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的人士通过网络赋权成为微博舆论领袖,即微博大V。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微博大V类型的扩大,形成了名人类微博大V和当事人类大V。在突发事件中,这些微博大V设置议程,引领社会舆论,发挥出诸多良性作用。然而,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传谣、情绪化言辞与奇谈怪论等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场域的良性互动,需要我们强化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和不同新媒体官方应用的合作原则等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传播媒介,其自媒体的传播特征改变了传统话语主体的架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微博技术的创新、微博用户的平等性等方面分析微博话语主体重构的表现;找出微博话语主体失范导致的畸形舆论、群体极化和侵权方面的问题;进而从媒介讯息、媒介知能、角色转变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微博话语主体媒介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君荣 《东南传播》2020,(12):21-23
本文从"媒介融合""治理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理念、路径和方法。文中提出了"媒介融合"要牢牢树立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观念;"治理融合"是落实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是主流媒体从"媒介融合"走向"治理融合"的核心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主流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理念;群众路线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等观点,并得出社会治理的运行必须内嵌于主流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首先提出健康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当今,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手段,致使媒介生态格局俨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新媒体逐渐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向互联网逐渐迁移,会带来传媒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研究健康传播对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重构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信息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组织传播的范围,这就为组织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组织传播学应着重探索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化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健康传播。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健康传播的发展机遇,阐述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分析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弹幕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把握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组织传播实现健康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渗透,媒介传播格局和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依靠传统理念和方式进行传播的城市广播电视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传播媒介多、信息传播快、突发事件多、舆论影响广的新形势下,城市广电媒体唯有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传播渠道,树立用户理念,增强产品意识,主动融合新媒体,用全媒体发展策略实现自我突破、转型升级,才能增强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微博"大V"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行为直接影响微博的传播环境和社会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2014年"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为例,选取@微博云南、@云南日报等微博"大V"在事件发生后所发表的相关微博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微博的数量、微博的内容、微博被转发和评论的次数进行分析,认为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进行正能量传播,积极引导舆论,具体来说,一是作为意见领袖的微博"大V"需要理性发声;二是微博"大V"作为消解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应当提高更新微博的频率;三是微博"大V"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粉丝效应,扩大舆论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此问题出发,结合他们的革命实践形成了宣传理论和党报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此问题出发,进行了媒介学的理论创建,丰富了对这个问题的传播学路径的探讨。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政策话语的提出则是新媒体语境下对“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路径的最新回应。  相似文献   

8.
陈朝阳  苏可儿 《今传媒》2020,28(5):12-15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平等的信息传受关系格局,网络赋权给予了公共话语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公共舆论的集中场域、社会结构性暴力的减压器、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网民的主要求助平台,承担多元化媒介身份的微博跻身成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成为舆论形成、发酵、撕裂、次生分化与重组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为例,依据微博的媒介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的媒介角色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微博舆论场域的舆情引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构建多元包容的话语语境和健康的舆情生态,缓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9.
微博在新媒体时代迎来的传播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播权力去中心化、群体积极参与传播,参与主体的拓展弱化了把关机制,人们倾向于情绪化和碎片化的表达.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引导微博舆论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面对微博舆论出现的"众声喧哗",首先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微博网络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改变了媒介环境,进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广播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融合时代带来的契机,报道突发事件,传递权威、公正的信息,疏导受众,引导舆论,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全面进程,传媒领域逐渐倾向于媒介融合,尤其是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不但从根本打破了传统新闻采编的工作环境,同时新闻采编工作流程较之传统媒体也发生很大变化,信息资源使用率低、传播能力不足、宣传舆论力量弱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凸显。本文以新媒体下新闻采编工作研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媒体下新闻采编工作特性、新闻专题片采编的优化以及如何在社交软件开展新闻采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今传媒》2016,(8):48-48
主持人语: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以来,舆论工作引起了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及各媒体机构的高度重视,全国掀起了开展舆论工作和学习的热潮。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精密、精细、精深的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传播风险就越大。媒体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引起的危机不容小觑,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风险防范和控制尤为重要。有效的风险传播能够快速提高人们应对、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意识和技能,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本期“风险研究”栏目选取的文章,重点论述在媒体事件中如何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及提高舆论引导力,以良性的舆论监督推动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着重探讨突发事件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面临的困境,从政府、新闻媒体、公众三个层面阐述负面舆论进行正面引导的对策,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以推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在信息传播理论、基本社会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信息传播视阈下提高中山市基本社会服务水平的对策。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及对策,以期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最后结合“5W模式”分析微信H5传播模式的新特征,以促使H5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栏目研究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总结新闻传播风险防范及规避策略,以提醒人们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力争推动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一、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传统的传播手段与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相互融合,媒介融合时代悄然而至。基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微博、微信等新传播中介不仅成为时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而且构成了传播者与受众合二为一、舆论场由单一转向多元的新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现代视听》2013,(6):26-30
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同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给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党政干部开设微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并进而利用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微博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来引导舆论,这是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策略和创新。作为网络舆论领袖和微博博主,党政干部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遵循微博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使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改变,互联网自主设置议程日渐凸显。新媒体传播的快捷、即时,为受众获知信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使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新闻炒作等现象快速传播,致使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从而削弱了新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目前我国媒体尚未建立规范的新闻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传统媒介形态下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探索新媒体传播方式下的媒介自律行为,完善传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新闻自律和他律,对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强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传媒大讲坛”特邀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新平教授等撰文,文章以1902年《中国日报》拟订的“各报馆公共章程”为主线,分析中国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从其制定的背景入手,探讨这份章程在我国新闻伦理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以期对我国现行媒介道德准则的形成与完备提供借鉴。继而刊发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燕道成教授等的文章《网络“热门话题”的形成机制与议程设置功能》,此文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机制研究”(15BXW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在分析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议程设置功能的正面效应,在新传播形态下倡导媒介的正面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晨 《传媒》2017,(10)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舆论格局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在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以适应舆论生态环境变化,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7):61-65
近年来,作为民族地区的内蒙古突发事件频发,对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提出了重要挑战。本文着眼于风险社会的语境,以内蒙古新闻网和正北方网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社会下内蒙古主流网站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提出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注重议程设置、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强调心理按摩功能、建构公共话语空间和融合新闻思维下的全媒体运作等报道机制。  相似文献   

19.
马正华 《视听界》2015,(1):28-30
媒体融合正在引领传媒发展的走向。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传媒伦理如何建构?媒体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也改变了传统语境下传媒伦理核心问题的现实基础。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让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传播活动和媒介组织运营在实践中陷入传媒伦理困境。一种基于融合理念的、整合式的传媒伦理形态成为媒体融合能否顺利实现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20.
各类传播新技术的普及,大大改变了媒介内容生产的环境.相应地,主流的新闻生产与分发机制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新的特征:新闻产品的多样化动摇了原有新闻生产规范;以“沉浸”为诉求的新技术破坏了以客观性为基本准则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交媒体作为传播渠道的排他性导致新闻公共性的丧失;媒介融合给新闻生产带来多元话语格局.从正统新闻理念出发,这些新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失范”,也给新闻管理部门带来了诸多规制层面的问题,如何管理新技术语境下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过程,成为学界和业界亟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