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9月初,全国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新生入学。目前,关于"家长该不该送孩子入学"的话题在各大高校新生QQ群和论坛里引发热议。有的人认为,新生报到就像参加毕业典礼一样,父母陪同报到可以为大学时光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反对者则说,成长应该从独立报到开始。每年迎新季,全国各大高校里人头攒动,校内交通拥堵,学校接待压力暴增,不少家长还在学校体育馆内打起了地铺。今年,不少高校尝试简化报到程序,减轻学生行李的重量,请家长"留步"。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高校迎新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还未开学,各高校就吹响了网络迎新"新生集结号",纷纷推出最新版新生宝典,新生们即便人未到校,只要通过手机搜一搜、摇一摇或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熟悉整个报到流程,同时还能结识新的校友和老乡,到校后流程也更加简便,一分钟轻松实现报到。  相似文献   

3.
正8月30日,沈阳市大学城内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新生报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放体育馆,为来不及返程的家长们提供了400"地铺",众多的家长席地而卧,酣然入睡。(据9月1日东方网)每年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都会出现送新生的家长打地铺的现象,如此情形着实让我们有些遗憾,并禁不住想:大学新生们的行李为什么不能自己拎?家长无法及时返程,睡床的为什么不能是家长,而打地铺的为什么不能是新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2013,(19):44-44
正大学@社会@萨茹拉教授:经常见到大一新生在校园里一个宿舍的人携手前进,一般是女生们,她们手拉手走在马路上,走成了一排,把路都给占满了。独来独往的新生还是很少的。大一新生报到,还是需要家长送。修炼是必要的,不在这一时半刻。是好汉都不充好汉,何况孩子可能还不是好汉呢。即使孩子交到班主任手里了,家长还要多关心常联系。  相似文献   

5.
九月份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学的日子,每一所学校都将在这个月份迎来新一届学生。我所供职的学校也早早就挂起了欢迎新生报到的横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公司也在学校里搭起了棚子,搞起了促销活动,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但是,留意最近一段时期的媒体报道,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6.
马娟 《小学生》2013,(8):29-29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离开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生活,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往我们一般采取:1.对新生入园进行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与幼儿熟悉。2.让家长提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3.正式入园时要求家长将孩子放下就走,不要舍不得或者迟疑。但刚开学时孩子的哭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适应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不少家长见孩子哭会表现出非常心疼,舍不得放手,任由孩子  相似文献   

7.
每到秋季开学,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的同时,也迎来了护送的家长.有的是父母齐出动,有的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加入护送队伍……记者在高校调查发现,由家长护送到校的学生比例竟然高达九成左右.其实,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没必要送".  相似文献   

8.
秋季新学期开学,沧县中学又迎来了高一新生。“这都开学了,还有很多家长找,想把孩子送来。”校长刘爱华介绍说,今年报够的人数远远超出了预期。  相似文献   

9.
王哲 《教育与职业》2012,(28):92-93
8月11日,清华大学新生赴校报到,拉开了今年新生报到的序幕.与以往不同,今年清华大学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  相似文献   

10.
赵忠心 《班主任》2011,(8):29-30
对孩子是严加管教,还是大胆放手?这在家长当中是有不同认识的,并且各自都有一套道理。一、"严管""放纵",各有偏颇认为对孩子不能放手、应该严加管教的家长说:"现在的社会环境这么复杂,不良诱惑比比皆是,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又比较差,必须事事严加管  相似文献   

11.
何晶 《教育》2011,(26):32-33
有媒体报道,大学新生开学,上海多所高校启动了一个微型"入学账单"样本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去交通费用,包括首月生活费在内,开学花费最高的学生近2万元,最低的4600元,平均花费是7000元左右。其中,电脑、手机及各类数码装备占据了花费的大头。有些家长抱着"孩子高中三年太累"的补偿心理,心甘情愿"大出血",也使得入学开销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话题大学开学新生报到,今年依然是九成有家长陪伴,家长永远比学生来得多,少则一个,多则一家老小齐上阵。在某高校新生报到处,因有强大亲友团争当搬运工、抢着包办报到事宜,不少新生成了甩手掌柜,甚至如同局外人。  相似文献   

13.
近日,清华大学党员新生赴校报到。与以往不同,今年清华大学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京华时报》)清华大学缘何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为了阻止父母的步伐,提醒家长学  相似文献   

14.
彭薇 《教育》2012,(28):5
新学年才开始,一些学生就表现出厌烦学习的"焦虑"状态,而一些新生家长也徒增"开学的烦恼"。这当中,除了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等,还有其他的"纠结"。让家长们"纠结"的事情实在太多。还没开学,一些家长就四处打听孩子是否分到了好班,班主任是否经验丰富,有的家长甚至提前给教师发短信,询问教室座位编排的情况。他们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分到后排座位,会影响听课效率,所以希望教师将孩子座位安排在前排,容易引起教师注意,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静待花开"成了一个热词,常常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但是很多家长误解了这个词的内涵,一般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无为",家长啥也不用干,等着就行,到时候孩子自然会开花的,最终导致把对孩子的放手教育变成了放任甚至放弃;第二个误区就是执念,孩子一定会开花的,结果孩子偏偏长成了小草、大树,没能开花,与家长的期望背道...  相似文献   

16.
你问我答     
Q:听说高校新生开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复查,是复查哪些方面呢?河南省开封市兰考中学谢欣A:对普通考生而言,每年新生报到后,高校都要对新生进行复查,一般包括入学资格和体检复查。录取通知书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是考生入学报到的重要凭证,在新生入学报到时高校一般要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还要认真复  相似文献   

17.
每年这个时候,报纸上都有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新闻,意在批评现在的家长娇惯孩子,使孩子缺乏独立性。但是所有的报道似乎老是在重复一个道理: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校报到。这里的新闻就明显地是记者的直线  相似文献   

18.
投资方     
徐昕 《大学生》2012,(21):67
今年的大学新生报到季有两则新闻很有意思:有一所大学,在体育馆里搭建了200顶"爱心帐篷",为前来送孩子上学并遇到住宿困难的新生家长提供临时小家;而另一所大学,首次取消了到火车站接新生的班车,鼓励大家乘公共交通到校,明年甚至考虑在校园里拉一条分割线,限制家长进入,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两种迥乎不同的做法,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大学新生该不该让家长送,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一番。  相似文献   

19.
用行动说话     
秋季开学的第一天上午,新生报到,为了让初次踏入校门的学生喜欢学校,在第一节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唱《上学歌》。开始,胆小的孩子小脸涨得红红的,胆大的孩子左摇右晃,东张西望,但随着一遍又一遍响起的歌声,脸红的露出了笑容,四处乱瞅的逐渐聚精会神,个个坐得端正。窗户外、门外围了好多家长,他们在楼道里走来走去,观察着教室里老师与孩子的一举一动。到了下午,开始正式分班了。这时,一位家长领着孩子走到我身边,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孩子要分在你们班里。"我微笑着回答她:  相似文献   

20.
李波 《班主任》2011,(2):50-51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备受长辈的娇惯、纵容、疼爱,想让他们热爱劳动可谓"难得很"。我一般是"新生开学三把火",力争把孩子们的劳动热情点燃起来。第一把火——开好劳动示范课新生报到第一天,我让所有学生站在教室门外观摩,只见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有序,课桌椅、灯棍、电扇、饮水机、黑板、暖气片、讲台等都擦拭得一尘不染,可谓窗明几净,令人神清气爽。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