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只注重客观知识灌输而忽略人文精神培养的现象。人文素养是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忽略人文精神必将制约科技的发展,缺失人文素养的教育也必将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深化,科学与人文教育双管齐下,积极拓展人文教育的方法,加大应用型人才人文素养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越来越重视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上的满足与发展,高校的动画专业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人文关怀来做好动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在高校动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情况,提出提高人文关怀在高校动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策略,旨在更好的促进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应处理好学生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实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并建立完善人文素养的评估体系,既要培养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才",同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多把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高校师资的整体素质,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但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境。对此,应通过加快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培训;建立应用型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大应用型专业教学团队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等手段来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困境与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时教育科学知识价值的贬抑、知识结构中教育科学知识的不足、知识建构过程中教育科学知识获得和增长机制的欠缺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困境。化解知识困境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高校教师成为教育科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高校成为教师知识建构的支持者、政府成为教师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时分配在整个课程结构中不合理,较集中在公共必修课领域,师生人文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人文素质水平不高.建议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的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方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新工科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以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省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为例,面对新工科建设专业需求,学习国外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面向本地经济社会需要,以德国应用型大学模块化理念,构建连接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工程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是目前较普遍的问题,这也出现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看待世界和社会的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创新精神和实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重视人文课程教育教学,提高在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传授人文知识的能力,在网上构建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平台,并发动各院系和部门开展人文方面的活动,建设具丰富人文内涵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人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注重培养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提供的所学专业的实践活动。随着国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开始向"应用型"教学转变,如何做好"应用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是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体育专业如何在教学上实现"应用型"转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创新发展政策,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应用型转型创新发展试点专业为例,结合工作实际,从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两个方面加阐述,并提出了未来推进试点工作的主要措施,为地方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非学历教育,不断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中目前存在轻视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缺乏创新、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教育质量不高、生源竞争激烈等主要问题,为此提出要更新非学历教育观念,完善非学历教育外部监督机制,健全非学历教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校企、行业协会的合作平台,沟通学历证书与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衔接,打造非学历教育的特色品牌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国家方面不断调整经费体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地方政府积极制定当地发展策略,中小学校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为一体化发展带来机遇。针对一体化中存在的学校数量持续减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和生源流失问题,要坚持合理性原则规划学校布局,坚持灵活性原则改革教师队伍,坚持发展性原则促进就地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分类,选取美国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4个区域有代表性的4所地方本科院校,从通识教育课程、体育学科基础课程、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体育教育实践课程4类课程设置分析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认为,美国地方本科院校注重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运动技术课程较少,强调学生学会项目教学;强调教学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彰显多元文化特色,注重价值观培养。对我国亦有借鉴价值,提出,要重视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建设,调整运动技术课程的侧重点,细化体育教育教学类课程,关注课程的地域和多元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学职能划分,探讨和展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思路.分析认为:大学职能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导向标,也是大学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南京大学为例,现阶段体育工作部门职能运行稳定,但发展方向急需找准定位;课程品牌日趋完善,但精品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竞技实力整体稳定,但队伍建设目标需适当转变.建议在人才培养上,立足整体跟进,恢复中大传统;科学研究上,完善二元脉络,融合文科积淀;社会服务上,立足学科特性,拓宽工作视野;文化传承上,梳理传承脉络,凝练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15.
摘要:研究目的首先就在于明确学校体育的美育价值与美育使命,促进当代学校体育的价值转型,从而有效落实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研究发现:学校体育与美育具有内在价值关联性,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当前乃至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审美品格;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校体育具有以“美”育人的实践诉求与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体之美与运动之美、塑造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促进个体的身心自由和谐与全面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阐述在一般发展模式中,金融职业教育应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引导就业观念、鼓励金融创新、支持学生创业,同时强调了地方政府对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实证研究为例,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就业等方面入手,探讨金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远程高等教育实施中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的方式为远程高等教育服务,已成为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大趋势,要促进它可持续发展,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是必须研究的。文中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发展的定位问题、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问题、品牌建设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对"城市体育符号"的内涵和维度等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和分析,指出,城市体育符号可以分为人、事、物三个维度,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进行具体阐释.进而对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进行研究,认为城市体育符号打造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理念,与城市发展同向同步;应坚持与城市文化气质相吻合、与城市居民主体感受相适应、与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植根于城市本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旨在通过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勾勒城市性格、展现城市魅力,为创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和美好的城市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物业管理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前提是界定学科性质;品牌课程建设的依据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与规格;核心内容是根据职业发展需要来构建课程理论体系与知识模块;课程建设的保障是融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手段,整体开发品牌课程。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