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书装艺术外在形式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编辑之友》2005,(1):75-76
书是什么?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古人日:"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而面目可憎也."或日:"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汉代的匡衡凿壁偷光,刻苦读书,从一个普通的穷孩子成长为汉代的大学问家,是书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2.
我这个人,命运多舛,一言以蔽之,就是“生下不久就挨饿,读书不久就停课”。刚跨入初中校门,十年动乱便开幕,不久便辍学在家。求知欲甚旺,却苦于书荒,便不耻下借,每每厚着脸皮向亲友、同学讨书看。因限期归还,便争分夺秒,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快速阅读,不求甚解的习惯。参加工作后,不善交际,业余时间大多扑在书本上,一日不读书便觉闷得慌。那时,我在煤井下挖煤,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三口靠我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并无余钱买书。但读书的欲望太强烈了———书店里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书籍,常常令我“馋涎欲滴”。为了…  相似文献   

3.
好读书者,好闻书香,世人也把世代读书、相沿不变的人家誉为“书香世家“、“书香门第”。读书贵在培养兴趣,这是从“苦读”变“乐学”的关键。“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古语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撰,读诸子百家味如酸醢”。这是说,读经典会作,有如吃米面主食;读文史书籍,有如吃荤素菜肴;读一般普及读物,有如吃酱醋佐料。倘若读书读到这份JL上,那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之类的景状也就很难避免了。晋代的陶渊明便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癫性。如果没有兴趣,读…  相似文献   

4.
读书之乐     
古人去: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实际上,无论是青春年华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抑或日理万机、领袖群伦年代,他都嗜书如命,手不释卷,以书为伴: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到临终前夕仍在索书,一生读了难以数计的书。就毛泽东读书来说,在20世纪中国和全世界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中,实难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6.
读书惟在记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除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学可喜,然旋读旋忘,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四[译文]读书的关键在于记忆,记得牢固则天天有进取收益。陈晋之每天只读120个字。后来便能做到无书不读了。这就是所谓看起来每天很少,而一年总计就很多了。今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要读几千字,起初觉得这样快速很可喜,然而随读随忘,一年也没读熟120字,更何况一天呢!我年青时,便有这种贪多的毛病,至今常觉得腹中空空,才明白陈晋之读书甚为得法。  相似文献   

7.
不求甚解.好还是不好?嘿嘿.这可叫我怎么说呢?“不求甚解”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8.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是从个人修养角度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与他的气质、气度和气魄,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能把知识变为技能,能使学问成为智慧.那么他的工作、事业乃至人生境界,都会随之得以提升。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的粗浅道理。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等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时间虽不长,成长却很快,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4月23日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日”活动。我国这两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也可谓有声有色。发展如此之快,原因无外乎有二:一是读书很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二是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正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10.
“风清而不杂” “风清而不杂”,是说文章应该清新,格调要高。要做到这一条,有四点要切记: ——贵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淳厚而自然的话语写人叙事,而不是用大话、空话、假话填塞人。请看下述文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  相似文献   

11.
司徒文 《出版参考》2006,(6S):9-9,10
今年是第11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从规格、规模和参与度各方面都超过了往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运动将世界读书日推向了高潮。2006“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本刊特约有关人员对这次活动的前后作一记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几十年来,孙中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读些书,甚至在火线指挥作战的时候,也都带有书籍。据英国康德黎医生说,孙中山对于外交、法律、矿  相似文献   

13.
有一间坐拥书城、自得其乐的书房,是读书人的梦寐所求。不少名人学者都写过关于书房的文章。如宋代大诗人陆游题《书室》的“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句子,其书房中的闲情雅趣,便令人神往。有一间书房,读书就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写作似乎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当然,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到了“华北之大再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抗战年代或“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的“文革”时期,书房再大再幽静,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只说平常日子,而不提战争或“文革”的非常岁月。我从少年时代起,便梦想有一间自己…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个时代,她的少女时代,她是个简单明确的女孩子,她不能有一桩事件解释不清楚。倘若有了,很可能惹她睡不着觉。 一旦办了件难以“解释”的事,她便会莫名其妙地难受,会感觉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她。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广告”最先由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提出,并以此自称其系列广告代表作,其最初闻名于世的文案“手为了袖子而存在,脚为了鞋子而存在,空间为了家具而存在,身体为了衣服而存在,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至今常被人们提起。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王占中我本书痴,惜书如命,珍书为宝,情愿与书终生相守。书是益友,是良药,是精神的食粮,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钥匙,是进步的阶梯,是情感的林莽,是心灵的阳光,是思想的录像,是人生的翅膀,是时代的生命,是智者的遗言,是修理自己的工具是真正的大学。书屋,是热爱的港湾,是激情的产房,是梳理思绪的妆台,是培养执著的熔炉,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投资,是生命的最佳宿营地。先贤圣哲,最早升起读书的旗帜。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孔子深谙读书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能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7.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含意,便欣然忘食。”晋代大传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的这句话,把读书人在书海漫游中逢知音、起共鸣、得新意而欣喜若狂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最近读陶同的新著《全息正负美学》,便有这种“欣然忘食”之感。书中提出的许多新的美学命题,例如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全息(±)美、(±)美是生活形象反馈信息、艺术是对(±)美创造性的加工和外化、审美直觉是模糊形象的对照与(±)美的开拓;审美感情是主体对(±)美的编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19.
《出版视野》2008,(3):27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在展卷读书.接受文化的洗礼,表达对知识的崇敬。当天.重庆书城开展的以“沐浴知识的阳光——4.23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吸引了全市大批读者热情参与。走进重庆书城.读者们纷纷在一面文化墙上签名并留下阅读的点滴感受.表达对读书活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抄书     
从古代起,许多学者就把抄书看作是与读书并重的一种求知方法,难怪他们把抄书干脆叫抄读。清代学者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论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条陈,什么办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著名作家姚雪垠谈读书体验时,也谈到了抄读的重要。他认为这是做学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看书的时候,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词句段落,或者是感到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就抄下来,或作摘录笔记,或作抄录卡片。可见,不管古人说的“读书必须过笔”,还是今人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都是强调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