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优秀传统.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读书,特别是诵读.从调查和现状分析中可以发现,高中语文课堂诵读还存在着认识欠缺、时间仓促、目的模糊、范围狭窄、指导乏力等问题.教师应明确诵读的含义和目标,通过营造诵读氛围、保证诵读时间、指导诵读方法等举措,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语文学习变得高效.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教学随笔》2022,(1):23-24,28
研读古诗词是打开中华古典文化宝箱的一把密钥,初中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正确高效地引导.语文教师应重视古诗词教学,应加强诵读训练,以达到让学生能够读通顺、解情境、出见解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是我国近现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读文法。在理论上,此读文法一方面传承了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另一方面它从古代音律之道和曾国藩的作文之道中推出读文的"阴阳刚柔"学说。在实践中,唐文治将读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提出"三十遍读文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对唐文治读文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溯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地挖掘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法在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认知深化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诵读教学古已有之,从古代语文教育的大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脉相承的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诵读教学也符合汉语文的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主要有范读、自读、美读,师生在诵读中皆随文入意,随情入境,从而神随物游、智随心展、能随言成。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学习中,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同样,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利用有声的语言对语言文字中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可以准确、生动、鲜明地反映出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从文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实现美好享受。一.重视文化熏陶,促进学生人文情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吴江芸 《语文天地》2015,(11):68-69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改旧版教材的编排形式,将教材分为三大板块,精读篇目、略读篇目、诵读篇目。诵读篇目以前所未有的受关注的身份闪亮登场。面对这一变革,我们不能不重新思考如何确定诵读篇目,让诵读篇目真正显现其“诵读”的特质。朗读教学自古以来相当长时期地主宰着语文课堂。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远离了诵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整堂语文课上少有琅琅书声。语文教学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  相似文献   

8.
张其洲 《考试周刊》2011,(21):28-28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容忽视,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数量少。即使有朗读,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缺少方法指导,朗读成了走过场,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其实,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  相似文献   

9.
诵读经典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成长中懂得如何把握人生方向和掌握目标,从细节上内省。我们应致力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翻转课堂"越来越为教师和家长所熟知和关注,"翻转课堂"倡导学生做好课堂准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知识,将课堂时间留给需要教师指导才能攻克和解决的知识。翻转课堂能够让传统课堂变得高效,将课堂知识讲授变得更为有针对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文主要从翻转课堂入手探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的方法,旨在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熏陶.本文将从营造诵读氛围,让孩子爱读,在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孩子们会读,从继承到创新,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改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有成就感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权芳 《教师》2013,(27):65-65
本文主要论述了读的重要性及读的各种方法,即品味词句,体会读;想象移情,体验读;感悟妙句,赏析读;理解角色,合作读。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不能认为“诵读”教学层次低,费时多,见效慢,就忽略甚至抛弃。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讲求读的质量,将诵读作为教好语文和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汉语有其独特的音韵美、节奏美,因此朗读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此要求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创立以诵读为主的新课堂模式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进而高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美是一种心灵的情操,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健康,心地更加纯洁,情感和信念更加端正。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中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常常见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舍不得读,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老师讲,或老师问学生答;一种是使不上劲,课堂上有读,但质量不高,老师指导不到位。如有一位老师教《变色龙》这一课时,叫学生读出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变化而变化的几次对话的不同语气。学生怎么读,他都不满意,究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弄明白读出什么语气来,怎样读出这不同的语气来。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诵读训练是语文教学大纲从小学到高中贯穿始终的要求。古人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  相似文献   

16.
吴畅 《华章》2011,(17)
本文认为在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语文教改园地不乏标新立异之花,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这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时期.但是,在语文教学领域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令人担忧.一部分教师轻视甚至放弃诵读教学,一味传授技能,搞题海战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另一部分教师虽注重诵读,却忽视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学生无法认识诵读的妙处,从而不能进行正确的诵读训练;还有一部分教师既重视诵读,也不乏方法的指导,但不能持之以恒,往往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诵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在提高语文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的境界之时。因此,可以说,我们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课堂的追寻,正是一种对教学诗情的追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无疑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识字教学资源,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而且高效呢?笔者向大家推介如下几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学校的高效阅读实验,综合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正确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达到高效阅读,从而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会读到乐读,从读懂到读透,从知意到知行。  相似文献   

20.
冯娜 《快乐阅读》2012,(16):64-65
诵读技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技能。教学实践证明,诵读教学要想真正落到实处,技能训练是关键的一步,它可以有效地激发教材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能思维和创造力。因此诵读训练时只有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使文本内容和形式,诵读的体悟和表现融会贯通,和谐一致,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