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规范化德育向主体性德育的转型,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系成为德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作为人类主体所具有的类特性的个体表现形式在本质是相同的,但二者在主体性德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水平又是不平衡的。双主体性在德育实践中的交互作用是复杂的,只有实现双主体性的正向一致的协同,才会达到主体性德育的最佳效果,因而探讨双主体性协同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辩证思维观点,考察体育主体性的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审视体育与人主体存在之间的哲学关系。在体育主体性的内在品质中,体育的主体权利和责任,是作为人自然能力体现出的生命价值,体育是延缓身体退化、留存身体强健、拯救身体野性的实践诠释和意义显现。在体育主体性的对立统一中,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内在性与外在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竞争性和协作性、暴力性与规则性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对立体,人性矛盾的内在张力在体育中完整呈现。体育让生命获得“完整的人”的生存意义,通过运动实践人的本质得到确认,体育成为人主体性自由且全面发展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3.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是分析中国传统道德主体性不可或缺的视角.天道虽为人道设立了一个本原性的价值根据,但作为道德本体的人道却始终笼罩在天道范围之内,人成了被规定的主体性存在.德性虽包括仁智,但总体倾向是以仁统智,作为德性实践条件和桥梁的工具理性意义上的知识在传统文化土壤里很难破土而出,德性成果也难以通过实践主体巩固落实.这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以及受其制约的德与智的关系,束缚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传统道德主体性的缺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现象学话语语境,它以人的存在来解读“存在”的社会:人的生存形式所具有的对象性关系,是基于“实践直观”搭建起的主客观同一规律,也是社会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密码。实践直观形式的理论搭建,促使“社会关系”这一抽象的理论标识成为了显现整个“社会存在”的同一性结构,发挥着辩证方法的基始性构境作用。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资本关系”的物化表象得以被解蔽,同时,也开创了历史现象还原机制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选择的绝对自由源自意识的“向外特性”,个体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获得本质,体现出本来就有的高度主体性,而传统课堂教学违背了意识的“向外特性”,剥夺了个体的主体性。为了解放个体的主体性,我们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充分尊重个体,给予个体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避免资源匮乏而限制自由选择和资源泛滥而影响优良本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来,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德育概念的厘定,德育的本质与功能,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定位,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问题,价值观教育与信仰教育以及德育中的“灌输”问题等方面。在研究趋势上表现为:研究的实践转向日渐形成,教育人学的研究成为德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从对国外德育理论的移植、借鉴到本土化的“内源性生长”。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过程中人的特点前面讲的人是自然的人,这里讲社会的人,即我们从另一方面去讨论人的特点。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就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页)“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包括了人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类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个体——社会的矛盾统一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认为人与社会是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决定体育的发展。因而,体育不仅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而且受着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根本不同的,它们对人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诞生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主体性视角出发,走出了形而上学的思辨迷雾,确立起以实践为中介来说明主客统一的分析理路,进而在对“现实的人”的本质之揭示中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以此说明意识是人的生产活动的观念再现、精神变革取决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强调历史变革的生成论视角下,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从“现实的人”及其对象性活动出发阐明了社会历史作为“人类生产史”的本质,从而在历史生成论视域下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德育是德育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主体性德育在哲学的思考屡面上存在许多问题,何为主体性及其发展的状态,主体性与德育的矛盾,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等,只有充分了解其中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主体性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0.
灌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德育灌输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途径。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德育灌输必须与教育主客体的主体性相结舍,但是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度”的关系,间接的对照优于直接的衔接。分析德育灌输对“学生自治”思想养成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对德育灌输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人有三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实践属性、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质的三种规定性。其中,自然属性是人的前提规定性;实践属性是人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定性;社会属性是人的关系的规定性。这三种规定性层层作用,层层制约,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生命教育以来,总体上中学德育倾向于生命认知教育,忽视和缺失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有机结合,德育关注人,关注个体,也关注人内隐、活泼、丰富的生命情感。生命情感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个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于道德本质问题的探索有两个出发点,一般本质(社会性本质)与特殊本质(人的主体性本质),重点常左右摇摆。而高校相关教材,虽几经修订,对于道德的定义至今仍含混不清,须予以厘清。厘清道德的本质还应从人这个主体出发,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在个体属于其观念的一部分,与行为密切相关,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在群体属于社会的意识的一部分,受经济基础决定,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观念意识,绝非行为活动或经济关系本身。作为人与社会的观念意识,它事关善恶。  相似文献   

14.
人的存在、本质和解放的三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存在、本质和解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三个有机联系的问题。人的存在问题远远超出了物种的存在关系。人作为类存在物,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人作为群体存在物,是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的统一体;人作为个体存在物,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人的存在具有三重性,因而人的本质必然也具有三重性。人的解放是人的存在矛盾的解决,也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因此,人的解放包括人的类解放、人的群体解放和人的个体解放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的知识之惑可以被理解为“体育运动是否形成知识?”这一疑问.针对这一疑问,在体育运动中,具有何种形态的知识,且何种知识的在先的问题就首当其冲了.当代认识论的争议与发展为这一知识之惑的解惑提供了理论支持.格里门对知识定义的表达说为体育运动中处处存在的主体性行为和体验纳入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性,从波普尔、哈克到波兰尼的争论在体育运动中区隔出了主体性知识和客观性知识两种知识形式,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学派对认识论的“实践转向”确立了体育运动中主体性知识的基础性地位.在体育运动中引入当代认识论的争议,既为体育运动平添了知识的色彩,同时也为默会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场域.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的职业品性教育是最接近“师范”本质的教育,也是师资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虽在我国师范教育中已有较长历史,在实践中的成效却并不令人满意。创建基于主体性发展的师范生职业品性教育,就是要将职业品性的养成视为与个体的主体性发展相统一的伴生过程和有机组成部分,以师范生的自我发展要求为动力,培养其教育自觉和反思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师范生通过正确理解教师职业特点以及师生日常生活交往等多种途径将“教育学知识”向“教育知识”转化,以促进其职业品性的内化和个性化。唯有当职业品性养成成为个体的主动发展和自我操守时,才能真正对师范毕业生的职业实践起到长时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认识飞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结晶。这一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是”到“不是”到“确立”的过程。它从客现实际出发肩度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论述了目标和途径的有机结合,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特殊性和一般规律的关系,包含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仁”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其道德教育的核心与基础。作为孔子所追求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仁”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洋溢着对人的力量的自信,高扬着人的主体性精神,但封建的专制制度桎梏了其生命力的发展。在今天的德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应吸取其思想的精髓,在开放的、能动的实际生活中发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培育道德生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主客二分”促进了西方近代科技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也带来了科技与主体性的片面发展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给人带来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高远境界 ,但不利于科技进步和主体性的高扬。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理论为指导 ,超越“主客二分”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思想实现了三个转变:在对待费尔巴哈的态度上,由赞同、肯定费尔巴哈哲学到批判、否定费尔巴哈哲学的转变;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由对抽象的、共同的"类"的认识到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的转变;在对实践的理解上,由把实践等同于劳动的理想性、抽象性到认识到实践具有能动性、主体性、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对象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