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9年中国现代广告业拉开帷幕.我国本土广告公司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高成长速度的背后,却蕴藏着广告公司无法与跨国广告公司相抗衡。广告公司定位不清、数量庞大、规模偏小、实力偏弱、人员流动过频等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在中国广告业全面向外资开放的时代下,本土广告公司如何壮大自己?如何和外资广告公司相抗衡?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所有这些问号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答。  相似文献   

2.
从1979年中国现代广告业拉开帷幕,我国本土广告公司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高成长速度的背后,却蕴藏着广告公司无法与跨国广告公司相抗衡,广告公司定位不清、数量庞大、规模偏小、实力偏弱、人员流动过频等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闫云霄 《新闻界》2012,(21):66-69
对于中国的本土广告公司而言,摆脱高度分散与高度弱小的状态,提升整体规模与核心竞争力是要面对的棘手问题。面对困境,本土广告公司可以借助资本力量的推动来跑马圈地,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整合。可以使用的具体策略有:用上市解决广告公司的融资之困,用整合并购解决广告公司的规模之困,提供一站式整合营销传播服务。资本的不断扩张与升值将协助中国的本土广告公司走上理想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本土广告公司自身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本文基于对北京、上海两地本土广告公司的抽样调查研究,对本土广告公司自身品牌传播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展开了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本土广告公司在自身品牌传播问题上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相对以往,2005年的中国广告界似乎多了更多的燥动与兴奋.广告创意开始在国际大赛上获奖,零的突破让广告界着实兴奋了一把;第12届中国广告节成为中国广告人的盛会,品尝之余也开始对广告现状理性思考.然而在精神亢奋的同时,2005年中国广告业也让许多广告公司大佬大叹"悲惨增长".从今年6月份开始,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战略结盟,户外广告公司的区域结盟,本土广告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显得非常频繁;与此相对应,平面媒体的广告收入普遍下降,部分广告公司广告利润形势严峻,广告市场细分日益明显,广告分流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董立津  洪宇 《传媒》2005,(12):19-20
相对以往,2005年的中国广告界似乎多了更多的燥动与兴奋.广告创意开始在国际大赛上获奖,零的突破让广告界着实兴奋了一把;第12届中国广告节成为中国广告人的盛会,品尝之余也开始对广告现状理性思考.然而在精神亢奋的同时,2005年中国广告业也让许多广告公司大佬大叹“悲惨增长”.从今年6月份开始,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战略结盟,户外广告公司的区域结盟,本土广告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显得非常频繁;与此相对应,平面媒体的广告收入普遍下降,部分广告公司广告利润形势严峻,广告市场细分日益明显,广告分流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广告行业正面临着一个"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媒体的多元化、科技的不断创新,广告行业将经历整合再升级的过程。随着广告市场的不断变化,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式进行战略转型和规划,是未来广告公司发展的方向。2013年5月28日,由《广告人》杂志社发起主办的"2013中国广告公司经营研讨会"在津召开,会议邀请到20余家广告公司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广告公司的发展之路,研究如何实现跨地域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共商本土广告公司联合发展大计。本次会议,为带动本土广告公司开拓视野,实现资源嫁接,互惠互利,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9年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来说,是兼具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为与国内外企业、广告公司共同迎接2009年的挑战,共同把握2009年中国市场的机遇,2009年3月开始,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与企业、广告公司、权威媒体、专家学者强强联手,共同启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春耕行动"。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一家非常本土的广告公司,1996年成立,2003年在香港上市,也是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本土广告公司。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户外广告。户外广告整个领域里面我们曾经在大牌部分,一些高速公路的大牌,各个城市的大牌,仅次于李嘉诚的TOM集团。  相似文献   

