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文化心态方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指出译者的文化心态是影响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译者文化心态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译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强弱,译者所处的特殊历史和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绍兴黄酒文化的翻译为例,探讨非遗英译的归化异化策略选择问题。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要基于更好地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的原则,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对于有一定海外影响力的黄酒术语,译者要依据国标,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对于海外知名度比较低的黄酒品类和酒俗文化的翻译,译者可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对于英语世界比较陌生的黄酒典故和酿制工艺流程的翻译,译者可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归化的矛盾和归化译者、异化译者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文化词、习语以及新生词汇等方面举例,对比讲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用法,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7.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文化翻译策略中的争论焦点.论文从毛泽东诗词翻译入手,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背景及译者的态度这三方面讨论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并通过实例进行佐证,最后指出异化策略是传播本土与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同时也指出,强调异化不等于否认归化.  相似文献   

8.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文章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不是否认归化;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电影《超能陆战队》字幕翻译的个案进行分析,讨论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与俄译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结合归化及异化翻译理论,探讨语言的地域差异,从译者主体性和文化因素分析归化、异化策略在影片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人的文化心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积极的文化心理,消极的文化心理、颓废的文化心理。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倡导先进文化,强化积极的文化心理,对消极文化心理加以引导和调适。要剔除颓废文化心理赖以生存的土壤,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不仅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文化特征,而且心理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为研究者及研究活动的文化负载。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文化心理,研究者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心理文化。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体现了心理学文化意识的积极拓展。  相似文献   

13.
小农化心理结构的多面性、矛盾性集中体现为求实心理与空想玄虚的背反,不满足与消极满足的背反,主人心理与奴才心理的背反,求稳心理与急躁心理的背反。这种双重背反的化心理结构通过鲁迅塑造阿Q这一学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正是以他人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异乎寻常的敏锐,以批判性话语,以阿Q为模特儿,深层次地解剖了中国传统农民化心理结构的典型阿Q精神胜利法,以唤醒民众的主体意识,启蒙民众心智,达到改造中国国民性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心理是一定社会、时代状况下人的活动的内在法则和存在方式。周作人的杂诗在儒家人生主义、批判气节、人情物理主义和忍过事堪喜几个方面展开。忧惧心理是周作人杂诗文化心理的主要内容,而虎与狼、梦与醉、故园与天河几组意象则集中说明了周作人杂诗文化心理的复杂趋向。  相似文献   

15.
文化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文化心理通过教育积淀为个体心理,心理健康需要重视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教育重视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的构建,这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国传统教育对解决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向卓越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同时亦应通过教育促使学生的平常心理的养成。秉持平常心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的目标,才能理性地调适心理难堪,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人际和谐,并真正体味人生的意义;非平常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格缺陷,也由于过早被意识到与被夸张的生存压力、不良文化因素的刺激,以及学校教育在精神引导方面的偏颇所致;要重视平常心理的教育,必须强化整体教育中的智慧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的文化心理走向,并尽量调整现行教育管理中容易形成负面影响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郑红  汪凤炎 《中国德育》2006,1(9):28-32
孝道主要包括孝心和孝行两方面内容。孝道的精髓之义在于:孝心为本,孝行为末;孝心是内核,孝行是孝心的载体。传统异化的孝道观主张“父为子纲”式的单向孝道思想,片面强调以“礼”待父母。当代要传承孝道,就要发挥孝道的积极功能;适当扩大与限定孝道的适用范围;舍弃他律孝道,倡导自律孝道;倡导平等、双向的孝慈式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了青春期的躁动之后,郁达夫逐渐表现出中年文化心态的特点来,并潜在地影响到他的创作。中年文化心态一方面是他个人性情与人生体验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认同心理的表现。随着中年文化心态的形成,他也逐渐向传统文化与审美的方向靠拢,抛弃小说选择游记、诗词正是这样一种合乎性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卓洪艳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3):51-54,50
唐代文言小说留下大量的科举士子累举不第的记载,分析小说中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科举士子和唐代小说。论文试从羁旅行役、生活困顿之苦楚;羞愧失意、怀才不遇之抒泄;儒家进取、道佛归隐意识之转换等方面阐述其所折射出来的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