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课没有课本行不行?这个问题在中国提出来,教师会感到荒唐:没有课本怎么能上课呢?而教育管理者则会愤怒: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没有课本不准上课!这个问题在外国提出来同样使人莫名其妙:上课干吗非要有课本?我们上课经常没有课本。什么是教材?什么是课本?两者有没有区别?假设语文课没有了语文课本,我国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是又要下降一大节?语文课本到底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课没有课本行不行?这个问题在中国提出来,教师会感到荒唐:没有课本怎么能上课呢?而教育管理者则会愤怒: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没有课本不准上课!这个问题在外国提出来同样使人莫名其妙:上课干吗非要有课本?我们上课经常没有课本。什么是教材?什么是课本?两者有没有区别?假设语文课没有了语文课本,我国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是又要下降一大节?语文课本到底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月的梨都砀山,春日载阳,于永正老师正在执教《惊弓之鸟》的第二课时。讲到“孤单失群”这个词语时,学生的理解遇到了困难,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解决问题,这时一个男生突然推门而入。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景,于老师放下手中的课本,走到他跟前,摸了摸他的头,笑眯眯地问道:“你怎么迟到了?刚才到什么地方去了?”生:(胆怯地)我刚才在楼梯口坐着休息,没有听到上课铃声。师:你当时什么心情?8生:(有些紧张)我发现周围没有人了,想到可能上课了,所以赶紧跑了过来。师:当你发现此时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生:既孤单又害怕,还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本的编写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从"五四"时代到现在,五十多年来,语文课本的编写方法几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都是从系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着眼来编写的,至于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系统训练考虑就很少.语文课本体现不出作文训练的途径、步骤、方法、科学性和计划性.入选的篇目,多半是古今中外的名作,和学生实际写作水平有很大距离,学  相似文献   

5.
听一位中学教导主任谈起这样一件事:初一语文考试,他根据课本的要求,出了一道问答题:“你对《两小儿辩日》中小儿争论的问题有什么看法?”试卷一发,一些语文教师为之哗然.说这个问题没有详细讲,学生不会答,甚至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多讲这个问题,主张把这道题删掉.  相似文献   

6.
赵建萍 《山东教育》2003,(10):16-16
近两周来又是办手抄报,又是搞少先队会活动,又是处理学生骑车问题,又是布置教室一角、宣传栏,忙得我神经紧张、心烦意乱,总有一种放下这个赶紧抓那个的忙乱感觉,备课及语文作业只好暂且放置一边,但课还是要按时上的。上课铃响了,我抓起课本走进课堂,不由心头火起:有的学生在写数学课堂作业,有的学生在看课外书,有的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的在窗前空地上踢毽子,直到我在门前站立足有一分钟,他们才手忙脚乱地各就各位,做语文课的上课准备。我压了压心头的怒火,但声音确实已变了调儿:“没听到上课铃响吗?为什么不做好课前准备?都上五年级了,竟然…  相似文献   

7.
"哈哈,难得呀,‘飞毛腿’短路了,班长,快去检修!"上课铃刚响过,我走到教室门口,听见机灵鬼小刚的叫喊声。学生们看见我走进来,也都有些意外,我解释说:"陈老师开会去了,这节数学课改上语文。"学生们赶紧翻出语文课本,而我脑海中则留下了一个问号:"飞毛腿?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有学生来问:什么叫做"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这一问问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子上,阅读教学乃至全部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正是教学生"读懂".读懂,是阅读教学的各项教学目标、各项课程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原点,就没有什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写文章要先确定一个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去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有了材料以后,怎样紧扣中心来安排?这是许多小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可找到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教学生运用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0.
常有教师抱怨,学生没有配合好自己,从“配合”一词可见,在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配角。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告别虚拟的主体性一位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上课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于是学生围绕这个课题说出了很多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想知道这株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想知道青海高原的一株柳和其它地方的柳树有什么不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是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生命成长,这属于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本真的、本色的,因此,语文教学也应是本色的,应当追求简朴,正如崔峦先生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内涵:简朴不是肤浅老师们也许会想,把语文教简单了,那还不容易?有个老师上课,无论什么课都提出四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你学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然后放任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课堂上常常陷入无序状态,一片混乱。效率低下不说,学生常学得一头雾水,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12.
<正>老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看起来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就两个字:读与写。如果教与学都从这两个字上下工夫,就不愁教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难道不是吗?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作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那么,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  相似文献   

13.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所在的班级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而他仅仅提前了15分钟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天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人,而我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0多人,有40多人做不到每天按时上下课。这个发现让我大吃一惊。假设这是课堂纪律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我们常用酸和碱来分辨物质的性质,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有什么主要特点,如何来分辨酸和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面对以上问题,我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结果一:老师,我的手为什么变成蓝色了?铃……上课铃响了,我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然后出示一张白色的面巾纸,用滴管往面巾纸上滴“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贵有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通过提问、析疑、解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设疑要简明具体,问题不宜太大、太笼统 有的教师虽然明白设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设计的问题过大、过于笼统,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设疑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如教学《怀疑与学问》,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这个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是否过于笼统呢?我想不如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1.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审视“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过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用、积淀语感;……是啊。语文是什么?或许,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或许,昨天的语文有着昨天的答案、今天的语文又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语文也将会有明天的答案。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题,但却是每个语文教师必…  相似文献   

17.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我会认为自己的教学价值有限:我希望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难倒我,那样我的教学将会有动力,也是有趣的。多次听到这样的描述: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下课时,他的问题解决了。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作“教学”。教学传授知识和能力,教学能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学能把孩子们从不会教到“会”……人们这样认识教育教学,同时,他们用考试成绩来证明所受到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平时,家长会自信地认为“我的孩子学习没有问题”。我的经历告诉我,不是这样的。我小时候,《小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什么     
教材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老套.但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听课,笔者发现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时还有不少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语文教学来谈一谈"语文教材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老师们常说:上课难,上语文课更难,上作文指导课是难上加难。学生们也常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写作文是难上加难。什么原因让老师和学生都如此头疼作文?关键是写作"资源"的缺乏,让大家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都在呼吁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以人为本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好像有点多余,有人会说,学生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吗?这句话听起来不是没有道理,但对学生的理解果真如此简单吗?真要从学术角度对这个概念做一个清晰的解释的话,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将影响到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