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本设计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注重多向互动,提高交际实效;注重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交际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趣事,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目标】1.感知动物世界的奇妙,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2.能把自己知道的动物生活习性、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说清楚,使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动物的多样性,知道一些人和动物的关系。3.能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下来。[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搜集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图片,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回…  相似文献   

2.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等。教师准备:(1)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2)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多媒体展示课题,配茵茵绿草地),说到自然之美,你们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P48-5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地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教学难点】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树立大语文观,沟通生活与习作的渠道。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在广告设计中、在合作表演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迁移设计快乐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个性言语能力及想象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目的】学习描写活动的方法,注意选择最感兴趣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提示】教师激趣——学生创作——上台表演——下笔成文。【课前准备】搜集广告语,设计一至二则广告(画上插图)。【教学步骤】一、教师激趣1.师:同学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随之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1课。【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当孩子们自主阅读自主探索时,当他们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中乐此不疲时,当他们与教师情感交融、精神相通时,当他们和文本语言进行生命的对话时……学生就进入个性化阅读的最佳状态。【教学目标】1.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运用文本语言多形式地说一说课文的部分内容。2.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恐…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影评写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影评角度的确定。【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影评资料。【教学对象】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评莫言,铺垫激趣师:最近,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人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香港回归盛况及全国人民欢庆香港回归的影像资料。(2)香港历史及现状的资料。2.学生准备:到网络、报刊、书籍中按“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也可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每人或每个小组依自身情况搜集其中一类资料。【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情景再现,酝酿情感1.师书写“香港”,引导学生谈自己对香港的了解和认识。如…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根据声音,发挥想象,抓住春天的特点来说写。2.中心突出,表达生动,有条理。3.言语中能流露出对美丽春天的喜爱。教学重、难点根据声音,抓住春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写。课前准备1.课前要求学生做有关春天内容的卡片及准备毛笔、宣纸、墨。2.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等。教学过程一、听音激情,课前放松活动过程:教师播放动物(狗、猫、公鸡等)的叫声,学生边听边学动物的叫声和模仿动物的动作。【上课之前,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在课堂中配合默契。】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分析,开放探究1.教师提问:有谁知道蚂蚁的洞穴究竟是什么样儿的?(学生热烈讨论和发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回忆)【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蚁穴资料搜集的情况,并适时对一些课前资料搜集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目标】选择童年生活中经历过的"趣"事,学习把童年"趣"事记叙具体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2.怎样将童年趣事具体记叙。【课前准备】1.相关课件,《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2.学生搜集童年趣事。【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这首歌大家熟悉吗?同学们正处在童年阶段,跟着唱唱吧。一、谈话入课,欣赏童年生活影集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回味童年生活,学习怎样  相似文献   

11.
【验证性实验】 1.告诉学生详细的实验步骤; 2.告诉学生答案: 3.努力获取所需的答案; 4.教师依据学生接近答案的程度给予评价。 【探索性实验】 1.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探索的步骤; 2.不告诉学生答案; 3.努力探索答案; 4.教师依据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数据的处理和书面解释的程度而给予评价。 (白雪)两种实验教学方法间的差异@白雪 ~~  相似文献   

12.
探秘秋天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积累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成语、好词好句等。2.师生共同寻找秋天的山水、花草、树木等。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表现和意义 ;2 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的能力、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空间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全球化的趋势及地理意义难点 :南北差距的扩大【教学课时、方法】教学课时 :1课时 (课余时间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 :网络化教学【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课堂教学工作室是一个包括备课、授课、课后三个教学环节 ,分别体现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设计思…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2.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难点】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2.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物品。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实物,感知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流程】一、搜集资料,交流成果1.学生出示文字或图片资料,进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学生具备此能力,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在搜集资料前,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所要搜寻的内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教师方面:1.了解班内学生不同的优点。2.培养、欣赏学生在学科以外的、潜在的态度。学生方面:1.通过学生对自己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通过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澳大利亚【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特征 ,知道澳大利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2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学习 ,培养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教学重点】澳大利亚位置、地形差异、经济发展、主要城市【教学难点】“自流井”的成因【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法【教具准备】自制CAI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演示】教师用鼠标点出封面 :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的彩色照片。【导入】教师点出本节课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礻"和"衤"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2.区分"礻"和"衤"的含义。3.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教学难点】1.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含义。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分析】:本课时是在温州市教育教学评价第十六次研训会上开的公开课,观课教师分别从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加以评价.【教学实录】:师:在实际生活中概率与我们息息相关.如,股票、保险、天气预报等.正如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于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3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3.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道理。难点: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