的流程体系里:采写———编辑———电脑组版———(值委、编辑、校对)———电脑改大样———校对———印刷,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环节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互动。于是,每个环节都会毫无疑问地产生制约校对质量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找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新要求。本人作为报纸校对的从业人员,在此就新形势下影响报纸新闻版校对质量的几个因素及对策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新闻要素是否准确是采写环节影响校对质量的基本因素由于新闻讲究的是时效,再加上采访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新闻稿已很少原稿,对于那些“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等新闻要素,校对已无原稿可查,传统意义上的忠于原稿“校异同”已演变成“与事实的异同”而非“与原稿的异同”。由此可见,“校是非”便成了校对新闻稿的主要内容,如果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出现新闻要素方面的错误或遗漏,校对是无法校正和补救的。如某报2001年10月24日的“同德中路”应为“同福中路”;12月21日的“人均国内...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土记者”的通讯员,同专业记者比起来,在采写新闻稿件上有明显的劣势。但是,也有专业记者比不上的优势。 我是地地道道的西安灞桥人,在此地工作了几十年。因此,对这块土地上的山水草木,我就比一般外来记者熟。这便是我写家乡新闻报道的一个优势。在平时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说起那个乡镇那个村组,我明明白白,就不需多问。最近,我在采写区上发挥水利设施抗旱保秋的稿件时,区水电局干部介绍打的机井、修的渠道、埋的管道,大多是我平时耳闻目睹过的。所以,采访十分顺当,稿件写出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年轻记者而言,多在新闻实践中磨砺自己,多采写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精品,应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新闻实践中,我坚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敏感的新闻嗅觉及时捕捉身边的新闻。2001年我采写的一篇深度报道《西瓜啊西瓜,农民的伤心瓜》获得了2001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三等奖。回想起这篇新闻稿件的采写经历,的确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要有精品意识要想采写出新闻精品,首先必须时刻保持新闻敏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200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市场上闲逛,由于天气太热,准备买个西瓜解渴,到瓜摊一问价,6分钱1斤,我吃了一惊:2000…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9日至23日以及2012年4月24日至25日这两个时间段,中国足球反赌扫黑大审判在辽宁铁岭、丹东、沈阳、鞍山4地法院进行。围绕这个重大事件,前往采访的国内众多媒体记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闻竞争异常激烈。在各种资讯满天飞的网络时代,怎么样做出有价值、有深度、有看点、能吸引人的新闻作品来?在微观、具体的新闻操作方式方法方面,需要在传统的新闻采写方式之外做出改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采写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就是采访,而采访是要讲究技巧和方式方法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以速写画新闻罗苍诗新闻是可以画的。新闻速写就是运用速写这一美术手段并配以必要的新闻文字说明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如同文字记者用笔采写,摄影记者用相机拍摄,我们在报纸工作的美术编辑也可以走出门去充当“美术记者”,深入到新闻现场,直接采访,用笔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