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前言 0.1普通话里读〔1??〕的虚词通常分为两个:“了_1”和“了_2”.“了_1”表示动作的完成,出现在“V-X”框架中(“X”代表“V”的后附成分,包括宾语和补语).如:“我买了三张票.”“了_2”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出现在“VX-”或“V-”框架中,后面有语音停顿.如:“刮大风了!”“他已经睡了,咱们走吧!”从“了_1”和“了_2”的分布可以看到,当“V”的后面有附加成分“X”时,它们是对立的:“了_1”出现在“X”的前面,“了_2”出现在“X”的后面.现在我们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解放前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果”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3.
“在门外”的“在”是动词,“站在门外”的“在”是介词,“站在了门外”的“在”又成了动词,这种分析是不严肃的。本文认为只有一个“在”是动词,可称之为定向动词。与“在”用法相同的,还有“到、往、向”等。  相似文献   

4.
否定副词“不”和“没”一向被认为是基础汉语教学的重点。留学生经常把“不”和“没”弄混 ,往往在该用“不”的地方用了“没” ,而在该用“没”的地方又用了“不”。有的时候虽然用对了“不”和“没” ,但又把“不”和“没”在句中的位置搞错了。本文结合留学生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出现的错误 ,首先从语用上对它们加以区分 ,另外又对它们所出现的位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常”作为独立的哲学范畴,是理解《老子》“道”论的重要维度之一。“常”在时间上表现了“道”的恒久性,在空间上表现了“道”的稳定性。理解“常”需经过三重进境。首先,要明“常”之现象。“常”在万物的生命历程中表现为“复命”,在万物的生命状态上表现为“知和”。其次,要达“常”之本质。“常”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道”循环往复的周行过程,在空间维度上呈现了“道”比于赤子的和谐状态。最后,要显“常”之价值。“常”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政治化为“无为”之道与“损益”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对师德教育“真真切切”的重视中,某些“师德问题”反被“忽视”了,出现了多层面的“缺失”现象。在教育起点上,存在着受教者内在“信念性”和教育者施教“理念性”的缺失;在“真善美”关系上,存在着师德师智师艺结构“融通性”和功能“转化性”的缺失;在教育“影响力”上,存在着横向“聚合性”和纵向“连续性”的缺失;在修行实践上,存在着榜样“示范性”和自我“独立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六一”未到,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却早已做足了“准备功夫”,人们每一年都期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儿童节,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童趣”中展现“童心”、在“童音”中体验“童真”、在“童戏”中获得“童欢”,真正让儿童成为节日的唯一主人,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欢乐.然而,事实却是一些六一节活动完全背离了这一初衷:要么将“拿名次”当成了节日的“唯一”。  相似文献   

8.
鉴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暴露出来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纠“左” ,1 95 9年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在会上彭德怀同志向毛泽东主席上了“意见书” ,客观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严重弊端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 ,要求取消“三面红旗”。但是 ,由于当时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毛泽东本人的错误判断 ,这封善意的“意见书”被看作是向党中央的“下战书” ,使会议由纠“左”转入反“右” ,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右倾”斗争。“反右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展 ,给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9.
新编隆中对     
二“旧瓶装新酒”,贵在酒“新”。有位同学写“机会”话题,选用了“故事新编”文体,文章虽然在内容上有扩充,在“旧瓶”中加了“酒”,但此酒并不“醉人”。须知:“酒”贵在“新”,文则贵在新的立意。先请阅读加了夹批的原作!  相似文献   

10.
明人“韵”论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韵”之为“声”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诗之“声”,具有独立于“义”之传达的自指性及审美的情感性;在“韵”之为“神”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神”在结构上对“声”之“有限性”的超越,在生成过程中对“声”之“人工性”的超越。而对工具性、人工性、有限性的超越使诗之“声”获得了澄明人与世界万物的本体功能。明人“韵”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本体意蕴。  相似文献   

11.
王瑾 《上海教育》2023,(10):58-59
<正>学校聚焦政策设计“规划图”,紧扣服务规范了“基础工作”“特色项目”“品牌活动”的“路线图”,通过精准的“施工图”,在创新实践上更有作为,描绘“双减”“实景图”。2021年,“双减”被列为闵行区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面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双减”该如何融入?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在经过几轮研讨后,制订了学校“双减”总体实施方针:整体设计、板块融合、逐步推进。聚焦政策设计“规划图”,紧扣服务规范了“基础工作”“特色项目”“品牌活动”的“路线图”,通过精准的“施工图”,在创新实践上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和清华大学校党委的部署,“两课”教学部在新学期开学前召集全体“两课”教师集中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研究和提出了在“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路和措施。 在认真领会“七一”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全体“两课”教师统一了“两课”教学贯彻对学生进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第一,“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新时期我党的建党纲领和行  相似文献   

