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指所有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包括格式塔心理学、托尔曼符号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流派。目前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认知心理学,大多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其核心内容是“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它们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用于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其基本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故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重要因素等。从另一方面看,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因此概括地讲,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归纳,尝试着将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应用到指导国内成人学习的实践中来。研究认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智慧技能有层次与内外因素之分,认知策略与动作技能的建构是相互依托的关系,言语信息与态度是学习的支持性条件的重要构成。基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国内成人教育实践应该将智慧分类理论置于成人学习的重要位置,以成人认知策略特点结合动作技能教学促进教育的实施,注重对成人个体言语能力的提高与积极态度的促进,以此来促进成人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认知学习论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它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他们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其影响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吸取了格式塔学派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组织观点 ,提出了认知发展论。他认为 ,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也是个体通过同化 (有机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叫…  相似文献   

5.
一、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在学习理论领域中,心理学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归纳起来主要是相互对立的联结派和认知派。认知派认为学习是刺激(S)与反应(R)的连接过程,并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而认知派在近20年发展较快,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活动。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源自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解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外部刺激是积极因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外部条件只是学习发生的环境,学习者自身是积极因素;建构主义与情境认知则将学习置于情境之中,把关注点放在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外部情境,揭示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向外的视角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向内的视角相整合。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 60年代,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心理学不同的是,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 1〕卡尔·罗杰斯是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以自己的“患者中心疗法”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对儿童学习的独特看法,对我国的儿童学习心理研究有诸多启示。现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习观:意义学习   华生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环境刺激的作用,只涉及知识积累,和个人感情、经验无关;皮亚杰等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则认…  相似文献   

9.
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幼儿学习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尔曼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在他的理论中,他以整体行为反对华生的分子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介变量,即注重有机体自身的内部状态。此外,他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从而提出了三个概念:期待、位置学习、潜伏学习。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对幼儿的学习有重要启示,即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整体性、中介性,明确幼儿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注重幼儿学习中的不随意性。  相似文献   

10.
1一个理论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他从两大理论中汲取合理的成分,建立了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所谓信息加工论就是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接受到各种刺激,被组织进各种不同形式的神经活动中,其中  相似文献   

11.
汪小刚 《教育探索》2004,(11):41-42
加涅科学的学习论是加涅在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论,学习条件论和学习过程论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行为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加涅的学习论,对素质教育学习绩效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教育技术学界研究学习行为也会起到颇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天生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掌握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在智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是双向交流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者基于自己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式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认知有4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计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引进图式概念,用“人的图式”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解释自我概念,用“群体图式”解释刻板印象,对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也通过图式概念有了新的阐述。从图式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合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与传统社会心理学单纯研究个体、群体的外部行为方式来预测心理现象的方法相比,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到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学习观主要有:学习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过程,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的充分条件,对信息的认知加工和相应的策略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元认知对认知过程的意识和调控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动机指导着个体的学习。据此,现代教学实践应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研究、学生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也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优化教学策略,这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它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并运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复杂行为的科学。它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它的正式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不同心理学派别的心理学家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晶。现代认知心理学一出现就立即得到异乎寻常的迅猛发展,它以其全新的理论观点、研究范式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相似文献   

16.
加涅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思想,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化学教学系统运行的过程就是化学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过程。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原理,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及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曾大力提倡学习过程中要“不耻下问”。韩愈也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往往“疑而不问”,遇到疑惑、困难不注意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寻求可能的帮助。为此,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生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求助行为当作有效利用他人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认知策略来进行研究。而且学习求助行为不仅仅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认知策略,它也是学生的一种人际社会交往活动,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求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一、求助行…  相似文献   

18.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在自然情境下对认知进行研究,个体心理常常产生于构成、指导和支持认知过程的环境之中,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站在对传统学校的批判角度,提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的观点,从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基于此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和认知学徒制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工作世界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强调雇员的学习能力,未来的雇主需要的是“会学”而不是“学会”的雇员,因而,不断获得新的技术并把己有技术运用于不同环境的能力,成为现代雇员的必备能力。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着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然而如何提高呢?认知学习理论关于思维过程和学习行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认知学习领域的变革1.思维与学习过程观。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思维是人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处理系统,是学习环境与学习者问题解决行为的中介与调和。相关研究发现,学习者信息加工过程的方式与他们的学习后果有直接关…  相似文献   

20.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谈理论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