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题目 如图所示,将一支正六棱柱形铅笔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α=40°,铅笔与斜面上的水平线成θ角,铅笔静止.试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顾康清 《物理教师》2007,28(6):18-19
1引言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教版)第50页在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写了这样一段旁白:“后人在用伽利略的器材重复他的实验时发现:铜球沿斜面滚下,如果斜面倾角超过5°就很难准确计时.伽利略把他的结论外推至90°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后来,他的外推被实验证实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三角板是同学们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副三角板包括两个直角三角板:其中一个是等腰的,它的_三个内角分别是45°、45°、90°;另一个三角板的内角分别是30°、60°、90°.利用一副三角板就能编出许多有关角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一副三角板是同学们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使用的三角板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45°,90°;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30°,60°,90°.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将一副三角板拼在一起,构成某一图形,进行角度计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几何题中当出现15°、75°、105°和165°这些特殊角时要考虑两个特殊三角形的组合来完成计算和证明.  相似文献   

6.
1由一道题的解答引发的思考题目有两光滑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倾角分别为30°和70°,有甲、乙两个小物体分别从两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到达水平面的先后情况是()  相似文献   

7.
巧求角度     
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利用这两个结论可以进行角度的计算.例1如图1,在△ABC中,∠A=60°,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与CD相交于点O,且∠BOD=55°,∠ACD=30°,求∠ABE的度数.解:因为∠A=60°,∠ACD=30°,所以∠BDC=∠A+∠ACD=90°.  相似文献   

8.
1。在△ABC和△A′B′C′中,∠B′=75°,∠C=50°.∠A′=55°.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相似文献   

9.
题 小球自高h=0.5m处自由下落,落到倾斜角a=30°的斜面上,如果球和斜面发生弹性碰撞,求小球再次碰到斜面处与第一次碰到斜面处的距离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一质量为M=2kg、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道流行很广的名题,条件简单,结构紧凑,但如果不认真思考,还真有点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A=60°这个条件.60°角有什么特殊之处呢?(1)在直角三角形中,形成60°角的两边中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希望这两个结论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15°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怎样去求呢?本文以求正弦函数值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几何的方法求出15°的三角函数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正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1所示,试在图上画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每个力的大小.(μ=0.2,g=10m/s^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时针、分针转动一周要经过12大格或60小格,每小格6°,每大格30°.因此,时针每小时走30°,每分钟走0.5°;分针每小时走360°,每分钟走6°.在同一时间段内时针转过的角度是分针转过角度的击.下面谈一谈与钟表有关的数学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1,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EFG斜边上的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三倍角公式有两种形式:sin3θ=3sinθ-4sin^3θ,cos3θ=4cos3θ—3cosθ;sin3θ=4sinθ·sin(60°-θ)sin(60°+θ),cos3θ=4cosθcos(60°-θ)cos(60°+θ).  相似文献   

17.
我们来讨论几种由斜面上下滑质点运动快慢的问题,先看最简单的情况。 1.如图1,三个光滑斜面1、2、3,高度相等,皆为h。一质点分别从这三个斜面顶端自静止无摩擦滑至底端,问沿哪个斜面下滑所需时间最短? 这个问题只需定性分析即可立即得出结果,斜面3最陡(即倾角θ_晨最大),下滑加速度a_3=gsinθ_3最大,而其下滑位移最小,故需时间最短。因此得:t_1>t_2>t_3。 2.仍是三个光滑斜面,底边一样长,皆为b,但高度不等。三个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0°、45°、30°。一质点从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无摩擦下滑至底端,所需时间长短的顺序如何?  相似文献   

18.
解sin210°=sin(180°+30°)=-sin30°=-1/2,故应选(D).本题考察诱导公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题目 求sin^340°+sin^380°-sin40°sin80°的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七年级数学中有两个基本图形,一个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图1),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另一个是三角形(如图2),它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外角和等于360°,任意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