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王宏波 《现代情报》2017,37(9):81-85
作为当今时代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了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本文深入剖析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规则。随后以S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微信朋友圈紧密度、免疫以及策略改变机制等因素,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模型,并对演化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探讨了接收信息概率、免疫系数以及策略摇摆度等因素,对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有效控制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适合个人创业的微信朋友圈营销为研究对象,对微商运营的几种模式以及微信创业及营销的实施步骤进行探讨,提出了以自营商品销售为核心的微信创业经营策略,以期对有志于通过微信创业的人士提供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微信在朋友圈营销的优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微信集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于一体。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等功能。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学生的使用微信的情况进行研究,得出微信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与思想政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新明 《现代情报》2018,38(7):62-66
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其影响力不断提高,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三方面凝练出5个特征因素,基于LR算法建立了微信朋友圈转发模型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并以调研获取的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对深入揭示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下"微信是营销利器"的相关研究,本文从微信的本质、圈子中的"熟人"关系网络,圈子的规则等方面对微信营销热进行观察,认为微信的使用是通过先进的工具满足传统需求的一种途径,交往与沟通是微信的生存逻辑;随着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变迁,微信所复制的"熟人网络"并非营销福地;网络"虚拟熟人"影响信息交流但很少推动行为的改变;强关系连接导致信息高度同质化不利于营销;圈子内外的相关规则对微信营销多有限制,技术设计固化了用户对非社交行为的过滤。因此本文认为微信营销前景并不明朗,学界和业界都需冷静看待。  相似文献   

7.
洪海娟  卢振波 《现代情报》2014,34(12):95-99
文章以"211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书馆品牌营销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图书馆自身特点的微信营销策略,包括:明确微信服务定位、加强微信账号推广、增强微信获取方式的便捷性、完善微信自助服务功能、改进微信营销内容质量、开发微信营销新功能,以期实现微信与图书馆品牌营销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微信诞生之后,"摧毁"的除了短信业务还有微博。厌倦了各式"大V""网红"的人们纷纷进驻朋友圈,在这个全新的社交平台开始崭新的时间线。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微信时代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很多人也已经迎来了与朋友圈的七年之痒。日前,《2017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年轻人群对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比较警觉,39%的"90后"称已关闭了朋友圈的推送提醒,关闭朋友圈推送提醒的"80后"比  相似文献   

9.
基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1003班30位同学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对信息1003班成员的微信朋友圈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同时计算了整体网络密度。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或人缘好的同学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中拥有较高的"权利",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信息的流动;室友或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形成小团体;信息1003班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朋友圈兴起一起"雾霾"风。微信朋友圈被一堆朦胧照片刷屏,点开之后想看高清照只能随机发红包给对方,网友们玩得不亦乐乎。这种微信红包新玩法引得不少网友吐槽,有网友称这是网络乞讨。突然出现的微信"雾霾",让很多网友以为手机出了问题,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微信新玩法:要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PC端购物市场不同,移动市场领域更多利用的是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具有时间的灵活性、地点的任意性等优势,成长空间巨大,因此电商纷纷抢占移动端市场。除传统网络电商外,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也加入电商市场竞争行列,以微信群、朋友圈为营销手段的新型社交化电子商务模式正在迅速壮大。可以预计,异常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日渐成熟的移动技术,将强力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微信谣言是微信中一种常见谣言,具有恐慌性、快速性、地区性与强受众联系性。本文以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最内江"为例,分析了地方媒体对地方性微信谣言所采取的辟谣策略。总结发现,地方媒体可进行实地考察、寻求权威部门解释、网络检索与政媒合作,并基于框架理论、议程设置原理与符号互动主义,运用头版增加辟谣内容关注度,采用多样化表达增强辟谣内容可读性,结合强社会关系与朋友圈对辟谣内容进行转发。  相似文献   

13.
彭慧洁  朱君璇 《现代情报》2016,36(11):37-42
随着微信爆炸式发展,微信朋友圈已成为信息扩散和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研究微信信息传播以期为企业、政府等机构提供现实指导方案。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传染病动力学,提出改进的信息传播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用户接受阈值”以及关系动机,通过MATLAB仿真描绘微信朋友圈中信息传播过程曲线,得到平台中信息传播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仿真结果表明:用户接受阈值和关系动机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智能手机为传播机器的无线网络新媒体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追崇,面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在微信平台中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内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如何在"宅经济"时代改变以往传统的营销模式,创新线上营销,在营销中赢得先机和主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微信"作为现代人们最常用的手机社交应用之一,是商业银行线上营销的重要工具.文章梳理了当前商业银行微信营销的现状,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微信营销的必要性,提出了商业银行进行微信营销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微信公众号内容、标题、频率、品牌等实验对比变量,采集公众号实际运营数据,研究信息价值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微信营销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阅读点击率、转发收藏率等指标量化营销效果,建立营销效果预测模型。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微信营销的效果与公众号性质具有显著相关,通过带虚拟变量回归分析建立营销效果预测模型,为企业提高微信营销效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学流言榜     
正"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如今,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不少"健康秘籍""生活常识""安全提示"等。这些流言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微信及其竞争对手用户数据的分析、So Lo Mo+AISAS模式用户分析、以及微信营销功能方向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如何明确微信营销的目的、方式与定位,最后提出微信营销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流言榜     
正"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如今,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不少"健康秘籍""生活常识""安全提示"等。这些流言真的有道理、讲科学吗?让我们和专家一起来看看今年1月选出的科学流言有哪些?其中的真相又是什么。朋友圈的"急救贴心提示"能救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