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2014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的技术产出能力和企业技术获取能力的比较,以及2000至2014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技术交易额走势和技术交易合同构成变化的分析,发现了各地区技术交易合同构成与地区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及技术转移水平的差异和变化,据此提出了优化技术创新体系与激励各创新主体的政策并举,以提高山东技术转移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年会上了解到,由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牵头组建的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目前成员已达158家,与国内5家重点技术转移服务联盟(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甘肃省技术交易服务联盟、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北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障碍以及在建设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总结概括了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在为中小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平台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推进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组织建设,组织实施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科技专项、推动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技术交易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文章综述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的模式,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障碍,针对我国技术转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地方科技经济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郭丽娟  李杰  刘佳 《科研管理》2024,(1):111-122
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纽带,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探究科技服务业集聚如何赋能制造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科技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服务内容,采用2008—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发明创造的高水平创新行为,对低水平创新没有显著影响。该促进作用分别受到地区技术市场发育与企业融资约束的正、负向调节效应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服务业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低技术制造业、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从地区技术交易和转移中获益;缓解外部融资约束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共享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溢出效应。本文在企业微观层面证实了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促进效应,也为有效完善制造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技术市场的概念,从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转移机构的培育、技术交易后补助政策的出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技术经纪人职称的产生和技术市场运行的政策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技术市场30多年来创新发展的成就,以进一步促进其为科技发展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科技资源集聚程度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也有较大差距。江苏是我国科技资源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吸引科技资源集聚的主要做法值得西部省份参考借鉴。以江苏省科技资源集聚的现状为参考范本,选取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与其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之间在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组织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前瞻的科技发展战略、集成式的研发模式、科学的激励机制、高效的科技服务能力是江苏集聚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为此,文章从创新载体搭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文件支撑、科技创新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省份集聚科技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成为弥补区域科技资源差距的必然选择.该研究尝试引入跨省区技术"纯输出"这一概念来衡量跨省区技术转移,利用12年技术转移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分别从省区和大经济区域两个角度发现:北京和上海跨省区技术转移以技术输出为主导,青海等省份跨省区技术转移最不活跃;大经济区域内各省技术跨省区输出差异性越来越大,技术转移主导性也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技术省际交易选择指数,分析中国技术省际交易空间分布模式及前后向关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输出中心是北京,技术吸纳中心是江苏和广东,而技术交互中心是上海;北京技术输出空间分布具有全国覆盖、重点突出、由南向北逐步集中的分布特点,江苏和广东的技术吸纳空间分布模式呈现相反的态势;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先行发达地区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技术输出意愿,但科技和经济后发追赶地区具有很强的技术吸纳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高校图书馆资源视角出发,以“211工程”及省部共建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高校技术转移、高校图书馆资源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政府科技投入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高校技术转移在政府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承接中介作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在高校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技术转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市场扩散与区域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玺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08,26(1):115-118
 北京地区集聚了全国较大比例的科技资源,但是对于全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多大的作用却常常受到质疑。本文在技术扩散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以技术市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与区域生产率的定量研究,肯定了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确实推动了全国其它地区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对影响北京地区技术扩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如何实现更高的扩散效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协同创新模型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创新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则会对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作用,影响地区的协同度,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其次,京津两地对河北的人力资源具有"吸虹"现象,且对河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这也是河北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短板"之原因;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孵化器是凭借自身资源为初创型企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技术转移是企业孵化器将初创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区域性孵化器在技术转移中的问题,并通过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实践,提出了通过深化技术转移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网络、支持重点企业和完善技术转移政策环境来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直属于北京市科委,是北京地区常设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行业发展促进机构.中心以积极引导国际资源、民间资源融入首都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创造高质量的技术交易进程为职责,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流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专利权转移的中国区域技术流动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使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China)的专利权转移数据构建中国技术流动网络,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技术流动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间也存在较频繁的技术流动,而欠发达地区间的技术流动则较为罕见。文章中使用负二项分布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我国技术流动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区域技术流动的贡献大于研发物质资本投入,这可能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流动相较于物质资本更加迅速和简单,从而促进了区域技术流动;技术更可能从研发资源密集的地区,譬如北京、上海等,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譬如广东、江苏和浙江等;从海外引进较  相似文献   

17.
技术转移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金砖国家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活动,实现其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4—2016年中国2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动态面板空间、合成控制法等估计方法,本文开拓性地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技术转移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其对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影响效果更加突出;在空间分布上,财政转移支付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会显著提高相邻地区技术转移水平。同时,为了弥补传统计量估计的缺陷,以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为出发点,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直观地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大开发9省份的技术转移较控制组省份的技术转移增长更快,且在2002年后西部大开发9省份的技术转移平均水平超过了控制组省份,说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缓解西部大开发地区与非西部大开发地区技术发展不平衡态势,一定程度促进了西部大开发地区技术转移。西部省区的比较发现,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代表的财政转移支付对贵州省、甘肃省的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5月17日,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在北京拉开帷幕。第十四届科博会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在世界科技发展孕育着新的革命性变革、中国经济步入科技创新驱动新的历史起点之际,举办的一次国际科技产业合作与交流的盛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是科博会的立会之本和一贯宗旨。本届科博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转型"为主题,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两大主线,通过举办主题报告会、展览会、推介交易、论坛等活动,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使技术、思想、资本、信息、人才在科博会平台上得到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和对接。本届科博会突出展现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端产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推出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十二五"期间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合作项目;多领域解读十二五规划,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探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径。本届科博会主要活动包括:5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主题报告会;5月18日-2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高新技术展览会(包括电子与创新科技、"智慧北京"信息技术及应用成果、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汽车科技和全国各省区市科技创新与成果交易展、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国家重大科技成就暨高技术产业化协作贡献展、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海外学人科技成果、青年学生科技作品等十个主题展区);围绕中关村创新、金融创新、能源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