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赛实际统计和观察,分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战术行动运用现状,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散打运动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按武术散打战术的攻防性质,产生5种复合形式与7种战术行动指标;战术行动在比赛中运用的质量和产生效果是运动员取胜的重要因素;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战术行动运用成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7种战术行动运用次数以防守反击、防守反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最多;成功次数和成功率以防守反击、防守、进攻后防守反击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第29届奥运会的男篮比赛中,强调整体攻防,依靠集体力量获取胜利已成为参赛队的共识.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由于配合简练、进攻成效高,使个人能力和球队整体结合在了一起,受到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队的普遍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比赛中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世界高水平队伍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特点,为中国男篮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甲A男排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男排联赛各强队比赛中战术结构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甲A男排各强队比赛中以接发球前排平面战术攻为其进攻战术结构的基本特征;立体攻中的后排攻和后排强攻也主要用于接发球进攻;前排强攻在接扣球进攻中的运用次数比例高于接发球进攻.接发球到位率是保证我国男排发挥进攻战术特征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4.
第12届欧洲杯攻入前场35米区域进攻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欧洲杯15场比赛进行统计,并从进攻类型、进攻方式、发动场区、传球次数、参与攻防人数、进攻时间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揭示了本届欧洲杯攻入前场35米区域进攻战术的一些特征,旨为我国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移动进攻战术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我国篮球队在比赛中采用移动进攻战术不多,并就移动进攻的教学中如何对战术能力培养,以及移动的实际运用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界外球固定进攻战术配合是篮球比赛中简单、有效的特定进攻战术配合方法,在掷边、端线界外球时所运用。随着现代篮球比赛逐渐向高强度对抗下的激烈争夺方向发展,战术运用更趋灵活多变,但是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在比赛中不少球队往往因缺乏有效掷界外球战术配合而错失好局。随着篮球规则的变革,掷界外球进攻的机会越来越多,目前在各类比赛中,对于这种进攻方法重视得还不够。因此加强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掷界外球固定配合训练,并有针对性地合理而熟练地运用,对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扭转比赛的局势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采集法等方法,对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比赛中进攻技术特征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塞尔丹巴是一名典型的远距离打法型,技术运用全面,隐蔽性强、击打准确,具有较好的距离感和掌控进攻时机的能力;进攻技中移动较少,能较好控制重心,多以控制距离的方式移动;以直线性拳法运用为主,速度快,且突然攻击;但他攻防技术运用相对单调,变化不大,很容易被对手发现防守破绽,比赛中失点主要集中在进攻起动和与对手在相持阶段被对手用后手直拳击中。本研究对中国运动员制定参赛预案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2010赛季CBA各队攻防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009—2010赛季CBA联赛各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2009—2010赛季CBA各队进攻能力上海玛吉斯队最强,八一双鹿电池队最弱;防守能力RSR等级天津荣钢队最高,北京金隅队最低;攻防RSR值与联赛名次具有高度显著关系,RSR值越大,联赛名次越好。  相似文献   

