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象学教育学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0世纪 4 0年代开始 ,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思潮之一的现象学对教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此产生了现象学教育学 ,并在欧美国家蓬勃发展。现象学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体验、实践和反思 ,并且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生活的理解”、师生的双向交流、知识的自主建构等 ,都体现了现象学教育学的观点。因此 ,以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对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解读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教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现象学教育学。本文以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英语课程教育的反思和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从现象学视角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知识的自主建构等,均体现了现象学教育学的观点,同时也符合现象学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体验、实践和反思,并且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乌特勒支学派的教育学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原初样貌.在欧洲大陆情境下,"pedagogy"这个词表达的是教师和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共同责任,它涵盖了所有大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熟和发展而与孩子打交道的事件和领域.在学校教育中,"pedagogy"是一门学科,它针对所有与儿童养育有关的专业人员.在欧洲大陆情境下,"pedagogy"是关乎伦理的,被看成一门人文科学.乌特勒支学派在将现象学与教育学结合的过程中,将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和态度;是日常生活现象学,而非哲学现象学.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惟一的一本《现象学教育学》杂志的主编。“现象学教育学”主张教育研究要关注儿童的生活.通过探索儿童的生活体验来更好地理解儿童。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以"回归实事本身"为基本研究精神,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宗旨,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以"本质直观"为认识事物的基本理路,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和意义。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的新颖性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书及作者简介]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从事现象学实践和写作,既向读者揭示了现象学写作的理论背景,又细致地介绍了如何具体地开展现象学研究,包括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形成研究课题,如何多方搜集资料,如何凸现主题,如何通过轶闻进行现象学的写作,如何使研究保持方向等。正如范梅南教授开篇所说,这本书既是一本现象学写作的方法论著作,又旨在唤起读者的教育学反思:我们作为家长、教师或教育者,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实践的现象学教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涵盖幼儿教育.在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概念重建”.现象学教育学以其关注实践中的情境、“回到事情本身”的全新视角,为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借鉴现象学教育学充满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教育行为.通过反思以及“概念重建”,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行为的规范性,从而真正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9.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现象学教育学是什么,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及现象学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制约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深入研究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完善措施,以期为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幼儿园教师培养高等教育化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是课程方案的设置。其中,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品位和受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我们应在突出其专业性的基础上,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并促进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为此,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需建立以专业性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形成包含专业信念和情意培养、精选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反映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综合的课程内容,构建实践取向的多样而开放的课程结构,共同促进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调查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情况,调查从课程对幼儿园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课程学时和课程内容的适当性、学习效果和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几个方面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策略,以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幼稚师范课程思想主要体现在课程研制的方法和课程体系的特点两大方面。在课程研制方面他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科学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规为参照;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聘请专家、集思广益。而他所建构的幼稚师范课程体系则体现出如下特点:课程目标的先进性与整体性;课程内容的广博性与专业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践性与研究性。整理和学习陈鹤琴先生的幼稚师范课程思想,对当今正处转型期的幼儿师范院校做好课程设计工作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元文化社会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多元文化观念以适应社会需要.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对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广度及难度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幼教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对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和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本科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新两国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构成、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同新西兰相比呈现出多元性,两国课堂教学学时差异悬殊,中国学前教育本科课程门类更为复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不如新西兰,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经验值得中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课程创生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或幼儿的兴趣需要,优化整合幼儿园内外资源,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批判,主动地、创造性地建构适合幼儿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的过程,实践性、生成性、建构性、反思性、动态性、开放性是其主要特征;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具有巨大的现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沿袭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目标模式,存在着课程目标学术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实践、课程实施呆板单一等问题。有鉴于此,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可以基于实践取向,从突出特长、重构体系、贴近实践、多元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能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实践性效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强化教学实践性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