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以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到舒展、成长的文化,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不好的学校文化,则存在于缺乏文化自觉的学校之中,可能会压抑个体生命,使学校整体处于平庸的文化氛围中。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发展力。优秀的学校文化能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塑造出全体师生的灵魂,引领师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我们港区一小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如何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呢?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提出了以“港口文化”为引领,为师生生命成长奠基,为学校内涵发展铸魂的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发展力。优秀的学校文化能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塑造出全体师生的灵魂,引领师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我们港区一小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如何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呢?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提出了以“港口文化”为引领,为师生生命成长奠基,为学校内涵发展铸魂的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4.
刘野 《辽宁教育》2013,(2X):54-56
<正>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头道河中学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农村中学。学校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设施完备的普通初中。学校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校园内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学校现有师生300人,6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兴校"的发展思路,注重文化内涵建设,让师生在成功中获取生命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学校始终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重点工作来抓。"生命教育"的有序开展不断鼓舞了教师的信心,进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正>细节,让校园环境散发着文化味。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塑造师生美的心灵,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这就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与要求,让环境承担一定的文化濡染作用,这样的校园环境才是物化的文化,才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涤荡。细节,让学生成长充盈着自主味。"为了每一孩子的成长"是教育不断追寻的要义。学生的自主成长,是生命觉醒的向往,是灵魂宽度的延  相似文献   

6.
胡娜娜 《小学生》2013,(9):97-97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已执教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  相似文献   

7.
蜕变与发展     
正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地方是我的牵挂。走近她时,经历的是一种归属、一种崇拜、一种向往;离开她时,经历的是一种遥想、一种借鉴、一种成长,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2012年9月,当我走进这所学校时,学校校园生态化、教师成长专业化、课堂改革前沿化、学生发展科学化和学校师生生命蓬勃的状态带给我震撼与思考。一、学习西下池文化,追求教育思想的蜕变(一)学内涵,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西下池小学是一所文化内涵丰富的学校,学校处处皆文化,时时有文化。校长李艳丽干练、睿智、有思想,一言一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之地,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温馨摇篮,它本身具备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笔者所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立足本土,找准载体,努力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来润泽师生生命的成长。一、求源——追问审视理念先行文化是有根基的,根在历史中,在人们的心灵的需要中。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是营造学校生命的血液,是营造学校生命成长的“场”,是立足长远办教育的“远谋”。学校文化建设者殚精竭虑的是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的路径,让师生皆努力成为学校文化人,而不是把学校文化作为化妆品、金银首饰去装点学校。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校生活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场所,课堂要尊重儿童天性,基于儿童,发展儿童,同时又照应学校文化,通过教学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延伸扩展,让课堂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让学习真正发生,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品质的共同提升、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我看来,学校就是一个家园,是教师与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站在四公里小学几十年文化积淀的基石上,应和新的集聚时代气息的教育改革,我们深思、实践、探索、追求:营造学校教育一种植根于本土,而又带有鲜活时代气息,人文化、个性化的成长氛围,让师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基于这一理论,钟楼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着手以《物理实验结构重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设校园微型图书馆对于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素质、改变师生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与书籍为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与生活常态,让高质量的图书为学生成长奠基,让高品质的阅读为学校发展增色,应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首先要解决的是去哪儿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校内公共空间,建微型图书馆,让微型图书馆遍布在学校各个角落,使之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柔性引领,成为提升职业学校文化内涵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文化犹如学校的空气,让师生品味文化的芳香,接受文化的洗礼,滋养文化的温润,鲜活生命的成长,这是无数教育人追求的最美的教育梦。在办学过程中,注重从文化的视觉定位学校教育和管理,把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构建起至真、至善、至美、至尊的物态育人环境和人文育人环境,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以此引领、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畔、洹水岸边,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校园,百年的办学历史为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合欢树下、傍读亭边,活跃着一群快乐的师生,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引领下,他们幸福地成长……河南省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近年来,学校确立了理念引领、文化管理的治校方略,以"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乐园"为办学指导思想,追求并传播"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倾心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在传承、发展、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致力于开启师生潜能,张扬生命个性。古老而常青的实小文化在积淀,力量在凝聚,特色在凸现。近日,本刊记者就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薛砚平校长。  相似文献   

17.
陈宏兴 《成才之路》2013,(32):22-23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成长最大帮助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快乐驿站。只有某种无处不在的学校文化形态,才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只有这样,学校的生命力才会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文化就是这个过程的载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逐渐觉醒,文化的积淀就是生命意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8.
“新基础教育”语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对教育本真的深层理解,湖北省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坚持生命教育,践行"共度生命历程,体验生命快乐"的办学理念,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的美好生活添彩。构建了以乐于奉献、感恩为雅,乐于内省、自控为雅,乐于学习、勤奋为雅,乐享人生、幸福为雅为核心的乐雅文化,润泽引领着师生的成长。一、为学生创造乐享童年的成长舞台学校将快乐与发展充分给予学生,让学生每天带着一种愉悦向往的心情走向学校,让他们感  相似文献   

20.
高春忠 《海南教育》2013,(10):26-27
<正>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生态的校园环境是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也能给学生提供心灵成长的力量。如何以学校的校园实际出发,建设以绿色为主题的生态理想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一、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必要性一所好的学校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能给学生提供舒适美丽的校园让学校成为适合师生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