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正导致公共教育体制的重构,政府的教育职能在这场变革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科层体制,被逐步打破,学校、市场和政府正在构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市场化、民营化取向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教育体制重构中的共同特点,择校、竞争、学校自主权和凭单制构成了改革的几项主要的政策思路。在我国,近年来在公立学校改革的实践中集中地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市场化、民营化运作形式,不同程度地把公共教育与市场结合起来,这些改革已经给学校的运行带来了一些初步的变化。改革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导致出现一系列经济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分配的社会公平问题。深入理解当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复杂性,特别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分配的复杂关系,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的公共教育体制在过去20年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因来自于人们对教育的更平等、更普及、高质量、高标准的追求,来自于人们对公共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不满。各国的教育改革普遍把矛头指向了由政府包下来的、通过纳税人的税负来维持的庞大教育机器,因此公共教育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0多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市场化、民营化这种专门化的形式,来打破不必要的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最终改善公共教育的绩效。因此可以说,推行市场化、民营化是促进公共教育体制提高效率和质量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改革思路,用一个商业术语来说,就是教育必须更具备“生产力”。极其相似的教育改革同时出现在许多国家,并且改革的重点都集中在公共教育体制的政府垄断上,制定了一系列用市场化、民营化的方式改造公共教育体制的教育政策,试图重构政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理解为是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教育改革更多地面对的是一些共同性问题,国别差异从未有过的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主要表现为市场力量与机制介入、公共教育权力的转移以及学校自主权的提升。但是随着市场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深化,教育的选择性、公益性、公平性与竞争性等一系列改革伦理问题也不断凸显。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革与决策的伦理质量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多方参与相统一,坚持差异公平与弱势补偿相统一,坚持个体选择与教育公益相统一,坚持分类管理与公平竞争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体制改革与改革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国家的力量建立公立学校,向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这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理性选择。公立学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在国家权力等级结构和能力分层等级结构的双重控制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了世界性的公共教育重建运动。各国的改革都试图打破政府对教育的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最终改善公共教育的绩效,因而具有某种相似性。我国近几十年来的教育改革也具有与国外公立学校改革相似的性质和过程,通过市场对教育的有限介入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这已经成为改革公立学校运行机制的重要思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面临两个关乎改革伦理的问题:改革应如何坚守公立学校的公共性,现在教育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就是源于公立学校也去谋求自己的私利;改革应如何维护简政放权改革所形成的公立学校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当前正出现某种倒退的倾向。这是两个不同的、有时很难完全兼顾甚至会产生冲突的伦理问题。既要坚持公立学校机构的公共性质,又要坚持公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性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改革伦理问题的要害大概就在这里。深入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8 0年代以来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浪潮。尽管各国教育改革各有其特点 ,但是 ,教育体制僵化、效率不高、教育质量低下等这样一些共同的问题 ,又使得他们的改革具有了一定的相似性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育的市场化 ,即将市场法则引入教育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 ,并从中得出几点启示。一、教育市场化理论 :经济学家的教改方略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国家承担起教育职能 ,大致始于 19世纪中后期。此后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将教育当作一项公共的事业 ,把办教育作为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来看待。然而面对教…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 近二十年间,我国教育事业经过一系列改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过尽管整个教育改革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并逐步形成教育体制的新框架,而迄今为止对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就连“教育体制”一词的含义,似也若明若暗,故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机构在近20年间,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形成了一种非政府的和非企业的组织特征.显然,举办公共教育的状况显现出一种多元化的体制.举办者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举办目的可以出于纯公益性质,也可以追求合理回报.这种变化正在逐步地改变现行公共教育体制的面貌,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欧福利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遭遇转型的阵痛,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在所难免,自此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公共教育改革运动.在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之下,北欧国家公共教育改革的市场化、民营化、学校竞争、权力下放、扩大父母选择权、目标导向的绩效管理逐步由理念走向实践,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性教育改革话语.北欧五国的改革更能体现新自由主义等思想对全球性公共教育改革运动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机构在近20年间,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形成了一种非政府的和非企业的组织特征。显然,举办公共教育的状况显现出一种多元化的体制。举办者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举办目的可以出于纯公益性质,也可以追求合理回报。这种变化正在逐步地改变现行公共教育体制的面貌,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及其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市场作为一股驱动力正推动着基础教育改革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现实前行。但市场化改革与教育的伦理精神是根本相悖的,它不仅消解了基础教育作为公共、公益事业的价值信念和道德追求,还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与社会不公,导致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应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1.
