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份报纸,与文化最贴近的是副刊。不论是地市报的副刊,还是晚报类、都市报类的副刊,文化都是副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许多县市报纷纷把增办和办好副刊当作扩大读者队伍、促进发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何才能办好县市报副刊呢?特色是报纸存在的基础,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县市报要办好副刊,就必须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做文章。一、要从定位上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和社会。县市报副刊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域的每一位读者。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和延伸,应  相似文献   

3.
宋桂平 《记者摇篮》2012,(10):12-13
在进入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已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报副刊,是企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面一样,在读者的精神食粮中占有相同的成分,这就要求企业报副刊作品必须更热切、真实地关注和贴近企业职工的生存空间,更敏锐、迅速、深刻地捕捉到企业工作生活中有价值的变化,并通过作者的创作再现于副刊。作为企业报,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企业服务;而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当然也不应背离为企业服务这个宗旨。因此,要想办好具有特色的企业报副刊,只有立足企业,面向班组,贴近职工,始终把企业生产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坚持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提高报纸品位,以敬业勤奋的精神,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品位上亮相,在新意上争先,在特色上称奇,这样才能起到企业报副刊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副刊所遵循的道路,企业报副刊也不例外,但企业报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要想真正办到职工的心坎里,就更离不开“三贴近”的办报宗旨。平顶山矿工报副刊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县市报纸在地理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对办好报纸显然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县市报就会象水中浮瓢,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已有县市报百余家,大多是县市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从宏观看,是国家、省、地(市)报纸的补充;从微观讲,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由于发行范围多限于本县市,因此,奠定了县市报的地方性特色。作为县市报的副刊,在整个报纸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地方特色更不容忽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谓地方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民俗发展空间上所显示出  相似文献   

7.
具有对副刊的整体把握能力,既能保证副刊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又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形式尽量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使副刊成为报纸健强的一翼,应是县市报总编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县市报的副刊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好呢?通过四年的办报实践,我觉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讴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报纸副刊已成为凸显一份报纸的特色和品牌,延伸报纸"主刊"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广大读者阅读、增加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纸经济效益的重要臂膀。作为工人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样。近年来,《辽宁职工报》立足工人报的定位,在办副刊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反响。一份报纸的定位是由它的主要受众决定的。工人报作为全总或各省市、副省级城市工会的机关报,它的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已有县市报百余家,大多是县市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从宏观看,是国家、省、地(市)报纸的补充;从微观讲,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由于发行范围多限于本县市,因此,奠定了县市报的地方性特色。作为县市报的副刊,在整个报纸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地方特色更不容忽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谓地方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民俗发展空间上所显示出的一种特征。每一区域习俗的形成与发展,均受地域  相似文献   

11.
行业报与综合性报纸相比,报道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因此行业报的副刊办起来难度要大一些。如何在“报纸大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专业味”特色,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是行业报副刊编辑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 行业报副刊应面向职工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副刊,使其起有效地发挥配合“正刊”新闻的特殊宣传功能,需要我们既要把握行业报副刊的特性,又要重视处理好副刊角色面临的问题。 报纸副刊与其他版面既有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除了表现在思想性和新闻性之外,更多的则表现在文学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副刊的功能上。 传统的行业报副刊,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形式单调,但与职工群众的生活较为贴近。近年来,面对新闻改革的大潮,行业报的副刊也在悄然变化,即更加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内容丰富,版面美观。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千帆竞技、百舸争流的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供文人墨客们修身养性韬光养晦的世外桃源,它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即副刊作品中的新闻元素日益增多,并不断刷新着读者的视线。报纸副刊新闻化趋势让报纸副刊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企业报”系指厂、矿等企业所办的机关报。副刊是整个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报纸的其它版面一样,有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作用的共性。但副刊又有它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仅企业报而言,其副刊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显的文艺性副刊作为其它版面的补充部分,它的作用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它要给读者带来文艺性的精神享受。这样,才使副刊具有与其它版面不同的特色。在文艺性方面,企业报不同于信息报、广告报、科技报等一类的报纸,企业报的副刊作为文艺阵地,有意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央发出通知,决定改革领导干部活动的新闻报道,推进新闻改革,新闻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新闻改革首先要从党报改革入手,而党报的改革,要从新闻报道和副刊出版两个方面抓起。尤其是办好地方党报的副刊,对于提高党报宣传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引导区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做报纸副刊的出版工作 我国报纸副刊起源于最初的补白性质的诗文。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小报《消闲报》,随报附送,当时  相似文献   

16.
关于报纸副刊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关系,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笔者以为,报纸副刊从最初随报附送,到成为报纸新闻、副刊、广告三驾马车之一,副刊一直担当着拯救大众媒体文化品位的重任。其实,强  相似文献   

17.
徐登明 《传媒》2003,(6):70-71
抓住四个方面 副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党报的副刊,如何把它办成报纸的亮点,则是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市、州党报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副刊出版,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徐登明 《传媒》2003,(7):70-71
抓住四个方面   副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党报的副刊,如何把它办成报纸的亮点,则是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市、州党报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副刊出版,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  相似文献   

19.
报纸作为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必然主要以新闻版引导读者阅读。然而,除此之外,报纸还以副刊集中地刊载读者需要的各类非新闻作品。时至今日,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已经发展为报纸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正刊一样,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任务,肩负着向企业职工传播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副刊不副。然而,副刊毕竟不是正刊,它有自己的特点,有它的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掌握、运用副刊的特性,充分发挥副刊的特殊功能,才能把副刊办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贴近职工,以满足读者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20.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射阳报社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