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教授近藤一博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导致肌体感觉疲劳的蛋白质.他们称这种蛋白质为“FF是英语”疲劳因子”开头字母的缩写。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实验鼠关进底部积水的水槽,因为实验鼠在有水的地方无法入睡,所以它们通宵未眠。然后再测量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发现,实验鼠的脑部、胰腺和血液中的“FF量是睡眠正常实验鼠的3倍至5倍.而心脏和肝脏中的“FF”量更是增加到10倍以上。休息后.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能够恢复到正常值。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健康的实验鼠注射“FF”,结果实验鼠出现疲劳症状,基本不再玩原本喜欢的蹬转轮运动。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9,(14):7-8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So×21与脱发也有关,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研制治疗脱发的药物。研究人员用专门培育出的缺乏So×21基因的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实验鼠出生后不久体毛能够长全,但在出生后15天左右实验鼠的头部最先开始脱毛,  相似文献   

3.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9):9-10
日本科学家发现,肥胖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这是肥胖者患上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员首先选定血压正常的瘦弱实验鼠,然后通过特殊方法使其增肥,特别是让其肝脏区域脂肪增加。在变胖后,多数实验鼠患上高血压。接下来,科学家们切断了实验鼠体内连接肝脏和脊髓的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4.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1-31
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基因疗法缓解了实验鼠的老年痴呆症症状,他们因此认为,基因疗法将来也许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老年痴呆症。在实验中,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使实验鼠患上老年痴呆症,然后向鼠体内植入可以产生阿朴脂蛋白E2的基因。结果表明,接受阿朴脂蛋白E2基因疗法的实验鼠,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2,(19):7-7
近日,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在高龄实验鼠体内含量远高于幼鼠,如果使实验鼠体内不再产生这种蛋白质,其患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科学家已经设法使实验鼠的皮肤"返老还童",此前他们只把一个基因阻隔了2周。他们繁育了一种转基因实验鼠,这种鼠带有一个可以被关闭的缺损基因。当把一种乳膏涂在实验鼠的皮肤上时,皮肤细胞便停止老  相似文献   

7.
彭文 《百科知识》2014,(10):15-16
阑尾通常被认为没什么作用,而且会有发炎的可能,因此有时在其他手术中被顺带切除。日本一项研究发现,阑尾并不是多余的,它能向肠道提供免疫细胞,发挥了保持肠内细菌平衡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比研究了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和没有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发现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大肠内一种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肠内的细菌平衡也失调了。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5,(6S):37-37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大蒜中的主要成分蒜素有助于实验鼠防止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服药造成其肺动脉收缩,使之处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高风险状态。研究人员随后分别给实验鼠每天服用含有蒜素的大蒜提取物、已被破坏的煮熟大蒜或者不吃大蒜。3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吃任何大蒜和吃熟蒜的两组实验鼠都出现了肺动脉高压症状,而服用蒜素的实验组老鼠则没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4-I0004
日本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在体外将实验鼠的精原干细胞培育成了精子,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小川毅彦与理化学研究所合作,从出生8天的雄性实验鼠体内提取出精原干细胞,并从出生5天至8天的实验鼠体内摘取精巢,然后将精原干细胞注入精巢的生精小管内,经过43天的培养,精原干细胞发育成了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4,(10):37-37
美国科学家首次人工成功合成了普里昂蛋白,实验鼠受其感染后大脑受到了损害。这一研究成果据信有助于研究海绵状脑病,包括疯牛病和人类的新型克雅氏症的病因。科学家用大脑组织以外的正常完好蛋白质片段在细菌中加以培养,再将它们净化,并压制成类似普里昂的形状,然后将该物质注入7只实验鼠的大脑,结果这些实验鼠在一年多时间里都得了类似疯牛病的脑病。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1-I0001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心理系马蒂·敏茨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可模拟小脑功能的计算机芯片。将该芯片与患小脑损伤的实验鼠相连接后,可使实验鼠恢复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科技快递     
用蛋白质消耗脂肪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也能使体内脂肪“燃烧”消耗。这种蛋白质对开发减肥药很有帮助。这种蛋白质名为"ERRL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技术使实验鼠体内的“ERRL1”含量比普通鼠高1.5倍,然后给体重相同的转基因实验鼠和普通鼠喂相同的高脂肪食物。结果发现,“ERRL1”高的实验鼠尽管比普通老鼠吃得多,但体重却轻15%至25%。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I0006-I0007
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拉帕珀特医学院道容·梅兰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抗肌体老化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去除老年实验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迫使肌体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取而代之,从而逆转了肌体的老化过程,实验鼠免疫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正狐狸等食肉动物排泄物的气味会让老鼠感到恐惧。日本研究人员因此合成了一种能够引起实验鼠强烈恐惧感的"恐怖气味"。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研究员小早川高领导的研究小组注意到,刚出生的实验鼠就有躲避猫和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倾向。他们通过分析狐狸排泄物中气味物质的结构,合成了同样的物质并进行改进,使实验鼠闻到这种物质散发的"恐怖气味"后,显示出  相似文献   

15.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6):11-11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鼠体内实现了通过“剪切”和“粘贴”基因来治疗血友病,这一技术有望被用于治疗其他遗传病。研究人员用病毒作为载体,将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的物质送入患有血友病的实验鼠的肝脏细胞中。锌指核酸酶是基因学中所用的“剪刀”,  相似文献   

16.
彭文 《百科知识》2010,(15):6-7
日本与德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如果参与神经传导的一种基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实验鼠就会出现与人类多动症类似的症状。这种名为“CIN85”的基因出现异常,实验鼠就会出现“好动”症状,其活动速度加快,移动的距离也加长。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11,(11):10-10
以色列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抗肌体老化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去除老年实验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迫使肌体产生新的B淋巴细胞取而代之,从而逆转了肌体的老化过程,实验鼠的免疫能力有明显增强。B淋巴细胞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的白细胞,有保护抗体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一项最新研究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因为线粒体中的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组只属于母系遗传。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雌性实验鼠的线粒体DNA中诱发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的后代平均寿命仅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约10周。此外,这些有遗传缺陷的实验鼠还出现了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等衰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计划从今年开始进行用感冒病毒和牛痘病毒治疗癌症的人体临床试验,因为在实验鼠身上的初步研究表明它们能有效消除肿瘤。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10):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期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以实验鼠为研究对象,成功发现一种可以减轻心脏损伤程度的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