9.
对CUBA的优秀女队的技、战术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四届CUBA联赛中进入过女4强赛的6支球队的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对第四届CUBA女4强赛中3场比赛中的攻防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录像观查统计.研究表明: CUBA的优秀球队在投篮命中率、抢断球、以及传接球等基本技术上逐年有所提高,但与WCBA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CUBA的优秀球队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技术动作不规范;防守犯规多,防守战术缺乏攻击性与多变性;进攻得分的手段单一,快攻得分所占比例低,进攻的速度、节奏缺乏变化,进攻战术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总体来看技、战术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对快速进攻进一步定义;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时机以及表现形式,发动快速进攻的场区、完成时间、参与人数、运用手段、攻击线路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揭示现代足球比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特征,了解和掌握世界高水平球队运用快速进攻战术的最新动态,以期为丰富足球快速进攻战术理论并对提高我国足球整体认识水平、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借鉴.本届世界杯16强快攻主要从中、后场发起;上、下半场快攻次数基本相同;在前场3 S内利用个人突破、3次以下传递,在中场5 S内利用个人突破、5次以下传递,在后场7 S内、5次以下传递完成快攻;以2~3人参与快攻为主;快攻方式主要有个人突破、2过1配合、连续短传、转移进攻方向、快速发出定位球,连续短传方式等;快攻线路多集中在边、肋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场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外线射门、中锋射门、防守反击、六打五攻防等技战术应用效果,分析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赛中各队伍的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各男子水球队发展不平衡,各队整体实力差异明显,且各队的整体厚度不够,除广东一队和上海一队外,其余各队缺乏核心队员和技战术特色风格等;队员的技战术上不够细腻,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认为我国男子水球队要整体发展提高,还需遵循水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加强人才培养及技战术训练实践和训练理念的改变,重视训练的科学化,积极探索水球运动的制胜因素,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男篮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技术统计、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南之战中,中国队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队进攻手段单一,缺乏组织,战术灵活性差;以个人防守为主,忽视对无球队员的控制,对对方核心队员的防守缺乏手段,抢防守篮板球意识差、战术安排不当,与快攻衔接出现问题。应更新篮球理念,加强后卫和年轻队员的培养,以内线带动外线,实现各位置均衡发展,走整体、全面、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总投篮次数和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在“总投篮命中率”和“2分球命中率”上与对手具有显著差异;中国男篮个人进攻比率太高,而通过全队配合进攻比率太少,在进攻战术方面选择单一,进攻效率低;比赛中不适应世界强队超强的防守强度,体能较差,抢断次数低,失误次数高,助攻次数低;中国男篮防守的压迫性和侵略性不够,自身的脚步动作慢,内线和外线在防守的攻击性、伸缩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男篮攻守转换速度慢,尤其是在内线防守时的轮转换位速度慢,不能及时和有效地防守世界强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2006年世锦赛前16名球队12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与中国队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投篮命中率因子对世锦赛8强的总体制胜因素贡献率最高。(2)投篮数对世锦赛前8强主要得分关联贡献率最高。(3)中国队队员体能存在不足。(4)12项技术指标中对手投篮命中率对8强失分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2010-2011赛季欧洲冠军杯32强11项比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反映技术的共性因子,根据线性方程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在此基础上做分层聚类分析,比较不同类别足球队攻防差异。结果:(1)决定球队技术能力综合因素为攻防效率和攻击性防守两个因子;(2)聚成控制球打法、攻击性防守型、直接式、破坏性防守型战术占优势;(3)控制球打法比直接式打法攻防效率有优势,攻击性防守优于被动防守。结论:本届欧洲冠军杯足球联赛各队攻防效率与攻击性防守因子呈现非均衡化,稳固防守向攻击性防守发展,直接式踢法格局被控制球型打法所打破。  相似文献   

16.
通过CBA2002—2003赛季总决赛八一和广东宏远两队的全部4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八一队赢球,靠的都是整体打法,继承和发扬了老八一队的传统打法,坚持整体作战;战术运用灵活,配合默契,投篮命中率高,防守具有威胁性,整体实力较高。广东宏远队快速灵活,三分球投篮命中率高,身体条件好,内线攻击力强,但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与入一队相比在经验、技术上还有差距,心态也需调整。  相似文献   

17.
运用观察法进行区域统计,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淘汰赛阶段16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射门前最后一次战术运用的基本特征,运用PARETO法划分出主要和次要进攻手段,对射门与射门前最后一次战术手段运用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对主要的进攻手段和评价最好的进攻手段进行研究,揭示战术特征,为研究射门与战术手段的关系问题提供定量化的参考。通过研究,主要的进攻手段是中路传切、定位球、个人突破、边路传切,但是各种进攻手段的运用已经多样化,其中长传战术的综合评价最好,进球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的进攻技术数据,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中国队外围队员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进攻方面过分依赖内线,内线整体得分能力不及对手,三分命中率低下,缺少场上组织核心;中国队战术缺乏理念,整体性差,打法单一,缺乏鲜明的特点;比赛中队员攻击力量不均衡,失误较多,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比赛作风不顽强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不能取得更好成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及比赛对手的攻防技战术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找出中国女排的不足与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的发球攻击性不强;一攻体系中接发球的到位率不够稳定,主攻队员强攻不强;防反体系中拦网的有效率不高,后排防守不到位,反击进攻的扣球成功率偏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篮球运动的日益职业化、产业化,各队伍间的实力差距亦日益缩小,教练员如何在比赛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换人战术赢得最终胜利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练员应充分利用换人规则,依据对方以及我方攻防特点,考虑我队队员的临场表现,使我方队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并能营造比赛气势,把握比赛整体节奏来换人,组成针对比赛实际需要的最优化组合,以抑制对方,来取得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