蒲蕊 《教育研究》2006,(6):34-40
评估型政府的形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共同特征。对“评估型政府”概念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政府管理教育职能的改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政府如何在放权的同时保持对公共教育的强有力的领导。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评估型政府的形成与发展意味着政府与公共教育关系的重建。在我国,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出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的政策思路和改革路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政府管理教育模式与新的政府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2.
师德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师德建设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何应对挑战, 确保高校师德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现就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作了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在管理主客体、管理制度设计以及利益关系三个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在解释与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客观公正评价其教育改革进程,并进一步研究和借鉴美国以市场为基础的变革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教育研究方法中“质性”和“量化”的严重失衡、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偏向和追求、在“学历至上主义”风气影响下所形成的“价值制度化”弊端等等,都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的现实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关注教育实践、形成创新务实的学术研究风气,并锐意投入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不是税费改革造成的,而是以往一些问题的延续。为保证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够得到切实保障,需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财政预算体制;中央政府要切实改善教育投资结构;省级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教育的责任;教育财政要公开透明,加强审计,实行收费听证制;构建教育财政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6.
林世华 《考试研究》2010,(1):22-37,21
近年来国际间的课程改革浪潮,使得评价不单单仅是诊断和监控学生经由课程教学的学习成果,而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功能;评价本身能够左右社会观感,作为教师评鉴的依据,亦能以一种特殊形式彰显教学企图。就教育现实而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的拉锯,唯有让评价回归到课程目标,也让教学回归到课程目标,方能妥适连结评价与教学,并正向引导教学和评价的进行。因此,揭示清楚可行、贴近教学需求的课程目标,俨然成为建构课程纲要时最重要的一环。本文提出“藉由评价来反映课程目标,再回馈至教学设计”的课程改革具体策略,并以2001年认知目标修订版认知历程向度中的“理解”为例,辅以台湾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所公布试题,逐一说明评价如何帮助教师厘清课程纲要中课程目标的构想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9.11”后,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强化安全教育、公民意识和爱国精神,扩大入学机会,提高科研质量及其应用水平和优化财政结构等方面。改革成效斐然,但仍有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存在,如公立院校的发展危机、教育公平问题以及关于学术自由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依靠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的教育服务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在教育领域中 ,市场的自愿交易关系和新的教育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中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正在经受市场的挑战。它迫使学校教育机构这一相对保守的领域直面市场 ,从而促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当前学校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市场化运作形式 ,根据市场介入的程度不同 ,这种学校市场化运作可分为九种不同的类型。由此中国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了市场介入教育所产生的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及其基本面貌 ,将取决于如何认识和解决这对矛盾 ,以及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混合制学校"在办学体制上兼具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双重资源和特点,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资源品牌等方面拥有比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更多的优势,但其发展中所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明、政策界限不清等问题对教育公平和民办学校发展有负面影响。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各类体制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Market-Driven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Racial Politics of Advocacy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What is the landscape of the racial politics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Obama? To what factors can we attribute the seeming educational policy consensus from Washington, DC, to the states and from philanthropies and policy entrepreneurs in urban school districts? 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opposition to the policy menu?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mmonsense understandings in education reform,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ssertions that market-based schooling options are superior for children of color, and argues that a primary reas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such reforms is an underexamined advocacy coalition, formed nominally around school choice, while also encompassing several other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al reform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this network, arguing that its dominance has precluded an understanding of counter advocacy against school choice and related reforms. It then describes several past and current movements that challenge commonsense understandings of the reforms’ currency, as a way of pushing back against the reforms’ expansion.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activities of grassroots community groups in response to market-based reforms and argues that these efforts can help to expand public deliberation on complex matters of educational policy.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se efforts to highlight the concerns,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 to educational inequality being articulated within communities of color and with their all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