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凡是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或与燕赵先贤有关联的、或是燕赵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成语都属于燕赵典故成语。燕赵典故成语蕴含着历史、文学、艺术、思想、医学、地理、宗教、民俗等诸多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民族文化、优化河北发展的人文环境、促进燕赵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界对于探讨文学的意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而文学争论的本质是对历史中的文学作品进行阐释,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得到不同的理解。"白兰滞留"和"牧师之死"这两个事件的设置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由于书中巧妙的写法从而使霍桑的这部小说叙事更加典型,对《红字》作品的理解也更加多样性,这也体现了作者的独特创作性。  相似文献   

3.
,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5):161
《池州学院学报》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地方,创新文化,扶持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是《池州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一直以来,《池州学院学报》坚持围绕地方文化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术热点、学科发展来凝练特色。以鲜明的九华山佛文化、贵池傩文化、杏花村文化、池州生态与旅游文化、皖南民俗文化等区域文化特色,在我国学报界、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先后  相似文献   

4.
贵池傩戏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池傩戏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贵池傩戏的传承脉络和影响因素,挖掘隐藏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的贵池傩戏中的原始的健身价值,进一步拓展贵池傩戏在地方体育旅游文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以引起人们对贵池傩戏体育文化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民俗现象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淳厚的民风民情为文学作品增光添彩,使它的内涵更丰富、更具地方和民族特色。许多以描写民俗为主的优秀作品,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风格各异的窗口,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画面。如异军突起的晋军队伍中郑义的《老井》、张石山的《仇犹遗风录》、李锐的《厚土》等作品,就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山西大地上独特的民风民情。湖南作家  相似文献   

6.
敦煌遗书不仅保存了很多珍贵文学文献,而且记录了一些文人作品在敦煌民俗中被实际应用的生动细节。写卷P.3608、P.3252中即保存着王泠然的《寒食篇》、《夜烧篇》在相关社会仪式中被应用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7.
近来读到霍志军先生的《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这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唐代御史与文学》的基础上后续研究的又一部成果。早在作者2007年赴陕西师范大学跟随著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傅绍良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时,其就有了一个更为长期、宏观的研究计划,因为"唐代御史与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厚的选题。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文”轻“道”的错误倾向,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地位为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古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作品中蕴含着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祖国的统一繁荣,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历史都被文人通过不同文学体裁生动地记录下来.从先秦到近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样等有成就的爱国作者,并留下了大量爱国忧民、歌颂祖国河山,反对外族侵略为内容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连接古今文学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历代爱国作家及其作品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贬谪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唐宋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贬谪文人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却是光彩照人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此为动力而进行他们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前,鬼谷子隐居授徒之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信史《史记》告诉我们,鬼谷子隐忧授徒之地在齐国。今之山东境内与鬼谷子相联系的地方有三处,从历代方志考证、遗迹遗存、民间传说等方面考证,鬼谷子隐居授徒之地在淄博的梓撞山最为可信。  相似文献   

11.
客家民间文学与客籍作家文学是客家文化孕育的一对双胞胎,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遗憾的是:这种弥足珍贵的客家文化,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与研究。客家民间文学为客籍作家提供了创作理念和文学创作中关的形式;客籍作家对客家民间文学进行再创作并使文学作品雅俗共赏。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作家文学的相互渗透、影响,使客家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与汉族书写相比,台湾原住民文学的书写尤其是女作家的书写属弱势的一环。上世纪末的台湾文坛,女作家书写中的身体、情欲主题是女性找回自主书写权的表征之一,但这种以女性私领域为出发点的书写并非惟一的女性文学出路。台湾原住民女作家的书写内容几乎整个涵盖在女性生命史的书写之中。对部落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有意识书写者应属排湾族女作家利格拉乐.阿乌。而对部落文化特质的使命感,无论男女作家的文本中都可窥见。以私领域的书写方式介入族群文化议题,以个别女性活动记忆为出发点的描写,展现了女作家文学不同于男作家的特色。以早期女性主义批评者的观点检视原住民女作家作品,性别位置对于作品的确产生了相当影响。统整原住民文学发展的现状,以女作家作品为焦点,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Most sprots forms in Chinese folk customs at all seasons and on national ritcs cmcrged with natural worship, superstition and taboo.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e background, sports in various folk customs were divcrsified. After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feudal society,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n national rites gradually turned into recreatively activities in sensonal folk customs (the change was relational late in national minority area). National migration and mergence in the past dynasties led sports in folk customs of different places to absorb cach other and be further developed. Since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sports such as dragon-boat race, wrestling, football, archery, horsc race, tug-ofwar and height scaling had in fact turned into the common cultural wealth of many nationalitie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岁时和礼仪民俗中的体育形态大都是伴随着自然崇拜、神鬼迷信和禁忌等产生的。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和人文背景的不同,所以民俗体育也各具特色。魏晋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礼仪民俗中的体育,逐渐转为岁时民俗中的娱乐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变化较晚)。而历代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又使各地民俗体育相互吸收和发展,自隋唐始,龙舟竞渡、角力、蹴鞠、射箭、赛马、拔河、登高等,事实上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水浒传》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常常可以见到其中对某种风土人情或民风民俗的描绘,虽然这其中作家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民俗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买地券是中国古代亡者向神灵买地的契约凭证,具有很强的民间宗教色彩。通过对江西地区宋元时期买地券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宋元时期江西的民间信仰和丧葬习俗,丰富史学研究的成果。海棠花馆藏新出土江西地区买地券共36块,为宋元时期,出土地主要集中在江西抚州、洪州等,按其功能分为买地类、告神类、志券合一类三大类型,揭示了宋元时期买地券逐渐走向志券合一的过程,为宋元行政区划、江西地区道教信仰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使学界对这批新出土江西地区宋元时期买地券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像。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郭著的经典地位,显示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8.
杜甫评价庾信作品时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后又屡屡用"老成"评价他人的文学作品。"老成"体现出杜甫的文学审美观念,也是杜甫作品努力追求并达成的艺术高点。溯源"老成"一词词义,结合历代文学批评家对"老成"的理解,分析杜甫后期作品,发现"老成"一词既有"穷而后工"之意,也有"宏博渊雅"之内涵。  相似文献   

19.
贵州黔东土家族花灯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花灯的音乐、舞蹈、、语言、表演、民俗等都较好地保存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2005年思南土家族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民间文艺从祭祀仪式到歌舞表演的文化变迁,这对我们研究中国民间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