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技术在与主体的关系中生成价值并表现其属性。技术价值主要包括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技术伦理是对技术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技术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是关于技术及其发展的社会建构或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理论。马克思的技术社会论既不是技术决定论,也不是社会决定论,而是技术的社会形成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发展哲学的角度出发,梳理西方哲学中"发展"概念的演变历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方法论理论原则、基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来勾勒和把握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四种主要内涵和基本实质.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体现了方法论理论原则的差异,蕴涵了不同的价值目标."发展"的涵义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在总体上也是趋向于深刻而全面.  相似文献   

3.
技术价值控制是指人们对技术价值活动过程、结果和状态的系统规范和自觉把握,目的在于科学指导和促进技术发展,实现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对技术价值的有效控制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一是对技术价值的技术控制;二是对技术价值的主体控制;三是对技术价值的社会控制;四是对技术价值的法律控制;五是对技术价值的文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渗透于华夏儿女的衣食住行中,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铁三角,且三家的音乐文化鲜明体现着其思想主张与内涵。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思想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影响,以"主体间性"为代表的哲学理论为人类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为了清楚且深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本文将以三家的传统音乐为例、运用西方的"主体间性"哲学理论以点带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术的"现代性困境"源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主体性的过度扩张,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离而导致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模式。它表现为现代技术实践中不可规避的主体责任困境、伦理关系困境和理性选择困境。这些困境揭示了现代技术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暗含了扬弃现代技术中的机械自然观方法论和"反生态"逻辑,以实现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的价值诉求,而这也是在后工业时代构建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增强技术挑战着现行社会关系和传统观念。首先,增强技术弱化了人类的自决能力。在"增强自由"与取舍困境、"增强信任"与交往焦虑、"增强健康"与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增强技术与自主原则发生矛盾;其次,增强技术引发了技术、人才、市场以及财政等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与公义原则相背离;最后,增强技术还通过人体革命作用于人类价值观念,对传统进化观、自然神圣观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等天命观进行了冲击。  相似文献   

7.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自然的核心问题。西方传统环境伦理学从"自然"视角建构自然价值理论,形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理论路径对立。现代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合理论证必须以"自然"和"人为"视域互融,不仅需要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而且诉求道德意义上人类"诗意地栖居",超越二元对立认知思维范式,走出"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回应,并提供对于特殊时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启发中开始的,更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后而融入中国社会的。当前,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从“适应中国社会”走向了“表达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西方哲学主动融入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建构中,成为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始以融入的方式开显自身的理论发展方向;产生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积极应变、自觉反思、主动融入”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整体发展机制,由此也形成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是伴随着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从探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出发,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致力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勾画出了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价值图景,这一图景一方面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思潮的理论家受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局限和自身理论的不足,其价值理想最终陷入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解释了现象学的基本涵义,并将现象学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后对教育意义进行了新阐述,提出教育是人类对存在困境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技术哲学从经验转向到文化转向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研究突破“经典时期”的困境后实现了其“经验转向”.经验转向过程中,在现象学的酶促下技术哲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倾向.文化转向后的技术哲学从一个文化的多元视角来开启技术哲学的新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技术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影响进行双重聚焦,从细节上描述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世界,提供解决技术社会问题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借助拉卡托斯的结构性思想,可知技术范式的内容中存在“硬核”与“保护带”二层结构,分别作为技术范式形成的技术支撑和技术社会运行的信息“传送带”。通过打开技术范式内部结构,可更为清晰的整理与展现技术范式与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紧密互动与协同发展的关系:首先,社会制度通过参与技术范式二层结构内容的建构,完成对技术范式属性的干预;其次,技术范式作为一种制度性事实,在构成性规则的迭代规律运行下,既可以因其形成的需求促逼制度的建构,又可以作为一种制度背景塑造制度的更新。由此,技术范式形成过程对制度的需求以及对制度建构释放的效用,可以共同理解为技术范式的制度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一方面,斯蒂格勒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技术双面性解读,批判西方传统二元式理解知识和工具,认为此种解读导致了人和技术二元区分。另一方面,斯蒂格勒批判技术决定论,提出“技术药理学”和“一般器官学”,认为在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时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错误在于把时代问题归结于技术逻辑,而非从“一般器官学”和“药理学”的角度理解技术和人的本质,也看不到技术的工具性和知识性、毒性和药性的双面统一。“技术药理学”和“器官学”视角解读给出一条克服资本主义经济毒性(熵)的方法,那就是基于人文关怀的一种治疗的负熵和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从近现代西方哲学转捩的视角论证了黑格尔以非凡的思辨气势,构建了内涵丰赡、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泛逻辑哲学体系,然而,在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辨哲学体系的逻辑尽头,本当有着至上价值的独立的人却消失在黑格尔所织就的那张“绝对精神”的罗网里,成了一个仅仅具有“工具”意义的“纽结”而已,违背了“人是目的”这一西方近代300多年的人文价值取向。后黑格尔时代,几乎每个跨越时代新思等高线的现代西方哲学大师,都以怀疑和批判黑格尔作为自己的登堂之祭,其中尤以叔本华、马克思为典型代表。黑格尔不期然成为西方哲学从近代渡向现代的特殊津梁。  相似文献   

15.
张务农 《教育研究》2022,43(1):81-90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性建构带来的伦理风险,需通过人的认识自由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存;通过认知工具协同实现人类认知与机器认知的融合;通过人的理性、非理性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实现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与多”的关系是理解巴赫金与圣经对话的关键。巴赫金对话哲学强调存在意义上的多元性,然而他对“多”的强调导致将其哲学观点移植到文艺学观点时发生错位,具体体现在其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上以及其狂欢理论缺乏史料支持的尴尬。圣经的宏观思想与微观文本皆具有鲜明对话性。然而其先天的信仰胎记导致它强调“一”而忽视“多”,具体表现为上帝在基督教传统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上帝形象在圣经文本中的绝对主人公地位。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圣经中的对话思想并非乌托邦式幻想,而是出于对普世的深沉关注而生发的可贵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与《战争论》被誉为东西方军事史上的两颗明珠。《战争论》以其"绝对战争"理论曾长期引领西方乃至世界的军事学,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当"绝对战争"遇到"绝对武器"(核武器),敌我双方都拥有相互确保摧毁能力的情况下,人类将面临同归于尽的选择之时,孙子的"全胜"战略追求便成为战争问题上的济世良方。克劳塞维茨的理想战略是"百战百胜",属于军事层面的制胜观;而孙子追求的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是大战略层面的价值观。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哲学上的区别,道胜是《孙子兵法》的哲学,器胜是《战争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张华《鹪鹩赋》及相关赋作,反映了魏晋士人在乱世背景中的处世智慧。张华因《鹪鹩赋》获誉于当时,但也受讥于后世。"鹪鹩"式处世哲学以入世为基础,以顺应名教为前提,反映了"名教即自然"的实践色彩。"名教即自然"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差缪,是魏晋士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根本原因,也是魏晋生存哲学的深层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