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符合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尽管幼小衔接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幼儿园和小学缺乏合作意识,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西方研究者对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做了分析,认为下列五大因素对儿童的学校准备非常关键:儿童准备的程度,即儿童是否做好了个人的、社会的和认知方面的准备可以胜任一年级的学习;家长、家庭和社区的支持;高质量的为3~5岁幼儿服务的学前教育系统;幼儿园班级在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小学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早期阅读能力结构,了解早期阅读能力各项组成要素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业表现的不同影响,从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出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研究发现在科学育儿的范畴下培养儿童在后续学业学习时需要的学习素养和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小学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从儿童立场出发,基于对幼小衔接真问题的探究,通过研读相关政策、开展跟岗体验,梳理出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为重要载体,通过开设参观体验课程、入学准备课程、角色适应课程等,推进幼小衔接的科学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是儿童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儿童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的最新研究发现: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做好入学准备,还可以协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可以从家长自身、儿童和学校等多个层次探讨影响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复杂因素。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主动联系家长,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在鼓励家长参与的同时帮助儿童的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6.
林香妹 《新教师》2023,(2):63-64
<正>“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向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过渡,它关系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将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明确要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7.
幼小衔接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促使学前期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确保其身心和谐发展,家长的观念与参与程度尤为重要。幼儿园应努力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鼓励家长有效参与幼小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幼小衔接是为了给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幼儿园、小学和家庭既要肩负责任,又要时刻谨记以“儿童为本”,教育教学措施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幼小衔接是一项“双向衔接”的系统工作,应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适应现状的分析,透视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合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幼小衔接"的特殊转折时期,如何使儿童尽快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生活,需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科学习的启蒙教育,以及与终身教育的家庭教育相衔接,才能确保新生及早、顺利地融入小学学校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学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是指小学校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优化或重构学校课程体系的过程。小学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责任主体,加强小学课程建设是教育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普遍做法,做好小学课程建设是幼小衔接政策的趋势。当前,小学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协同性、系统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单一、课程建设的加法倾向、课程建设的经验思维。为此,在小学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需强化主体协同,构建家园校三方互动的幼小衔接共同体;增强科学意识,准确把握幼小衔接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层次清晰的幼小衔接方案;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幼小衔接课程整合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怎样有效地从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过渡。社会上普遍认为,幼小衔接教育是帮助学龄前儿童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教育,但大部分家长到幼儿上小学前一年才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此时就有点迟了。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幼儿发展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曹玉兰 《动漫界》2022,(20):15-16
幼小衔接是儿童生命早期必然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对儿童未来的兴趣、发展和成就等方面会造成持续很长时间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幼儿园及家长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让孩子提前学习知识、养成技能".其实不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衔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  相似文献   

14.
在“立体互动”中做好幼小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在这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幼儿而言,绘本阅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有效的绘本阅读能够为其学习、成长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这个身份,并在小学学习生活中绽放璀璨光芒。基于此,以下就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载体,首先分析绘本阅读助力幼小衔接工作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接着就绘本阅读助力幼小衔接工作的注意事项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参考。在幼儿教育领域,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他们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缘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研究,2010年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以来,也有两个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涉及幼小衔接,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6月,我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研讨班”,部署我省全面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的有关工作。在参与上述一系列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小衔接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可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的坡度越来越陡?  相似文献   

17.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形成了“立体互动”幼小衔接模式,让孩子们顺利实现了自然、和谐的幼小过渡。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幼小衔接时期界定为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大班,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在整个幼儿教育阶段进行贯穿。在这个时期,应当关注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和教育。学业语言是国际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整体学习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厘清在幼小衔接时期如何以全面而科学的学业语言观及其发展与教育观,整合多学科多途径形成关于提升儿童学业语言能力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幼小衔接不仅关系着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况,也是幼儿园后期教育的重点,而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关注过渡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探究实践活动加强幼小衔接教育引导工作,用具体而有操作性的策略帮助儿童从思想上、行为上逐步形成小学学习、生活习惯。将结合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的实际情况介绍幼小衔接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林晖燕 《福建教育》2022,(16):20-22
<正>为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与小学应协同合作,在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双向衔接。我们可以把幼小衔接看作一项接力,幼儿园努力“送一程,再送一程”向小学衔接,小学也努力向前“接一站,再接一站”向幼儿园靠拢。这项接力应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基于幼儿实际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从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为儿童搭建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