13.
李静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1-83,88
日语中的“ティル”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体助词,与汉语中的体助词“在”“着”“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体意义的角度对“ティル”与汉语体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好意思”在意义上依赖“不好意思”,在句法上依赖否定结构,需要出现在由“不”“没”构成的否定性结构中,或者出现在反预期结构中。“好意思”的否定依赖性源于“好意思”的历时演变过程,“好意思”成词晚于“不好意思”,是“不好意思”在反问句中的变形使用中产生了“好意思”。  相似文献   

15.
有趣的游戏     
今天上午,老师带我们到操场玩了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游戏,那就是“老鹰捉小鸡”。一位同学扮演“老鹰”,另一位同学扮演“老母鸡”,别的同学便都是“小鸡”了。我们站成一队,后面的“小鸡”拽着前面“小鸡”的衣服,生怕掉队而成为“老鹰”的“美味”。“老母鸡”站在最前面,紧张地盯着“老鹰”,随时准备“迎战”。忽然,“老鹰”扑了过来,“老母鸡”赶忙张开双臂,用整个身体挡住“老鹰”的去路。“老鹰”往左“飞”,“老母鸡”咯咯咯叫着,带着“小鸡”往右躲;“老鹰”往右“飞”,“老母鸡”带着“小鸡”往左躲。“老鹰”这下没辙了,站在地上…  相似文献   

16.
“历”和“厉”是同音形近字 ,教学这两个字时 ,我主要从字形入手 ,对它们进行了辨析 :都属“厂”部 ,所不同的是“日历”的“历”是在“厂”部里有个力量的力 ,“厉害”的“厉”是在“厂”部里有个千万的万。但是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 ,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将“历”、“厉”混淆 ,尤其爱把“厉害”写成了“历害”。鉴于此 ,我又想出了一个比较直观有趣的办法 :我把这两个字比平时扩大了五倍写在黑板上 ,一边写一边说 :“工人叔叔在工厂里出力做工。”这样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大的“历”字 ,我又指着它接着说 :“他们干什么呀?原来是加工日历 ,经历…  相似文献   

17.
彼在     
一切事物因时因地因缘而在,“在时”、“在场”、“在缘”之意谓“彼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彼在”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应先有“彼在”而“此在”,有“此在”而思想,有思想而语言,也就有了现实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思想的世界.本体论研究有“在”(老子的“无”、“道”、黑格尔的“有”、“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在”)→“彼在”→“实在”(老子的“有”、黑格尔的“实有”‘实在”、海德格尔的“此在”)→万事万物的存在几个层面.“彼在”也就是道、在、此在及万事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凡是时间之在、空间之在、因缘之在.一切无非时间、空间、因缘的产物,都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涌现,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它们的消失而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8.
1 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是目前在各类教育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但是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各异。有“课程说”、“学习方式说”、“教学模式说”、“课程与学习交互说”等等 ,更有不少文章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语焉不祥。很多学校在课程说的影响下 ,认为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就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这样做割断了它与各门学科教学的联系 ,结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成了教这门课的老师的事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的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在学科学习中仍搞应试教育 ;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此文在对“距离与美”的正反阐述中,都突出“距离是一种心情”。从“距离是否产生美”切入,升华出旨意“距离是一种心情”,这种升华是植根在正反阐述中的:在正面阐述中,“明月美”是因为“充满了希望”,“牛郎和织女美”是因为“源于……苦难”;在反面阐述时,“墙不美”是因为隔绝了“亲情、友情、爱情”。此文以“美”为弓,“情”作箭,射“距离”——构思巧妙,立意独特。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认为,在中古时期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新出现了“伊”、“渠”、“他”三个形式,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他”逐渐取得优势,并将“伊”和“渠”排挤出共同语,使得它们只成为了方言词。但是学界对于“渠”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和“伊”“他”的关系的研究还存在分歧。“渠”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不一定来源于语法功能扩大了的“其”。“渠”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范围较广,甚至出现在了通语书面语中,但始终只是个南方方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