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韩新明 《现代情报》2018,38(7):62-66
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其影响力不断提高,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三方面凝练出5个特征因素,基于LR算法建立了微信朋友圈转发模型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并以调研获取的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对深入揭示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彭慧洁  朱君璇 《现代情报》2016,36(11):37-42
随着微信爆炸式发展,微信朋友圈已成为信息扩散和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研究微信信息传播以期为企业、政府等机构提供现实指导方案。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传染病动力学,提出改进的信息传播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用户接受阈值”以及关系动机,通过MATLAB仿真描绘微信朋友圈中信息传播过程曲线,得到平台中信息传播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仿真结果表明:用户接受阈值和关系动机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洪巍  王虎 《现代情报》2017,37(6):36-42
本文在传统的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信息传播者,构建了SIRT谣言传播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考虑了网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媒体公信力、记忆效应等因素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个方面定量的分析谣言传播规律,谣言模型传播演化仿真的结果表明,网民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以及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对谣言传播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谣言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健  李飞  齐林 《情报科学》2018,36(7):51-57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病毒营销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准确了解新环境下病毒营销信息传播特 性及演化机理十分重要。【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传播动力学模型,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病毒营销信息传播模型,探究 新环境下影响营销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传播特点及阈值。【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模型可以 有效的模拟新环境下病毒营销信息传播活动,其中在一定条件下市场规模、信息吸引力等因素的增加对病毒营销 活动有促进作用,而用户的信息免疫率、隔离率等因素则呈现抑制效果;营销策略方面多策略组合较单一策略会在 某种程度上提高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借鉴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组成要素和过程,其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和相互关系,将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为表象层、中间层和根本原因层。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小立 《现代情报》2015,35(7):53-56
结合复杂网络与Agent的建模方法对微信信息的传播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微信信息的交互规律构建复杂网络,并在对影响个体传播行为的相关变量进行探究的基础之上建立Agent模型。针对Agent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出3种基于各变量的演化规则。研究利于揭示微信信息传播的关键机理,并有助于对微信平台进行有效利用和管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近年来公益微信崭露头角,发挥微信社交平台的公益情感粘性,对于提高公益信息的传播效 率、调动公众慈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公益微信的平台特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主观规 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层面入手,整合构建微信公益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公益微信的信息传播 行为影响机制,针对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 制等因素对用户的公益信息传播行为有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宾宁  冼文峰  胡凤 《现代情报》2016,36(12):30-35
论文将关系层次作为重要变量加入到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中,分析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时的成本、收益和策略选择。在基于关系层次的基础上,引入强弱关系,建立强弱传播演化博弈、基于关系层次的强弱传播静态博弈、基于关系层次的强弱传播混合策略博弈、基于关系层次的强弱恶意传播博弈等多个博弈模型,分析关系层次和强弱关系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1003班30位同学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对信息1003班成员的微信朋友圈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同时计算了整体网络密度。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或人缘好的同学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中拥有较高的"权利",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信息的流动;室友或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形成小团体;信息1003班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1.
刘虹  李煜  孙建军 《现代情报》2018,38(4):3-11
文章对高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特征与效率展开研究。从985高校的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入手,基于时间特征、内容特征、行为特征构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率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传播特征和效率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将微博、微信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划分为学校资讯、校园活动、思想宣传、娱乐休闲、互动交流等13个类别,探索分析发文主题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时间分布存在差异;在传播特征指标方面,高校微博的发文数、粉丝数高于微信,但高校微信的传播效率则优于微博;另外,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具有互补性,不同发文主题在两个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会话交流过程存在着复杂的网络结构,探究微信群内部网络结构特征并划分成员角色对研究微信群中信息传播及成员角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虚拟社区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真实微信群内部的会话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成员活跃度划分微信群成员角色类型,基于成员相互回应行为与共同回应行为设计成员关联强度算法并构建会话交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静态结构特征及动态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群内部成员角色及地位具有差异性,会话交流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性态势;微信群会话交流网络符合六度分割理论,具有小世界效应的特征;微信群会话交流网络具有动态演化性且核心成员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盛宇  李红 《现代情报》2018,38(7):171-177
微信是现代人常用的社交工具和信息来源,微信资源虽已受到研究者关注,但都针对某一方面,缺乏整体研究。本文采用信息管理视角,按照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共享、知识创新过程全面梳理微信资源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目前对微信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研究较为充分,而对微信知识创新还有很大研究空间,此外微信个别功能和研究层次上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滕奎秀  孙世勋  杨兴龙 《情报科学》2021,39(10):140-145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传播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提升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效 率。【方法/过程】通过阐述可视化农产品内涵及其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分析出微信传播模式 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剖析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在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 序等模式下的传播途径。【结果/结论】可视化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种新型产销模式,其传统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式 必须做出变革。【创新/局限】微信营销信息传播促进资源跨界整合,微信小程序将“线上系统”+“线下系统”+“可视 化监测系统”相融合,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朱宏淼  张生太  闫辛 《科研管理》2019,40(2):106-115
微信群已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但鲜有研究探讨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与传播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机理,建立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模型,推导出了区分隐性知识在微信群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个有限数,并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信群的网络结构对隐性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隐性知识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均匀网络中更快,传播阈值与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只要根据阈值条件将有共享意愿的用户数量与有知识吸收能力的用户数量增加到相应的临界值以上,隐性知识就会在微信群中传播。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