10.
王战  石瑞 《东南传播》2012,(6):8-10
从2001年开始,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开始断断续续上市,为广告产业的"风景"增添了不少颜色,但是广告公司的上市情况并不良好。此外,传媒产业的上市情况也并不乐观,并且它与广告产业十分相似;文化创意产业与广告产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文就广告产业与这些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提出一些对中国广告公司上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代婷婷 《新闻界》2013,(11):64-67
"媒体资源型"广告公司在全球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盈利能力证明了媒体资源在全球广告产业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本土媒体资源型广告公司一方面受到来自海外媒体购买公司大资本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有力竞争,一方面自身停留在媒体经纪时期或技术服务时期的非专业化、粗放式经营状态。本土媒体资源型广告公司可以通过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资本化跨媒体跨区域运作和联合媒体或大客户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19):36-41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广告传播环境发生巨变,为广告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其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于西部本土广告公司来说,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是目前发展转型的关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方式,全面分析西安本土广告公司竞争力,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期为西部本土广告公司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广告在中国已经有近20~30年的历史,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角色。随着中国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同时,随着中国广告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的广告市场面临新一轮的重新洗牌,中国本土广告公司遭遇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科技对传播的推动作用下,智能化正改变着媒体的竞争格局,也改变着广告运营格局。在此背景下,新事物的涌现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广告运作流程的重构和对传统广告公司带来的影响,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广告公司智能化转型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将中国广告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蓝色光标、利欧数字、天与空等中国广告公司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国广告公司制定智能化转型战略提供可行的实现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广告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22)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20世纪初即在西方出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已经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本土广告公司作为服务性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鲜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广告公司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探究我国本土广告公司在此方面滞后的原因,并从广告行业发展与规范角度探索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黄枫 《今传媒》2005,(10S):93-94
随着中国广告市场的逐步放开,外资广告公司将进一步蚕食中国市场。最原始、最脆弱的中国广告业很快将面对高度成熟的全球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本土广告公司不得不思考一个战略问题:当“狼”真的来到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营销前线的精兵到执掌安徽省处于领军地位的广告公司,从传统的电视媒体广告经营到全媒体传播整合运营,他迎着风向前,坚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践行"成就别人,成就自己"的企业理念。本期,我们专访金鹃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卫文,和他共同探讨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之路。ADMEN:中国广告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广告公司层出不穷,多年来金鹃公司一直领跑安徽广告市场,它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徐总:金鹃公司创立于1993年,发展到今天,公司拥有综合代理、节目制作、媒介资源、文化衍生品、新媒体五大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但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本文重点探讨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从要素禀赋,广告公司策略、广告市场结构与广告市场竞争,跨国广告公司,企业需求状况,媒介产业、其他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与广告协会,机遇七个角度,分析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1,(7):100-109
唇齿相依,首先在于共同成长。在中国,成长型企业占90%以上,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企业群体,生机盎然,潜力无限。但是,当成长型企业完成了产品竞争之后,自然而然地要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阶段。从"成长型"走向"成熟型"则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等方面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并调配资源,才能最终使企业脱颖而出、稳步提高。但是,如何迅速完成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建设,如何尽早地走上品牌知名度的高速路,抢占品牌美誉度的快车道,许多成长型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求着外脑和外手。但是,谁最适合自己,谁最钟情自己?对于中国的成长型企业来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立足本土市场,因此,他们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都应该是本土化的。本土广告公司凭靠着对本土市场广泛的了解、对本土消费者深刻的理解、对本土文化精准的注解,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成长型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最佳人选。而对于本土广告公司,成长型企业应该是他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做好本土品牌的优秀制造商应该是他们最具价值的定位。也就是说,帮助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是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最实际的体现;做好本土品牌制造商,是本土广告公司可持续发展最原始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纳爱斯还是海信这些与公司合作多年的老客户,还是东阿、赶集网这些与公司媒体全案合作的新客户,他们之所以能够与中视电传相知、相识到相守,看重的就是彼此能够同根、同源、同心;求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彼此的了解、理解,甚至是谅解。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这样彼此才能够心心相印走好自身品牌发展之路。而中视电传面对一个个成长中的客户,想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在品牌成长中能够羽化成蝶,积善成著;要的就是在这种切实而深入的服务中能与客户相濡以沫,共同成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将自己历练成名副其实的本土品牌制造商。正是由于双方在成长中不离不弃,一如既往,正是由于双方在长期的合作中携手并肩,相互砥砺,才培育出一棵棵本土品牌的参天大树,无论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正如《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所言:"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相似文献   

20.
刘艳蓉  李陈 《新闻前哨》2007,(10):94-95
我国"强媒体弱公司"格局将逐步改变广告市场的全面开放,意味着市场壁垒的取消,意味着具备强大资金优势的跨国广告公司、大广告集团将享受与本土广告公司同样的国民待遇,可以畅通无阻地开展资本扩张和市场争夺,抢占对市场的主导权。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三方力量处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